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婚禮(3 / 3)

姐姐深深地看著我,似乎要看到我的心裏去。自她出嫁,與家中多半是書信往來,母親去世匆忙而意外,她因未能及時趕回京照拂家中而多次自責。如今我們都已嫁為人婦,不再是自家府中肆意天真跳脫的少女,正所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姐夫家中........待你可好?”

“他........待你可好?

我們兩人幾乎同時脫口,可見心中所係均是如此,不禁相視而笑,也一掃剛剛的悲憫氣氛。

姐姐拉著我的手坐下,緩緩道:”這些年皇上看重曹李兩家,胡家和李氏之前也是姻親又多受其提攜,估計過不了多久,公公就能升任蘇州知府了。長輩身體都還好,也不大要我費心。隻是身為正室一直無所出,他為此拗不過父母催促........現已.........納了一房小妾。不過這也是女子的命,沒什麼好抱怨的。“她神情看似淡漠,我卻覺得是在掩飾傷心。

”姐.........“想到王府中的福晉侍妾,一時語塞,也不知該如何安慰她。

”雲兒,你自幼便頑皮淘氣,連爹娘都管不住你。不過這次見,感覺卻比以往成熟穩重多了。他究竟待你怎樣?嫡福晉和其他人呢?可有為難之處?王府中有沒有特別不習慣的地方?“

”這麼多問題,你讓我先答哪一個嘛........“耍賴蒙混過關這著以前也是百試不爽。她見我有意玩笑閃躲,立時鳳眼圓睜,麵起嗔怒之色,轉瞬又用手帕拭了拭眼角:”娘都不在了,你還不和我說說體己話........“

”好嘛,我怕了你還不成..........“我扳過她的手,笑著晃了晃。

”胤禛他........真的對我很好,非常好。這幾日,我們幾乎天天都在一起。我看他平日對下人也是不苟言笑,王府中應是管教甚嚴,不敢輕易微詞。福晉待人也謙和有禮,還不曾有任何為難。倒是王爺的生母德妃娘娘,好像怎麼看都像是隔了一層似的。“

”嗯.,這個倒是有些緣故的,我以前聽父親和母親說起過.........雲兒,雖說你是新婦入府,但這也算是專房之寵了。你年紀尚輕又是最晚入府,定要牢記,切不可恃寵而驕。況且這樣的夫君,不可能僅屬於你一人,別說是皇親貴戚,就是尋常人家也是不能夠。你要多多‘舍得’才好,知道麼?“

”我明白的,姐,放心吧.........“

“還有件事.......”她有些欲言又止,”你現在的身份........不能輕易回府,父親一人要守著這空蕩蕩的宅子........你知道爹娘其實都更習慣南方的天氣,我已和大哥二哥商量過,今冬就先接他去蘇州休養。二哥近日也要回京述職,到時會一同派人送他過去........“

我默然悵惘。自母親過世後,這是我一直不願去想的問題。父親年事已高,身邊應有家人陪伴照顧,我曉得這是姐姐和兄長最為妥帖的安排,可這偌大的北京城,終究還是隻剩我一人.......

”雲兒..........“姐姐輕輕地喚著,我這才回過神來,起坐向她盈盈附身道:

”那爹爹就麻煩姐姐照拂了,請多代小妹盡孝於前..........“

”快起來,你這是做什麼呢.........“姐姐忙來扶我。

”可知二哥什麼時候回京?“

”你呀,你這幾日是忙暈了吧,二哥估計早就捎信給王爺了........最遲年前,最快也要下個月..........“

我一時無語。其實,有心回避倒是真。我何嚐不知二哥和胤禛的私下來往,嫁入王府雖為皇上賜婚,當中的利害關係任誰也能感覺得到。二哥年紀輕輕就由內閣學士升至巡撫,又迎娶了內大臣明珠之子納蘭性德的獨女,到任後幾次受到康熙的讚揚、賞識和破格提拔,這些年當然有他自己的努力奮進和不可忽視的能力,但若朝中無人舉薦,又怎麼會有讓人羨慕或嫉妒的平步青雲?每每想到這一層,心中的不安會隱隱擴大,更不想去探究其中的緣由和秘密。如我所期望的“歲月靜好,琴瑟和鳴”般的日子,真的存在麼?這一份簡單的願望,現在看來,似乎是觸手可得,又好像遙不可及。

