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一個宮妃的命運(5)(2 / 3)

在和項羽的最初幾次對陣中,劉邦都是輸家。彭城一戰,劉邦更是被打得丟盔棄甲,連父親、老婆都成了項羽的俘虜。

劉邦一路逃到山東定陶,在一戶戚姓人家意外地遇到了美人戚姬,也就是戚夫人。

戚美人當時年不滿二十,擅跳翹袖折腰舞,且花樣繁複,極具韻律美。

戚美人還長於鼓瑟,劉邦也是個音樂家,常常聽著聽著就跟著唱起來。

劉邦對戚美人很寵愛,無論行軍打仗都帶著她。

作為第一夫人的呂雉對此並無怨言。因為她早在滅楚之後就成功轉型為劉邦的政治助手,而戚夫人不過是老公的紅顏知己,職責分明,兩不相幹。

但是戚美人卻逐漸有些不滿意自己的定位了,也想涉足政壇,這邊是戚夫人怎麼死的直接原因,涉足政壇!

戚美人生有一子,劉邦取名為如意,聽這個名字就知道他對這個兒子有多喜歡。劉邦稱帝後,立發妻呂雉為皇後,立呂後所生之子劉盈為太子,封戚美人為夫人,劉如意為趙王。

劉邦老覺得劉盈這個兒子軟弱仁慈,不像自己。或許是愛屋及烏的原因,他對劉如意非常喜歡,常說:“這個孩子像我!”

這些話讓戚夫人有了奪權的欲望。於是,她夜夜在劉邦的耳邊吹風,要求廢了劉盈改立如意為太子。

作為政治家,呂後對於床笫之爭毫不在意,但廢立太子是大事,而且是與自己前途密切相關的大事,她就不能不管了。

起初,劉邦左右為難,搖擺不定。最後心裏的天平還是傾向了美麗的戚夫人。這也使得之後呂雉對戚夫人恨之入骨,也是戚夫人怎麼死的直接原因。

呂後知道自己人老珠黃,而且政權已經基本穩定,她靠感情和政治才能都無法戰勝戚夫人,隻能借助外力。

隻不過,還沒等呂後有什麼舉動,大臣們就不幹了。

有一天,劉邦把廢太子之事提出來讓大家討論,禦史周昌在朝堂之上一點不給劉邦麵子,大聲為劉盈辯護。

無奈這老兄是個結巴,劉邦問他說什麼,他雖“盛怒”,卻越急越說不出話,好一會兒才又蹦出幾個字:“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劉邦忍不住大笑起來。這場開始劍拔弩張的改立太子風波在一片笑聲中平息了,最終除了隻製造了一個成語“期期艾艾”,什麼也沒有改變。

呂後在朝堂外聽到了這次討論,待散朝之後,她當眾向周昌下跪叩謝道:“要不是你,太子就要被廢了。”

這個時候,戚夫人挑戰呂後的戰爭已經基本可以看到結局了:戚夫人用柔情和眼淚換取劉邦的支持,而呂後則用政治來喚起朝臣的支持。

劉邦作為一個政治家,不可能為了一個女人而與所有的大臣為敵。戚夫人在一開始就敗局已定,戚夫人怎麼死的也即將來開序幕。

雖然有大臣的支持,但呂後知道劉邦還是想改立太子,於是向丞相張良求救對策。

張良讓呂後請出商山四皓,以顯示太子在朝野中的聲望如日中天。所謂商山四皓,就是隱於商山之中的四位白發高人。

劉邦曾多次力請他們出山,都沒成功。如果太子能夠請出這四位高人,對劉邦的壓力一定不小。

不知道呂後使了什麼招數,反正將這四個老頭請了出來,並且在一次宴請中以太子隨從的身份出現在劉邦麵前。

劉邦一看這陣勢,知道太子羽翼已豐,廢不掉了。戚夫人聽到這個消息後,知道大勢已去,對著劉邦大哭道:“你死了之後,我們母子一定逃不出呂後的毒手,你可得為我們做主啊!”

劉邦嘴裏答應說:“我會想辦法,決不使你們母子吃虧。”但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一個萬全之計。

大臣趙堯看出了劉邦的心事,他向劉邦獻上一計:讓趙王如意到自己的封地趙國,再為趙王配備一名剛性的大臣保護趙王。

趙堯推薦的大臣就是那位在朝堂上堅決反對廢太子的結巴周昌。

劉邦想,呂後等人對周昌確實有些敬畏,讓他保護趙王,應可無虞,於是任周昌為趙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