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濫補:癌症康複中的大忌(1 / 3)

濫補是目前癌症康複中常見的現象,其實這種方法不僅不利於患者康複,反而會影響患者的康複速度。筆者曾診治一位肺癌術後的患者,患者來時精神較差,食欲也不好,詢問情況時得知,患者兄弟姐妹多,得知她患病手術後,每天派人給做各種各樣的補益食品,如雞湯、魚湯、甲魚湯、參湯等等,有時,一天要吃好幾種,希望她的身體能迅速補養起來,但是,事與願違,患者反而食欲越來越差,身體狀況也沒有起色。其實,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盲目進補的案例。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認識到“虛不受補”,對於癌症患者而言,如何補養十分重要。臨床中,有些觀點認為:癌症患者不能補,補多了,癌細胞就長得快了;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必須大量進補營養品,生怕補不上。其實,這兩種觀點都有些偏激,癌症患者除保證膳食的合理搭配外,可以有計劃正確選擇補養品。比如,很多患者都服用西洋參,但並非所有癌症患者都適合,從臨床看,西洋參為清補之佳品,特別適用於腫瘤晚期或手術、放療和化療後見氣陰兩虛兼有虛熱的患者,常表現為久咳、口咽幹燥、心煩失眠、四肢倦怠、氣短等症狀。而對於陽氣不足、胃有寒濕者的腫瘤患者均應忌服西洋參。這類患者常表現為麵色蒼白、臉浮肢腫、畏寒怕冷、心跳緩慢、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痛腹脹、大便溏薄、舌苔白膩等,許多反複化療的患者往往會出現這些症狀,所以對於化療後的患者使用西洋參時一定要多注意。

癌症康複期如何管好嘴

管好嘴對於癌症患者的康複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但如何管好嘴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筆者認為要管好嘴,首先應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這就是老百姓說的忌口。關於癌症患者是否忌口,醫家有不同的看法。從中醫食療理論及臨床實踐看,可以說忌口有益,但不必太嚴格。一般而言,根據患者臨床辨證分型的不同,適當地禁忌某些食物是必要的,這對提高治療效果和促進患者康複是有益的。如患者經常嘔吐泛酸、自覺飽悶、大便稀溏、食少體倦等,飲食應忌寒冷的食物及肥甘厚味等;如患者自覺高熱、口渴、出虛汗、經常起火癤子,飲食應忌熱性食物和補品等。關於蝦、蟹、無鱗魚等發物,多易引起過敏,癌症患者不宜食用。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常吃肉、蛋、奶製品等,便可維持必要的營養。

如何安排好癌症患者的飲食對癌症患者的康複具有重要意義。實踐中,大家不妨從以下幾方麵考慮,做到飲食巧安排:①經常更換菜肴品種,注重菜肴的色香味調配,以增加患者的食欲。②保證患者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量,經常食用豬肉、牛肉、兔肉或雞鴨家禽等。③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煮、燉、蒸等易消化的食物,少食油煎食物。④多食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及其他一些有助於抗癌的食物,如蘆筍、海帶、海藻、洋蔥、大蒜、蘑菇等。⑤合理使用中醫藥膳治療。

哪些食物對癌症患者康複有益呢?足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A,微量元素硒、鉬等,可以起到抵消、中和、減低致癌物質的致癌作用,達到防癌、抗癌的作用。①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芥菜、香菜、青蒜、薺菜、菜花、柿椒、柑橘、鮮棗、山楂、各種蘿卜、圓白菜、草莓、綠豆芽、四季豆、番茄、冬筍、香蕉、蘋果、杏、獼猴桃等。②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雞肝、牛肝、鴨肝、豬肝、帶魚、蛋、胡蘿卜、紅薯、豌豆苗、柿椒、芹菜、萵筍葉等。③富含大蒜素的食物:大蒜、蔥。④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肉、海產品、穀物、大蒜、蔥、芝麻。⑤提高免疫力的食物:獼猴桃、無花果、蘋果、沙丁魚、蜂蜜、牛奶、豬肝、猴頭菌、海參、牡蠣、烏賊、鯊魚、海馬、甲魚、山藥、烏龜、香菇。

擺脫“患者角色”

對於癌症患者而言,如何擺脫“患者角色”是患者康複的重要基礎。臨床中,我們常常接觸了很多不同癌症的患者,也能感受到患者及家屬心中的那份恐懼和擔憂。當然,現實生活並非到處都是陽光,但對於癌症患者而言,仿佛現實生活帶給他們更多的苦難。所以,作為臨床醫生而言,我們不僅要治療患者身體的疾病,更重要的是要治療他們心理的疾患。