新婚的頭一個月,胤禛晚上大多留在倚雲軒,常常是天沒亮就去上朝,我醒來後已不見他的人影。自幼懶惰習慣了晚起,前幾年母親去世後又常常失眠。不過既已嫁為人婦,也要順應府裏的規矩,我的作息也不能不跟著調整過來,胤禛出門後,便每日照例給嫡福晉去請安。王府雖好,但畢竟初來乍到,還需要適應。

實在閑得無事時,便想著能否去胤禛的書房裏挑些來看。正巧這日借著請安,略試探了福晉的口風,原來胤禛的書房府裏女眷皆不能擅自進出,更何況書房裏的書浩如煙海,沒有胤禛的吩咐,誰也不敢擅動。本想著等哪天他高興時再施以“軟磨硬泡”,看看能不能格外“破個例”,誰知那****留心提起,他倒未言不妥,便讓高無庸手下的人去拿些送到我房裏來。

不過還真是失策,我也未曾想過這小廝的“挑選準則”,大約胤禛常讀的書籍也不敢隨意取動,倒給我拿了《詩經》《楚辭》還有《論語》等幾本過來。這些書開蒙時就已讀過了,但日子總歸是清閑,有空便捧了來看。雖說聖人教誨應時時銘記,但我既無心揣摩天下之道,又毋須科舉應試,再加上好多內容也忘得七七八八,便也可趁此溫故知新,不過翻讀幾遍之後,就有些倦了。好在月榮、月華見我無聊,便又讓人添置了些文房四寶,每日看書看得悶了,可臨帖練字,打發時光。

有時,晚上會格外期待能與胤禛一起用膳,說說話聊聊天。也許,普天下初初嫁為人婦的女子,心底都生出過這麼一個念想,至少有一個人可以陪著自己,就像世間所有最平凡的男女一般,能有平靜而幸福的一刻——也就不過是個念想而已,嫁入天底下最尊貴的皇室,外表看著風光無限,榮華富貴應有盡有,別無他求........但是受寵或冷落,在這樣的府邸中,似乎都不是什麼新鮮事情,看看詩中描寫後宮女子的詩句就大約知道了,正可謂:

淚盡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

康熙五十一年,秋末冬初。

十一月末,朝堂上突然被一個巨大的消息,搞得人心浮動。這是自新婚以來頭一次,我接連好幾天沒見到胤禛的人影兒。後來實在忍不住,才從福晉處探聽得知了消息,原來是據鎮國公景熙上奏,有跡象顯示皇太子竟然罔置康熙的教誨和警示,“私下結黨會飲”,而參與會飲者約有一二十人,除去步軍統領托合齊、都統鄂善、刑部尚書齊世武、兵部尚書耿額等大人外,多為八旗都統、副都統等武職人員。康熙看到奏折後震驚不已,立時召集群臣相議,對此非常重視,下令先由三阿哥胤祉負責調查,如果確如所奏,再交由刑部詳審。

自從上次“不得已”複立太子後,康熙冷眼看著胤礽的資質和表現其實根本無法達到他的期望,而此次參與會飲者的人多為武職,手握一定的軍事權力。特別是步軍統領一職,有如京城衛戌司令,直接負責保證皇帝的人身安全。康熙素來厭惡皇子之間和朝臣私下結黨,曾為此嚴懲過內大臣索額圖和明珠等人,此次胤礽違逆聖意而孤行,必然離招致禍端,不遠矣。

景熙王爺本為安親王嶽樂的第十七子,也是八阿哥胤禩的嫡福晉郭洛羅氏的舅舅,封奉恩鎮國公。而八阿哥一眾人等早就自成一黨,素來擁戴胤禩,位於太子的對立麵。當然,他們同樣也視支持過太子為儲君的胤禛為”勁敵“,這一次,胤禛能夠幸運地”清者自清“嗎?

想到此,我不禁深深擔心起來。胤禛雖一貫獨來獨往也未明顯傾向過任何一方,但他向來對康熙十分恭順,也正因如此才會支持曾被認定的太子,是最合適的繼位人選。這麼多年明裏暗裏的爭鬥,和八阿哥他們估計早就水火不容。一旦太子失勢、獲罪,他是否會受到責罰或牽連?

嫁入王府後,僅僅幾個月而已,我就體會到滿腹愁思、彷徨恐懼的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