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提鈴(1 / 2)

如容冷笑:“寬宥了你?那日後還有小宮女膽敢私自壞了宮規去,我是不是都要依了你的老例兒,個個都寬宥了去!”

歸荑便知求已無用,今晚如容是打定了主意要懲罰她。於是她反倒沉靜下來,靜等處罰。

如容問:“我且問你,你今晚私自出所,是去會什麼人了?”

歸荑搖頭:“沒有要去會什麼人。”

今晚注定難逃一罰,又何苦牽連那位侍衛大人?

如容冷喝:“那你今晚到底出去做什麼去了!”

今晚這樣大的動靜,一眾小宮女都已聚攏到院子裏來。歸荑悄然抬眸在人群裏找了找漱蘭,見她倚在花架旁,一副眼珠子盯著她,眼淚撲簌簌往下掉……

歸荑心下便釋然,恐懼也點點散了。

人在深宮,難得有個姐妹相伴。她與漱蘭原本也並無舊交,隻是同在進京的途中相遇,便索性合並一同,中間在客棧相處了一晚。但是難得一見如故,便也在宮中多了個相依相伴的人,於是她今晚情願代替漱蘭來修改繡品,便也情願因此事而承受如容姑姑的懲罰。

歸荑朝著漱蘭悄然一笑,輕輕搖了搖頭,示意漱蘭不必難過。

別說此時繡品已經不在手上,不能憑借繡品來為自己開脫;就算繡品還在手上,她也會為了漱蘭而隱瞞下去。總歸不能讓漱蘭的教習姑姑也知道了。

主意已定,歸荑便向如容說:“是婢子錯了,但憑姑姑懲罰。”

如容冷笑:“你既認罪就好!那就罰你——提鈴吧!”

如容此話一出,所有小宮女都驚得低聲而呼。

宮中的宮女受罰不同於外頭私邸的丫頭:

不能隨便責罵:宮內的宮女也都出自內三旗的包衣,個個父祖都是當年從龍入關的,罵了哪個宮女豈不是連人家的祖宗都給罵了?那可是不敬。

責罰宮女更不能打臉。臉是宮女在主子跟前露出來的,若是青了紫了腫了,那豈不是給主子眼裏添了醃臢!

於是古往今來宮裏便也積累了些格外的懲戒宮女的法子,其中尤其是明宮的規矩流傳下來的最多。這“提鈴”便是一例,被大清宮也繼承了下來。

“提鈴”原本是類似打更的一種,由上事兒的提著鈴鐺沿著宮牆夾道,徐步前行,步速要與鈴鐺一致,邊走邊大聲喊:“天下太平”。這種差事便在內宮中演變成為對宮女的懲戒。

原因不外乎深宮夜色裏陰森恐怖,要一個宮女獨自提著鈴鐺行走在空無一人的宮牆夾道裏,自然便會恐懼暗生。

漱蘭便急得想要上來為歸荑求情。歸荑忙用眼色阻止下漱蘭,朝上一拜:“謝姑姑教誨。”

起身接過姑姑遞過來的燈籠和銅鈴,歸荑回身朝漱蘭淡然一笑,便邁出五所大門而去。

——

走出大門,夜色裏的長街空無一人,隻有她小小的一抹身影映在紅牆上。

她深深屏息,警告自己不要隨便去看紅牆上的影子。

深宮怨氣深,早聽說紅牆上在夜半更深時分會映出冤死的宮女太監的魂影。若被活人看見了,那魂靈便會趁機上身,奪走了活人的軀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