第四十三章陳華的悲哀,當不來逆臣。(1 / 2)

老李在兩儀殿中宴請他即將要開赴遼東的大將,美酒、美食,歌曲、舞女,組合成一場盛大的歡送會。有點意外,按照史書上記實,一切有關遼東的戰役,老李都是禦駕親征,就好像遼東那兒,有老李的初戀情人,他三番五次都想抽身去看看。但老李隻是任命了李靖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績為山東道行軍大總管,牛進達、蘇定方,等等,都任命為執掌一軍的將領,而老李自己卻沒有任何表態,他似乎願意在長安城待著,等著他的臣子得勝歸來。

絲竹管弦聲,在兩儀殿中演繹熱鬧。觥籌交錯的宴會,許多人喝的醉醺醺的。武將紮堆的地方,年邁的羨慕年輕的能夠出征遼東,文官聚集之處,則是詩文歌賦,無一不在為出征的人們 寫文壯行。

壯哉大唐,千百年來,這隻有這個朝代的曆史不屈辱。

老李喝醉了,李靖喝醉了,李績喝醉了,所有出征的沒出征的人都喝醉了。最後的散筵很糟糕,許多人東倒西歪被攙扶著送上回家的馬車。

陳華一直以為自己的酒量肯定是不孬的,但今天總算是見家底了。已記不清楚喝了多少杯酒,隻記得每一位即將出征的長輩,他都跑過去敞開肚子和對方拚酒。所以,整個宴會上,所有的人,都喜歡上這個年輕的臭小子,要不是看在他是獨苗,又連番拒絕了幾位將軍的邀請,指不定這小子早就被綁著去軍隊裏麵做個文職的行軍書記。

“下次不那麼真性情了,為了一場還沒有勝利的戰爭,收不住心頭熱血,見誰都以為這是最後的生離死別頗為珍惜現在的性情靠不住啊。”搖了搖昏沉沉的腦袋,努力讓自己變得清醒。手邊金杯玉盤裏麵,裝著不少果蔬,都是貢品,摘下幾顆丟嘴裏麵嚼著。雖然自己很想回家睡覺,但現在還不是自己走的時候,老李剛才散筵時離開了一會兒,小高公公立刻就在耳邊小聲附和老聖上會在偏殿見自己。來之前就有預感,老李會找自己談會兒話,到不急著離開,索性就等著。

兩儀殿中,大臣都走的七七八八所剩無幾了,粉白臉蛋的小高公公才從偏殿跑來,點頭哈腰稱讚侯爺好酒量,他可是見著侯爺宴會上的海量,整個大唐都找不出侯爺這種能飲酒的人。

小太監還是純樸善良的,並沒有長成老太監那股陰狠。聽著這小太監的奉承,隨著他一路來到了兩儀殿旁的偏殿。把他領進去之後,小高公公就躬身告退,顯然是不打攪聖上接見近臣。

飲酒過多,麵色潮紅的老李,按著他那龍首,坐在一張巨大龍案後的龍椅上。那張陰晴不定的臉,看不出召見自己是何好事還是壞事,見到老李在等著自己,陳華加快了腳步,三兩步跑到老李麵前,頜首一拜,道:“臣下,拜見陛下。”

老李估計是喝的太多,多餘的閑話也不想說,衝他擺了擺手:“坐到朕身前來,朕有話同你講。”老李龍案下方,已經擺著一個坐凳。陳華走過去,坐下來:“聖上有何要事,要找臣下商議?”陳華非常擔心,老李不會是想讓自己上戰場吧,打死都不去。

老李不拐彎抹角,直接道:“你先別急,朕不會讓你去遼東。”看陳華那副表情,就知道這家夥,是不會去遼東前線的,老李何嚐不知道他的心思。隻是不去就不去吧,老李也沒有讓他去遼東的意思。

陳華心中微喜,馬屁拍上,道:“聖上真是體恤臣下。”

老李冷哼了兩聲:“先別忙著謝朕,朕雖不會讓你去遼東,但還有一事,卻是要交付給你去完成。”

陳華心裏咯噔一響,老李這算不算給一顆棗,搶回去一籮筐糖。

臉上帶著苦笑:“不知聖上,有何事需要交付臣下去完成。”

老李頓了頓,慢聲道:“這事,還的確隻有你有能力完成。”

老李又是一句誇獎,還真把陳華的心說的玄乎玄乎的,暗自猜測老李要他辦何事?心裏想著,難道是造鐵甲船,或者弄出轟開城門的火炮,這可為難人了。這兩樣東西,三五兩月,是造不出來的。天知道遼東之戰,說發生,就發生,一點準備都沒有呢。

多想無益,隻能靜靜等著老李自己開誠布公。老李也沒讓陳華久等,見這小子似乎做好了準備,老李才一字一句,道:“朕或許,要你大唐使者的身份,派去新羅走一遭。”

“什麼?”陳華立刻從座位上站起來,目視著老李:“聖上不是不讓臣下去遼東麼?為何要派去新羅。”

老李瞪了一眼陳華,顯然是這小子太沒禮貌了。沒大沒小,大聲嚷嚷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