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說話:“吃一塹,長一智。”“摔個跟頭,學個乖。”失敗是成功者最好的課堂,一時的失敗,往往會使我們終身受益會激勵我們勇往直前。要從失敗中學到教訓。
領導力訓練專家彼得·杜拉克說過:“一個愈優秀的人,他會犯愈多的錯誤,因為他願意嚐試更多新的事物。一個從來沒有犯過錯誤的人,我絕不會提拔他到高的領導職位,因為他的表現一定很平凡。”人生如大海一樣,潮起潮落,誰都會遇到無數次的失敗。失敗了並不算什麼,隻要我們能從中學到教訓,成功的日了就不會太遠。
失敗給我們以打擊,使我們對成功的希望趨於渺茫,但這決不是主要的。失敗更給我們以教訓,使我們明白很多失敗以外的經曆得不到的東西,其教訓也就越刻骨銘心。
“良藥苦口利於病”,失敗有利於我們從中吸取教訓,進而成功。所以,我們要學會從失敗中學到教訓,不然,隻能失敗、失敗、再失敗。
在河北一個窮縣城的一所中學裏,有一對既是同學又是同事的朋友,同一時候他們相約到北京創一翻事業。李江籌措到5萬元開了一家飯館,張斌籌措到7萬元開了一家家具廠。種種原因,他們都敗下陣來。李江說虧損3萬元,張斌虧損了近6萬元。他們的同鄉好友們都有勸說他們回去當教師,說現在教師的待遇不錯了,又輕鬆,又是鐵飯碗,何苦出來受苦?
李江被說服了就回去繼續當教師。張斌堅決不回去,後來他搞過服裝店,又辦過玩具廠,每次他都虧蝕得天昏地暗,元氣大傷,靠舉債度日。然而他每次失敗後,總是拿出自己的小本子細細記載下自己為什麼失敗。最困難的時候他寧願推著木頭車賣水果,甚至用破舊的摩托車去搭客也沒有忘記創業。
有一天,張斌在批發市場發了一些水果到一所學校旁賣,其結果水果隻賣出了10斤,而剩下了30斤水果。張斌一連幾天都是這樣,他不得不去和別的水果商套近乎,終於得出了結論,原來他們這些水果商都在學校周圍得了好幾年了,而且他們發的水果價錢低,賣的也自然比自己的低。張斌找出了症結後,馬上吸取教訓並記錄在了本子上。第二天,他跑到了京郊,為的就是能夠直接找果農商談批發水果的價格,這樣一來自然要比學校旁的水果商批發的價格低,而且產品也很新鮮,樣式也多。果不其然,生意紅火了起來。慢慢得又在學校旁租了一間水果店,生意依然火爆。到後來,他又在學校旁邊開了一個“京隆”超市,同樣是生意好的不得了。接著,張斌又在全國開了分店……
三年後,聽說李江已經取得一級教師資格,但他經常埋怨工資太低,沒有錢買房子更不敢想小汽車了。而張斌今天卻住漂亮的洋樓,天天開著他那輛進口奔馳小車出入各大賓館娛樂場所。
一次校友聚會後,張斌開車送李江回賓館,路上李江就問張斌是怎麼成功的。張斌隨手從車的前擋風玻璃前拿出了一個小本子,那裏麵記載著張斌從屢屢失敗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李江看完後,終於明白了。
張斌這種善於從失敗中總結成功經驗的特質,造就了與別人的巨大不同,也就是這種精神,讓他轉敗為勝,成就了自己的夢想。
許多人認為在他們與成功之間有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自己永遠也跨不過去,其實失敗和成功之間的差別很小,隻要你勇於嚐試,能從失敗中提取成功的經驗,那麼你就會成功。許多生命中的失敗者,當他們放棄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已經離成功那麼近了。
溫馨提示:要想從失敗中學到教訓,最重要的是要研究自己。找自己的缺點、毛病、錯誤,然後看看這些是不是致使你失敗的因素或主要因素。隻有這樣,你才能從失敗中學到教訓,吸取教訓,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