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沒有失敗,沒有犯過錯誤,那是很遺憾的事。誠然,失敗和犯錯在人們的心目中總是有陰影,要讓一個人麵對自己的失敗和錯誤也是一件很難的事。然而沒有勇敢的麵對,你又怎麼能夠從中發現問題,從而解決掉呢?所以我們要坦然地麵對失敗和錯誤,從中學習,吸取教訓,總結經驗。
總的說來,人們都不願意正麵的談論自己的錯誤,如果我們在給組織提供谘詢服務時,讓大家談一下自己或同事所犯過的錯誤時,大家幾乎都表示很難為情。
我們都知道,前幾年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幾度爭搶霸主地位。但在激烈競爭過程中,一次突發事件險些使百事可樂陷入被擠出市場的危機,這就是“針頭事件”。
久聞百事可樂清新爽口的威廉斯太太從超級市場買了兩筒百事可樂給孩子。回家後,喝完一筒,覺得味道不錯,無意中將罐筒倒扣於桌上,竟然有枚針頭被倒了出來。威廉斯太太大驚失色,立即向新聞界捅出此事,可口可樂公司也趁機大肆宣傳自己的產品,一時間,百事可樂難得有人問津。
百事可樂公司一得到“針頭事件”消息,立即采取了措施,一方麵通過新聞界向威廉斯太太道歉,並請她講述事件經過,感謝她對百事可樂的信任,感謝她給百事可樂把了質量關,給予威斯太太一筆可觀的獎金以示安慰。還通過媒介向廣大消費者宣布:誰若在百事可樂中再發現類似問題,必有重獎。另一方麵,在公司百事可樂生產線上更加嚴格地進行質量檢驗,並請威廉斯太太參觀,使威廉斯太太確信百事可樂質量可靠,並贏得了這位女士的讚揚。
可樂中居然會有針頭,這是百事可樂從未遇到的,是幾乎不可能的事件,並且發生得如此突然,直接影響到公司的信譽和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百事可樂公司獲取“針頭事件”信息後,及時、迅速、果斷地推出上述一係列措施,顯示出巨大的創新精神,靈活機動地把決策權極大限度地放到事件現場,根據現場情況變化,進行隨時決策,緩解了矛盾,打消了消費者的顧慮,刺激了消費者的好奇心,不僅沒有使銷量下降,反而使購買百事可樂的消費者倍增。由此可見,突發事件的緊迫性與破壞性,要求我們必須采取積極果斷的措施,首先是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然後再去調查,總結經驗,避免錯誤的再次出現。
在生活中,人們都不喜歡麵對錯誤,因為這種經驗總是讓人覺得很不快樂。不過,如果我們不敢麵對自己的過錯的話,你就無法從中總結出原因,可能下次又會犯同樣的錯誤。
我們一起看一下下麵三個小故事,就明白了不虔誠的對待自己的錯誤的後果。
第一個小故事:有位仁兄第一次使用洗衣機,把他同伴的高級野生牛毛毛衣弄縮水了,他不願承認是自己做的,寧可偷偷地買件新的放回去。
第二個小故事:一位科學家把幾種新發現的並不了解的化學物質進行混和,創造出一種難聞的氣體。因為怕被罵,所以她沒跟主管提起此事。
第三個小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計劃突擊法國北部索姆河,在首次突擊後,大家都知道這是個毀滅性的策略。但將軍因為拉不下臉,仍命令士兵繼續出兵。
在這三個例子中,這些犯錯者不是隱瞞過錯,就是假裝沒有錯誤發生。雖然,這些隱瞞事件後果的嚴重性有異(有的足以釀成悲劇)。不過,這些例子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如果我們不敢麵對我們的錯誤,就一定會產生不利於自己或大家的事情,乃致會發生悲劇。在和一個例子中,那位仁史可能覺得難為情,或擔心同伴的不悅反應。雖然買件新毛衣,可以避免不愉快的情況出現,不過,他卻還是沒學會怎樣使用洗衣機。第二個例子中,本來可能會有新的科學發現,但科學家卻因為害怕、羞愧或無知而隱瞞她的過錯,這樣她什麼也沒學到。她發現的氣體可能有毒、也可能相當有用,但她卻永遠沒法知道。有些錯誤可能很危險,不過,因為不願麵對錯誤,等到要忘羊補牢,卻為時已晚,可能,過一陣子,還是會有人重複同樣的錯誤。第三個例子則代表了位高權重者不願麵對錯誤的情況,他個人的錯誤會喪失多少人的生命。
溫馨提示:勇敢地麵對自己的錯誤,是你挑戰學習機遇的前提,是你總結經驗的最好時機,是你成功的有力保障。你要想成功必須學會從尷尬困窘中尋獲創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