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故事中的女主角,當別人都在為曾經的生活惆悵,她卻在幻想將來的一切,盡管那些東西看上去不切實際。但世界上有多少事,起因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念頭?想象中的未來,本就應該充滿陽光與歡笑,而不是愁雲慘霧,始終延續著過去的惆悵。
人們惆悵,還有個原因是能力有限,就像拿著橡皮艇的人隻能望洋興歎,這個時候,你應該試著相信未來有無限種可能,你未必會以現在的狀態度過一生。多少平方的人經過努力,成了名人和偉人?又有多少“贏在起跑線”的人,最後默默無聞。每個人都會惆悵,世間很多事到最後都會化作歎息,但是,遲些歎氣,永遠比早些歎氣好得多,這說明你還在努力,還在相信未來,相信自己。
麵對生活,不必總是惆悵無奈,毛毛蟲麵對大河,隻要把腦子放寬,就能想到很多辦法:可以繞道過去;可以求人幫助,在人的衣袋裏過去;還可以尋找一條船……或者,幹脆相信夢想的力量,從現在開始努力,變成一隻蝴蝶飛過去!
02.心不惆悵,快慢都開懷
即使處身於最慢的一支隊伍,也要開懷麵對。
在超市買東西的時候,看著每個收銀台前一串長龍,不禁要感歎自己的確是“龍的傳人”,選了一個相對人少的隊伍,不一會兒就覺得自己選錯了,這一個隊伍是最慢的,於是,懊惱的情緒開始發酵,反複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沒能選對。其實,隊伍的進度是一樣的,是你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很高的標準上,才總是被失落感折磨。
澳大利亞科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實驗的結果讓人深思不已。這個實驗是這樣進行的,找幾個年齡、職業、收入、能力相當的同性別測試者,假定一係列問題,觀察他們的反應。這些測試如下:
讓他們同時設想他們將各自擁有一份工作,這份工作符合他們的能力,年薪數額和獎金數額一模一樣,隻是工作的內容完全不同;
讓他們同時設想他們各自娶了一名女性,這些女性都是秀外慧中的美女,各項條件都不錯,旗鼓相當,隻是性格不大一樣,有的很活潑,有的很文靜;
讓他們同時設想吃一份頂級晚餐,名廚打造,價格高昂,菜式差不多,不同的是,廚師不一樣,一個來自西班牙,一個來自法國……
類似的測試還有很多,有些是測試人員直接幫他們選擇,有些由他們自己選擇。最後測試人員發現,幾乎所有人對自己的工作、妻子、晚餐不滿意,不管是不是出於自己的選擇。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其他人得到的東西更好,其他人的選擇更正確,他們甚至懊惱自己為什麼沒有這樣的運氣。測試人員相信,即使把一模一樣的蘋果放在他們麵前,他們也會認為自己手裏的是最糟糕的一個。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夠好,這並不是一種抱怨,也未必說出口,隻是心裏一直有這麼個念頭,總覺得自己得到的是最差的,自己的運氣一向沒有那麼好,於是心中產生了各式各樣的惆悵,這種惆悵的核心內容是:XX很好,但不如我想象的那麼好。至於想象的有多好,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這種“吃著盆裏的,惦著鍋裏的”心態並不能說是貪婪,隻是一種混雜了羨慕、虛榮、失意的複雜情緒,多數時候,這就是對生活本身的惆悵感。當自己沒有資格說不滿意,不覺得哪裏真的不好時,心中卻還是隱隱抱著更多的期待,期望著別樣的生活,這時就會覺得自己站到了最慢的隊伍中,自己得到的不是那麼完美,自己的生活隻是看上去不錯。
這樣的人,對生活和周圍的人多少有些敵視,他們不懂得珍惜現狀,所以總是在挑毛病,試圖尋找更好的狀態,但其實,這種挑剔完全沒有必要,因為真正讓你羨慕的生活,你暫時達不到,你總是在同一水平中尋找不同類型,實際上,你是在否定自我,對自我的選擇不確定,不堅持,不享受,難怪你總是惆悵。
在大海裏,有一條美麗的小魚正在遊來遊去,一張網突然向它罩了過來,下一秒,它已經在漁人的船上。漁人看它長得很可愛,便當做生日禮物送給了鄰居女孩。
鄰居小女孩是個善良可愛的孩子,她十分喜愛這隻小魚,小心翼翼地把小魚放在一個精致的魚缸裏養起來,整天與小魚朝夕相處。然而,小魚並不快樂,因為這個魚缸太小了,遊來遊去就會碰到魚缸的內壁,這時小魚就會十分不悅地甩一甩尾巴躲開了。
小魚越長越大,也變得越來越漂亮,小女孩就更喜歡它了,可是這個魚缸對它來說就顯得太小了,甚至連轉個身都很困難。小魚更加煩悶,甚至連動一下身子都不願意。小女孩似乎看出了小魚的心事,有一天,將它從水裏撈出來,放到了一個更大的水缸裏。
小魚終於能遊動身體了,可沒過幾天,它發現自己仍然遊不了幾下就能碰到內壁。當它碰到內壁的時候,又會心情不爽。它實在討厭極了這種轉圈圈的生活,索性懸浮在水中,一動不動,也不進食,一心求死。
女孩看到小魚這個樣子心裏非常著急,雖然她舍不得自己的小夥伴,但為了小魚的生命,她還是決定把它放回了大海。小魚被放入海水中,在海中不停地遊著,可心中依然快樂不起來。一天,它遊著遊著碰到了另外一條魚,那條魚問它:“你看起來悶悶不樂的樣子,難道在這無邊無際的大海裏生活不夠自由嗎?”它歎了口氣說:“唉!這個魚缸太大了,我怎麼也遊不到邊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