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濫補:癌症康複中的大忌(2 / 3)

有大量的現代藥理文獻報道表明,黃芪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促進抗體生成,還能保護肝髒,增加血細胞。可提高腫瘤細胞內環磷酸腺苷的含量,能抑製腫瘤生長,甚至使腫瘤細胞逆轉。黃芪可增加病毒誘導幹擾素的能力,並增強細胞對幹擾素的敏感性。此外,還可以促進周圍血中白細胞增加,對抗化學物質、放射線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能顯著提高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黃芪對細胞和體液免疫均有促進調節作用。本產品采用醇提的工藝,可以盡量保留其有效成分。

所配合使用的蠍子、靈芝、烏梅、枸杞子均為藥食同源的原料,安全有效,協同黃芪發揮免疫調節的保健作用。

實驗研究表明:體若康可以明顯提高免疫功能,調節免疫監控能力,改善體質狀況。臨床研究亦顯示:體若康對體質虛弱者有明顯效果。特別適用於腫瘤術後及放化療的患者,能有效改善癌狀態,預防癌症的發生。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癌症的最好藥物

嗜煙酗酒會摧毀人體健康

良好生活習慣可以有效防癌

資料表明,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導致癌症的重要原因。這與現代社會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方式以及人們對自身健康的忽視是分不開的。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癌症的最好藥物。

吸煙是肺癌的罪魁禍首

自20世紀80年代起,肺癌就已成為全球範圍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並且其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在發達國家如美國等,肺癌的發病率占常見癌症的首位,為第一位癌症死亡原因,在我國北京、上海、廣州等發達城市肺癌也已然躍居群癌之首,據衛生部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0~2005年,我國肺癌標化發病率男性上升了26.9%,女性上升了38.4%。目前研究已證實一些危險因素同其發病密切相關。首先是吸煙,這是誘發肺癌的最主要因素,在全球大部分國家,90%的肺癌由吸煙引起;其次是吸二手煙,在不吸煙卻患非小細胞肺癌的人群中,大約25%是由吸二手煙引起的。由於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肺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15%。在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80%的男性及45%的女性跟吸煙有關係,包括吸煙及被動吸煙。男性吸煙者中肺癌死亡率是不吸煙者的8~20倍,可以說每10秒,世界上就有一人死在“香煙”手上。吸煙與肺癌的發生也呈現劑量效應關係,打個比方,如果這個人每天抽煙25支,連續抽煙20年以上,肺癌的發病率就是十萬分之227;如果每天抽煙15~24根,那就是降到了十萬分之139;如果每天就抽1~14支,降得更低,降低到十萬分之75。這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40多個流行病研究中心調查得出的結果。

煙草的煙霧中含有多種化合物,有500多種對人體有害,其中包括43種致癌物。煙草中的致癌物質主要有:尼古丁、二甲基亞硝胺、乙甲基亞硝胺、二乙基亞硝胺、亞硝基吡咯烷、肼、氯乙烯等,它們都是誘發癌的主要因素,其中尼古丁的危害最強。一支煙中含有的0.5~3毫克尼古丁可致1隻小鼠死亡。25支煙中的尼古丁可致一頭壯牛死亡。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甲醛、丙醛烯等,雖無直接致癌作用,但可增加發生肺癌的可能性。另一些物質,如苯並芘、喹啉等可導致增殖細胞突變,已知苯並芘有很強的致癌性。吸煙除引起肺癌外,尚可引起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胃癌(尤其是賁門癌)、肝癌、腎癌、膀胱癌、皮膚癌、宮頸癌和胰腺癌,亦易引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繼而導致肺源性心髒病(肺心病),發生高血壓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危險度增加,可促使消化性潰瘍病發病增多、治愈延期、複發增加等,並可促進胃食管反流而引起食管炎。

那麼有些人要問了,為什麼有些人抽一輩子的煙也沒得肺癌,而有些人從未抽過煙也得了肺癌?這與各人體質不同有關。煙霧中引起肺癌的致癌物如苯並芘類,必須經過人體內一種名叫烴化酶的物質加工處理才能產生致癌作用。這種酶活力高者容易發生癌症,而活力低者就不容易患癌。另外,吸煙導致的肺癌往往要延後20~3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因此現在沒發病不代表不會發病。而不吸煙者發生肺癌的原因也可以歸咎於吸煙者,吸煙時釋放的煙霧是造成不吸煙者患肺癌的主要原因,其他因素還包括氡氣、石棉、鉻和砷(砒霜)汙染,做飯時的油溶煙霧以及環境中的懸浮顆粒汙染。值得關注的是,近幾年來被動吸煙者肺癌的發病率持續升高,可見吸煙危害的不僅僅是吸煙者本人的健康,周圍的其他人也會因被動吸煙而影響身體健康,夫婦中隻要有一個人大量吸煙,另一個人患肺癌的危險性就會大大增加。這是因為被動吸煙者吸入的香煙煙霧中致癌劑的含量比吸煙者自己吸入的要高50倍以上。調查還發現,不吸煙的女性與吸煙者結婚,其患肺癌的危險性為與不吸煙者結婚的人的1.5~3倍。雖然被動吸煙隻吸入少量煙霧,但其中的毒性化學物質的含量已經相當可觀了。