生活本來就不會一帆風順,挫折、失敗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會存在。關鍵是你如何麵對這些困境,如何堅強地挺過來,這或許是對你毅力的一次嚴峻的考驗,那麼,跨過一步就會陽光燦爛。對於癌症患者而言,如果你將癌症看得太重,心裏的恐懼和失望就會讓你放棄最後一線希望。大家可能都知道癌症的死亡原因中,大約30%的患者是被“癌”嚇死的。記得有一個晚期肝癌腹水的患者,一開始,他並不知道是癌症,所以,很樂觀,也很配合,病情很快得到緩解,腹水消失,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知道患肝癌的消息後,一下絕望了,病情急劇惡化,1周左右就過世了。同樣,筆者曾診治的一個晚期惡性淋巴瘤的患者,他自己對病情了如指掌,但他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一個絕症患者,而是積極樂觀地采用中西結合治療,最後痊愈,目前已正常存活15年。

其實,癌症並不可怕,筆者希望更多的患者勇敢地走出“癌”的陰影,未來的世界會更精彩。

定期檢查不可忽略

臨床診療中,經常有患者問:“需要定期檢查嗎?”筆者認為定期檢查不能忽略。許多患者因為害怕檢查出問題,而逃避檢查,這是一個很錯誤的觀點。癌症並非因為不檢查就不會複發、不會轉移。逃避檢查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態度。得了癌症並不可怕,關鍵是我們如何早期發現癌症可能再“死灰複燃”的苗頭,將這些苗頭及時控製。

筆者曾治療一位直腸癌術後的患者,雖然手術時已發現了淋巴結轉移,但患者手術後采用化療,同時結合我們的中醫藥治療,身體狀況恢複很好。但不幸的事情,發生在手術後1年半,患者出現肝轉移,值得慶幸的事情是由於及早發現,患者又成功實施了肝轉移癌的切除術。手術後,患者仍堅持服用中藥,到目前為止,再沒有發現任何轉移跡象。

練練太極,讓氣血更調順

迎著晨曦,在公園中我們總能看見這樣一群晨練者,他們仿佛進行著一種舒展的體操鍛煉,鍛煉者動作行雲流水,連綿不斷,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太極拳”。

太極拳是中華武學的精髓,也是中醫傳統養生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張“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強調舉動輕靈,運作和緩,呼吸自然,用意不用力。是靜中之動,雖動猶靜,靜所以養腦力,動所以活氣血,內外兼顧,身心交修。也就是使意識、呼吸、動作三者密切結合,從而達到調整人體陰陽,疏通經絡,和暢氣血,使人的生命得以旺盛,故可使弱者強,病者康,弱者複壯,起到增強體質、祛病延年的作用。

我們推薦癌症患者不妨學學太極拳,太極拳養生關鍵在於形神雙修,通經活絡。首先,中醫認為情誌活動與髒腑生理功能有著密切的關係。不良的情誌刺激往往容易使人體髒腑氣機紊亂,氣血陰陽失調而致病。所以,中醫養生強調“恬淡虛無”、“精神內守”,而太極拳獨特的心靜用意,使心更易入靜,可有效阻斷情誌因素對人體髒腑氣血陰陽的幹擾,護衛“元神”正常發揮其調控人體身心健康的功能,從而預防疾病的發生。其次,中醫在養生防病中十分強調經絡的通暢。正如《靈樞》曰:“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經絡貫通上下,溝通內外,內屬於髒腑,外絡於肢節,氣血循經運行,周而複始,共同維護著機體的陰陽平衡。太極拳獨特的習練方式可有利於通經活絡。在太極拳輕慢鬆柔的運動中,對全身300多個穴位產生不同的牽拉、擰擠和壓摩作用,從而有效地激發經氣,促進了經絡的暢通透達,使氣血充盈灌注全身,濡養各髒腑組織器官,協調陰陽,保證了人體機能相對平衡狀態,增強了機體抗禦病邪和自我修複能力。

改善“癌狀態”的良方——體若康膠囊

通過臨床研究,我們認為癌是一種狀態,要想更好預防和治療癌症就必須改變“癌狀態”,根據這一創新理論,我們研製開發了改變“癌狀態”的良方——體若康膠囊。

體若康膠囊選用黃芪、烏梅等多種純天然組分配合全蠍有效成分,利用全蠍有效成分激活經氣,使氣血調和。采用黃芪、烏梅等多種純天然組分平調陰陽,養正防癌。

黃芪:黃芪(耆)素以“補氣諸藥之最”著稱,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