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後,李太太沒有太大的改變。她的丈夫和婆婆為人和善,自信開朗,是她希望成為的那種人。有時,她也盡量讓自己和大家融為一體,可卻辦不到。為了讓她變得開朗一些,婆婆和丈夫也想辦法幫忙,結果卻讓李太太更想縮回到自己的世界裏去。她變得更加緊張,回避所有的朋友,甚至聽到有人按門鈴就害怕。她知道這樣的人生很失敗,也擔心丈夫發現這一點。在公共場合,她強顏歡笑,好幾次都讓大家為她的假裝開心感到尷尬。這樣的狀態讓她很困惑,她甚至想過自殺。
後來,婆婆無意間的一句話,讓李太太徹底改變了。那日,婆婆與布朗太太談到教育孩子的問題。她說:“不管怎樣,我都讓他們保持自己的本色。”保持本色,這幾個字讓李太太如夢初醒。她所有的痛苦,不正是沒有保持本色,讓自己適應一個並不適合自己的模式嗎?
李太太決定恢複自我,她研究自己的個性、特色、優點,研究色彩與服飾的搭配,按照適合自己的方式穿衣打扮,結交朋友,參加社團組織,盡管社團的人數很少,可那畢竟是她開始融入集體的第一步。初次參加社團活動的她很擔心,可之後每發言一次,她的信心就增加一份。盡管花費的時間頗久,可她很開心,這些開心是她從未有過的。
後來,李太太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也將自己的經曆和經驗告訴他們:“不管怎樣,你們都要活出自我。”
每個人都應該確定自我的意義,尋找自我才能保持本色,就像故事中的李太太,她並沒有過人的資質,她的前半生毫無“自我”可言,但就是這樣一個人,也能一步步走出對人生境遇的惆悵,開始研究自己,充實自己,最後告別舊日的陰霾,這就是成功。
學會審視自我,是保持本色的第一步。問問自己的靈魂,究竟滿不滿意此時的自己,究竟想不想要這樣的生活,別人認為好的,自己就一定喜歡嗎?保持自己對生活的判斷,對事物的喜好,敢於說出自我的見解,就是從根本上建立了自我。當你想要唯唯諾諾時,一定要問一問:“我是誰?我想不想這樣做?”首先做好自己,才有勇氣麵對生活。
學會完善自我,是保持本色和超越自我的必要步驟,當你發現現狀讓你不滿,而且這種不滿不是無病呻吟,的的確確讓你長久不開心,讓你根本不想再繼續這樣的日子,那麼趕快改變吧,趁你還有青春,趁你還有激情,去做那些你一直想做的,卻一直認為不適合自己的事,以寬容的心態麵對自己的笨拙和失敗,每一次嚐試,你都在向真實的自我邁進。
什麼是自我?什麼是本色?就是堅持自己內心的選擇,堅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為付出了絕對的努力,得到了滿意的結果,這個時候,就再也不會為生活惆悵,而是覺得自己每一天都走在燦爛的陽光下,每一個笑容,都有奪目的七彩。
05.完美主義,其實並不完美
苛求完美是一種心病。
“我做得還不夠。”“我還差得很遠。”“我為什麼不能像XX做的一樣好。”“不論怎麼努力,也達不到想要的目標。”……在生活中,有這樣一類人,他在很多方麵都達到了九十五分,甚至九十八分,但他永遠跟別人說:“我不夠好。”他不是在謙虛,而是真的沉浸在失敗的沮喪與惆悵中。你是不是也有過類似的經曆呢?這說明你陷入了“完美主義”的陷阱。
立從小就立誌做一個“完美先生”,因為他從小就在完美的環境下長大,父母是大學教授,親戚們的家庭都不錯,表哥表姐們各個考入名校,在這樣的壓力下長大,周圍人對他的期望都很高,他自己也有很大的壓力。生怕一件事做不好,就會被笑話。
因為追求“最好”,立覺得自己錯過了不少東西。高考的時候,他明明有更喜歡的專業,但因為建築專業是報考學校的王牌專業,他還是報了建築;大學時候想談戀愛,他喜歡的女孩卻沒有什麼特點,既不美麗也不出色,他覺得這樣的女孩不符合自己對未來妻子的要求,所以幹脆沉迷於書本,沒有放手追求。他始終希望自己人生中的一切十全十美,所以不停地錯過那些自己認為“很美”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