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人們很難擺脫陰鬱的情緒,當以足夠的努力換不來想要的結果;當有夢寐的目標卻與他人不站在同一條起跑線;當十足的信念卻得不到他人認可……看開這些不如意吧,能讓你成功的,是開朗坦蕩的心態,而不是一個惆悵的自己。
01.撥開惆悵的迷霧
惆悵,是一聲歎息,飄零於塵世中。
一隻毛毛蟲正在岸的這一邊歎氣,它麵前有一條波瀾壯闊的河流,它很想去對岸看看風景,可是,河上沒有橋,它又不會遊泳,怎麼才能過去呢?有時候我們就像這隻毛毛蟲,生活在此岸,總想去理想的彼岸領略一番,可是,麵對現實我們常常力不從心,常常束手無策,這個時候,似有若無的惆悵就會圍繞著我們,讓我們變得傷感,甚至消沉、絕望……
餘先生是個性格溫和的男人,他有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還有一套三室住房,可以說是很多女人心目中的適婚對象,也算是多數人眼中的幸福人士,畢竟,工作不那麼忙,不用為生活奔波,是很多人做夢也想要的生活。
可是在餘先生心目中,對生活,他始終有一絲惆悵。從小,他就有幾個不錯的好朋友,他們各個能力超群,而餘先生,隻是因為家住得離他們近,性格又非常好,才一直和他們混在一起。也許是朋友們太過優秀,餘先生也希望和他們一樣,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施展拳腳,但是,不論他怎樣努力,他也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上班族,過著穩定的生活,沒有任何驚喜。
在愛情上,他也渴望遇到一個鍾情的伴侶,可是他交過幾個女朋友,總是擺脫不了小女孩的自私習氣,對他呼來喝去,很少溫柔體貼。現在,他已經對愛情不抱希望,但又不甘心找一個和自己一樣毫無亮色的人將就過日子。
在旁人看來,餘先生的生活很理想,就連餘先生自己也知道,以他的能力,這已經是最好的情況,但他始終不能抹去心中的惆悵,關於人生,他總是有太多的感歎……
惆悵,是我們常常能夠體會的一種情緒,他不是抑鬱,不是悲觀,隻是心底一種淡淡的歎息,它看上去並不影響生活,並不影響心情,但總是在你快樂的時候來投點陰影,在你悲傷的時候來加點分量,在你選擇的時候來擾亂你的判斷,再在你想要振作的時候對你耳語:算了吧,反正不過是那麼回事。
惆悵,就是在一望無際的天空中,始終有那麼一片陰雲,影響了整個景致,挪也挪不走,丟也丟不開,時時刻刻都可能幹擾你的生活。太多的惆悵還可能連成一片陰霾,激發你更多的負麵情緒。所以,惆悵不可過分,否則就是自找沒趣。本來生活多姿多彩,你卻偏偏長時間地沉浸在歎息之中;本來你有讓人羨慕的一切,你卻還要“為賦新詞強說愁”,這就更加讓人難以忍受。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的惆悵是不自覺的,而且是每個人都能理解的。例如惋惜一段錯過的感情,懷念一個放棄了的理想,想念一個遠去的人,憧憬一種得不到的生活,當生活的不如意就在眼前,我們不能改變,惆悵,也可以看做是一種輕微的情緒發泄,但是,比起惆悵,未來更值得你去努力。
大學時,陳辰長相普通,身材平平,看上去沒有任何特長。在班級裏,她顯得那麼普通,一開始沒有人會去留意她。但她有個優點,就是有夢想有追求,她夢想自己擁有青春美麗的笑容,有不錯的人緣;她夢想今後自己工作能力出眾,遇見喜歡的男生;戀愛時,她想象有全世界最漂亮的婚紗,是人人羨慕的漂亮新娘。
或者說,陳辰的優點不是有夢想,而是敢想敢做,她覺得自己就像拿著一支畫筆,不斷勾勒出生活的輪廓,以美好生活方式經營著一種精致,並慢慢接近夢想中的樣子。她發現,她的夢想是那麼重要,甚至主宰了自己的快樂,如果沒有了可供向往的未來,每天都活得沒有動力;如果擁有了向往,就會對未來充滿期待,有迎接挑戰的勇氣。
就算結婚以後,在瑣事繁多的婚姻生活中,陳辰依然不肯放棄夢想,她向往節假日和丈夫一起去旅行,向往生一個健康漂亮的小寶寶……
有一年的大學同學聚會上,依然年輕漂亮的陳辰與別人自若地談笑風生,自有一種“一夫擋千軍”的氣概,一些同學紛紛向陳辰討教幸福生活的秘訣。
看著那些臉上寫滿了生活瑣事的同學,陳辰問道:“你們的夢想是什麼?”很多人都無奈地表示:現在隻想怎麼把現實中的日子過好,管它什麼夢想。“這就是你們的不幸所在,因為生命裏一件寶貴的東西——夢想,已經被磨平了,消耗了。”
直到現在,陳辰依然愛“做夢”,她享受著夢想的過程,也享受著將夢想變為現實的過程,她覺得自己擁有的比全世界還要多。
泰戈爾說:如果你為錯失的陽光哭泣,那麼你也會錯過頭頂燦爛的群星。誰沒有經過苦難?誰沒有為生活煩惱?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將困難舉重若輕地放到一邊,繼續走自己的路;有些人卻將它們一重一重背在肩膀上,成了緩慢爬行的蝸牛?心態不同,結果也會不同,心胸開闊的人,不會為一時的困難踟躕止步,他們永遠看著前方,不急不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