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一個宮妃的命運(5)(1 / 3)

藺簫雖然做這個任務,可她並不同情戚夫人,因為戚夫人被呂後收拾都是自己找的,隻是因為她的野心太大,仗著劉邦這個靠山就瘋狂的要搶奪劉盈的儲君之位,呂後要是能容得下她,那就真是白癡了。

戚夫人也就是拿著呂後當了一個村婦,棄婦來對待的,認為呂後沒有劉邦的後盾,怎麼也是鬥不過她。

如果戚夫人的兒子要是能夠當上太子,劉邦一死就是劉如意的皇帝,不知道戚夫人會怎麼對待呂後母子?後世人都看戚姬可憐,對於宮鬥朝政的爭鬥,沒有可憐與狠毒之別。

朝爭宮鬥就是你死我活,哪有妥協的。

雖說如果呂後仁慈一點,這樣史書上就不會有毒婦的罵名,但這對於當時的呂後又有什麼用呢?

除了這個虛名,呂後卻要自己慘死,護不住自己的兒女和地位,隻有後世的憐憫,值得嗎?

其實劉邦的嬪妃不僅僅隻有戚夫人,而其他嬪妃呂後基本沒有過多的幹涉,隻是戚夫人看見自己有劉邦護著就為非作歹,處處與呂後作對。

看來呂後後是一個大度容人的古代女子,自己在除軍中受盡苦楚,戚姬卻跟在劉邦身邊享福,戚姬還是那樣目中無人,竟敢欺負劉盈。

自己的兒子叫什麼如意,你們怎麼那樣如意?呂後就是一個封建製度下被束縛了手腳的女子,如果是現代女子怎麼會能夠容得下劉邦的那些個女?

而且當初呂後也沒有把她做成人彘的想法,隻是她自不量力,不服輸還要繼續鬥,表示自己還有兒子,這不剛好提醒呂後要斬草除根嗎?

接著就讓劉邦讓太子去戰場上打仗,而且劉邦也妥協了,讓英布帶著太子上戰場。

在呂後有一次苦苦哀求後才作廢。

戚夫人對呂後做的遠不止如此,若不是呂後在群臣之中的威望較高和同樣心狠手辣,那麼下場就可能自己後位被奪,女兒遠嫁,兒子戰死了。

劉邦這個人太不著調,是個忘恩負義的小人,重色、沒有一點兒親情。

純粹的一個白眼狼,根本沒有記呂後對他做的貢獻。

就劉邦的為人,呂後就應該恨死劉邦的那些個女人,劉邦死後就該一個個都除掉。

對於強盜一樣的戚姬怎麼整治也不過分。

藺簫是特別同情呂後的,在楚軍中呂後還要伺候劉邦的爹,為他盡孝他就沒有領情,得了一個戚姬,就忘記了原配,不記呂後的一點兒好。

劉邦這個好色之徒,竟然要廢掉太子劉盈,改換劉如意,劉如意一個小毛孩子,看出來什麼有出息了。

既然是個有出息的人怎麼就不懂仁義道德,不懂長幼之序,戚姬要奪劉盈儲位,劉如意怎麼能不知道。

像戚姬這樣好搶奪的女人,肯定從兒子記事就在教授怎麼搶奪別人的東西。

總之戚姬幹的事比這些還要多,怎麼現代人不是西漢人,藺簫到了西漢,就是徹底知道了戚姬對呂後母子做的事,簡直是罄竹難書,後世人隻記結果,沒有人懂得過程和原因。

眾口鑠金,隻要一個史官記載了一句話,就會被後世人將螞蟻變成大象。

恨意會讓一個人瘋狂,呂後也是氣急了,能不拿戚姬出氣嗎?到了那個份上戚姬還是不服,和呂後叫陣。

說的人們怎麼怎麼同情戚姬,呂後不在的時候戚姬怎麼怎麼對劉盈好過。

一個想奪劉盈儲位給自己兒子的戚姬,會對劉盈好?後媽有幾個對後兒子好的?

戚姬可能早就想把劉盈弄死,太子之位就會成為自己兒子的,從她生了兒子的一刻就起了貪念,可不是一天才能醞釀出來的枕邊風。

劉邦就讓聽信一個妖姬的蠱惑直言,廢棄發妻的兒子立妖姬的兒子。

曆史上有名的美女都有著悲慘的命運,其中死的最慘的莫過於劉邦的第二夫人戚夫人了。

戚夫人自恃美貌,卻怎麼都鬥不過心狠手辣的呂雉。

在中國曆史上,自恃美貌,橫挑強敵,死得最慘的美女當屬西漢劉邦的妃子戚夫人。戚夫人是劉邦在最落魄的時候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