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你惆悵,是因為自己不夠陽光(2)(1 / 2)

凡事想得開看得開,是快樂的訣竅。惆悵不是不可以,但不要太長久,這種滋味你已經領會了,去嚐試更多,試試其他滋味,即使那打破了你現有的世界,即使對你來說有些困難,但你接觸的人越多,接觸的事物越多,你就會在其中學到很多學問,也會在人與人的相處中變得成熟,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真正的相處,那種複雜卻也溫暖的感覺。

當然,痛苦總是與幸福成對出現,誰都有痛苦的經曆,而真正受苦的人,不會整天叫嚷命運不公,不會為已經發生的事過分惆悵,因為他們知道再多的抱怨也不能改變自己的處境,再多的歎息也於事無補,隻有自己才能救自己。隻有心中的幸福感壓倒痛苦,你才是幸福的人,才能煥發自己的光芒,而不是依靠他人的取暖生活。

冷的時候,要懂得自己去接近陽光,讓身體和心靈暖起來。出門走走,別宅在家裏發黴,驟雨過後,天空就會格外晴朗,有時候還會出現美麗的彩虹,點綴如夢的風景。就像人生之中,痛苦總是不可避免,但痛苦之後站起來的人,總會得到更多的閱曆,更高的智慧,苦難並不是一種試煉,但每一次磨難過後,戰勝它的人總能得到褒獎。

04.保持本色,堅持自我

隻有自信的人,才更可能成功。

一位社會學家曾說,現代人最大的問題是無法保持自我,他們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活在別人眼光中,變得畏首畏尾,把真實的自我壓抑起來。所以,他們無法過真實的人生,也不會懂得什麼是真正的幸福,他們,是最常歎氣的一群人。

一個中年人最近遭遇“中年危機”,常常覺得做什麼都提不起勁,他找到一位有智慧的哲學家,訴說自己的生活,他有些無奈地說:“其實,我的一切都很好,我畢業於名牌大學名牌專業,做著一份人人羨慕的工作,娶了一位賢惠的妻子,還有一個可愛的孩子。”

“原來如此。”哲學家說,“那麼請你告訴我,你的薪水都花在哪些方麵?”

“我的薪水?我的薪水要養家,給妻子買各種衣物,支付孩子的教育,孝順父母,其餘的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那麼再告訴我,你休息的時候做什麼?”哲學家又問。

“休息的時候我會陪妻子逛街,每周都要回一次父母家,平時休息的時候督促孩子學習。”男人回答。

“告訴我,你的人生有沒有什麼特別得意的事?比如考上名牌大學?娶了一個賢惠妻子?”哲學家問。

“不,這並沒有什麼得意,大學是爸爸喜歡的大學,妻子是媽媽挑的女孩,當然,他們的眼光很好,我也很滿意。”男人回答。

“我已經知道你的問題了。”哲學家說:“你是個好兒子,好老公,好爸爸,應該也是個好員工、好鄰居、好長輩,但是,你卻沒有做好你自己,在你的生活中,根本沒有自己!”

有時候看到那些活得很好的人以惆悵的口吻說起自己的生活,我們不禁覺得生氣:“這不是炫耀嗎?”但是聯想到自己,又不得不承認生活的冷暖,不是外人所能揣測,別人惆悵自然有他的道理。就像故事中的男人,他的生活樣樣“好”,隻有自己不好,因為他根本沒有為自己爭取過什麼,他並沒有活出自我。

“活出自我”,這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口號,我們很難說清什麼是自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這似乎有點不為別人考慮;絕不更改自己的個性,將自己的每一個主張堅持到底?這似乎有些固執;努力建立自己的事業,經營自己的生活?這似乎是每個人都在做的,實在說不上有什麼特色……

“自我”這個話題,不知有多少哲學家論述過、爭辯過,但人們依然說不出個所以然,因為自我不能脫離社會,但要適應人群,就要打磨自我,隱藏自我。生活應該是自己的,又不光是自己的,所以,想要尋找自我,首先要找到一個靈魂與生活的平衡點,這就是:你究竟想要什麼樣的自己,什麼樣的生活?

胖人困難多,李太太從小身材就很胖,臉看起來更是胖。她的母親是個古板的人,總覺得胖胖的她沒有必要穿漂亮衣服,從小就讓她穿寬衣,說什麼窄衣易破。長期以來,李太太不敢買漂亮的衣物,總是買一些又寬又大又老土的衣服,她很少交朋友,也不喜歡出去玩,她覺得自己是附近最不受歡迎的人,充滿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