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瑜瑾之才(2 / 2)

蕭肅之順著蕭楚延的目光看了過去,想了許久,這才恍然大悟,為何蕭奕洵今日如此沉穩。

他確實不該站出來。

今日,婉詞能來含元殿,是三位元老和朝廷認同了她在離漠所立下的功勞所以她現在出現,是以她秦婉詞自己的身份,而不是以豫昭王妃的身份來這裏,她是獨立而自主的,但是如果奕洵站出來,就讓秦婉詞瞬間又恢複了豫昭王妃的身份,現在隻有一人站出來反對,一旦奕洵站出來,那麼反對此事的人必定會更多,因為那個時候他們所想反對的便不是秦婉詞的請求,而是單純想反對豫昭王而站出來。

其次,秦婉詞的身份和所求都很特殊,蕭奕洵已是輔政親王,地位極高,他若站出來說話,難免會讓鎮南王府戴上依仗豫昭王起勢的帽子,這對鎮南王府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對蕭奕洵自己也是一樣的,所以即便婉詞麵對咄咄逼人的任非,蕭奕洵也不能站出來,隻能看著自己的妻子,獨自奮鬥。

雖然蕭肅之能想明白蕭奕洵的舉動,可是還是有些心疼秦婉詞,不過他也沒有辦法,隻能搖了搖頭,又退了回去。

就在眾人都覺得今日豫昭王妃這兩個請求隻能實現一個的時候,忽然有一人出聲道:“兩廣參軍蕭瑜瑾,應當複立鎮南王世子之位。”

此人聲音威儀,擲地有聲,在大殿裏回響,無人敢質疑,說話之人,正是左相沈鴻彬。

秦婉詞一愣,看著沈鴻彬,不知這位左相怎麼突然開始為自己說話了。沈鴻彬走了出來,站到了秦婉詞的身邊,麵無表情,目光卻深幽不見底,他道:“啟稟皇上,太後娘娘,昨天,文淵閣接到了一封捷報以及兩廣督察禦史侯若鬆的奏疏。兩廣一帶,近幾年流寇繁多,多從海上侵襲漁村百姓,弄得近海一帶的百姓苦不堪言。兩廣一帶耗費了很多財力物力人力,但因流寇狡猾奸詐,行動迅速,因而一直無法徹底剿滅。兩廣參軍蕭瑜瑾為了徹底解決流寇問題,自隱身份,居於近海漁村長達兩年,親自探聽消息,混跡市井流寇之間,刺探流寇內部消息,最後聯合官府官兵與兩廣將士一舉搗毀流寇駐紮海島,此等功績,足以重獲鎮南王世子之位。”

沈鴻彬這一番話,滿朝文武都咋舌不已,誰也沒有料到會突然來了這麼一出戲,兩廣的流寇,近幾年一直都是朝廷頭痛的大問題,已經治了很多年都沒有什麼成果,最近雖然一直有耳聞兩廣那邊似乎進展頗佳,但卻沒想到突然就被告知流寇海島已被擊破,實在讓人大呼意外。而且,這個時機似乎也太過巧合了,怎麼偏偏豫昭王妃提請的前一天,兩廣的捷報就傳到了長安,這似乎有些過於巧合了。而且,兩廣督察禦史侯若鬆之前似乎與蕭瑜瑾起過幾次不小的衝突,怎麼這回竟會為他親自上書?這其中實在讓人生疑。

這時,便有人站出來表示疑問:“左相大人,怎麼事情就這麼巧了?兩廣的捷報來的這麼及時?丞相大人為何不早些上報?”說話的正是新任禮部尚書厲英河,沈鴻彬冷冷看他一眼,道:“厲大人懷疑此事有虛?”

厲英河尚未回答,右相許恒便道:“皇上,太後娘娘。捷報昨夜才到地文淵閣,當時是臣當值。本打算今日大典之後再另行上報,卻沒想豫昭王妃先在殿上提請。兩廣督察禦史已在奏疏中說明兩廣參軍所立之功,並為他提請重獲世子之位,其所言必定不虛,兩廣參軍,應得此位。而且是因他自己之勞,而非旁人。”

這一來,百官可都驚訝了,就連蕭容崢自己都沒想到,左相右相兩個人會同時站出來為蕭瑜瑾說話。這事實在來的太過巧合,他知道,侯若鬆與蕭瑜瑾不合,就算蕭瑜瑾立下大功,侯若鬆公私分明,肯定蕭瑜瑾的戰功,但也絕不會為他提請恢複世子之位,此事必有蹊蹺。

隻是封疆大吏提請恢複蕭瑜瑾世子之位,這封奏疏,分量非同小可,隻怕這回,蕭瑜瑾的世子之位是非重得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