同樣是吸煙,哪些人屬於肺癌的高危人群,是怎麼界定的呢?吸煙人群中易罹患肺癌者與下列因素有關:①吸煙20年以上;②20歲以下開始吸煙;③每天吸煙20支以上;④一支接一支抽,吸剩的煙頭短;⑤每口吸進的煙量多,且大部分吸入肺部;⑥有慢性支氣管炎而又吸煙者。在醫學上,以吸煙指數來衡量煙民,如一位煙民吸煙20年,平均每天吸一包(20支),那麼,這位煙民吸煙指數就是20×20=400年支。400年支是一個界限,如果一位煙民的吸煙指數超過400年支,就是一個危險信號。譬如,一位小夥子,15歲開始吸煙,到不了35~40歲,可能就會得肺癌。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男性>45歲,吸煙每年>400支為肺癌的高發人群。由此得出:吸煙的數量越多,煙齡越長,肺癌的發病率就越高。

如果您根據上述內容來算已經屬於高危人群了,那麼建議您每年至少兩次篩查,如果出現以下症狀,都該及時就醫、排查肺癌。一是不明原因的刺激性幹咳,持續兩周以上(突發的、陣陣的、無痰或少痰的咳嗽)。二是血痰(不是成口咳血,而是痰中帶血絲,間斷或持續出現)。三是不明原因肺部同一部位的反複“炎症”。這些都可能是肺癌早期的典型症狀。出現上述情況後,建議及時到有資質的醫院診治,絕大多數肺癌是會被早期檢出的。在諸多的檢查手段中,胸部常規X線檢查包括胸片和胸部透視,胸片可以獲得較為清晰的影像,便於仔細觀察、分析;胸透可以動態地、多角度觀察。痰查癌細胞最好取清晨第一口痰,因為有的肺癌其痰的癌細胞檢出率還不足50%,因此必須要連查多次(3次以上)才有幫助。此外,還可以進一步做胸部的CT或MRI,相比之下CT要更好一些,但要接受一定量的X線照射(劑量是允許範圍內的)。進而還可以做纖維支氣管鏡、胸腔鏡檢查;CT引導下肺部病灶穿刺檢查;血清癌標誌物檢查;PET-CT檢查等。肺癌的預後與癌症的早期發現有極其密切的關係,隻有早期發現並得到及時的科學治療,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應當提出的是,及時戒煙,可大大降低肺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現在研究已經表明:①每日吸15支以上香煙的人在減少一半吸煙量後,發生肺癌的危險性明顯下降,戒煙後則肺癌的死亡率會繼續下降。②戒煙10年以上者肺癌的發生率大致會下降到和不吸煙者相同。③肺癌患者繼續吸煙會增加治療的難度和並發症,而停止吸煙則可能延長生存期,並降低肺癌的複發率。

綠茶可以防癌抗癌

我國是茶文化大國,自古就有飲茶的習慣。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茶味苦甘,微寒無毒,主治瘺瘡,利小便,去痰熱,止渴,令人少眠,有力悅誌,下氣消食”。大家都知道飲茶的好處有很多,比如可以興奮神經中樞,消除疲勞,少睡益思;可以補充多種維生素,增強體質;可以促進食物吸收和新陳代謝;可以調節人體糖代謝預防糖尿病;可以利尿,增強腎髒的排泄功能;抗衰老,預防冠心病等等。我們這裏要說的,是茶的另一個與我們健康息息相關的保健功效,即喝茶可以防癌。我們平時經常喝的茶包括綠茶、紅茶、烏龍茶等等,而其中綠茶的抗癌防癌作用則為最強,這是因為綠茶是一種未發酵過的茶,比起一般的熟茶如紅茶與烏龍茶等,綠茶沒有經過氧化,保留了比較多的天然成分。如綠茶對N-亞硝基化合物(一種致癌物)的合成阻斷效果最好,平均阻斷率達82%以上,而紅茶僅為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