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定親(1 / 3)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鬟心隻鳳翹。

待將低喚,直為凝情恐人見。欲訴幽懷,轉過回闌叩玉釵。

——納蘭性德《減字木蘭花·相逢不語》

康熙四十八年,八月,中秋。

如二哥所料,沒有任何疑問地,我順利進入了秀女複選名單。入秋之後,天氣驟然轉涼。母親自來京後就不甚習慣這裏幹燥而嚴寒的漫長冬季,每每秋冬交替之時,總因咳疾複犯而需靜心修養多日。今年,自她開始臥病,一整日裏的大半時間,我都和月榮、月華在房裏陪她說話,或給她讀詩講詞,或聊天解悶。有時怕她心煩,便拿了繡屏坐在她床前靜靜陪著,她看到我皺著眉頭落針時,不免又是微笑又是歎氣。

十月,康熙決意複立太子,祭告天地、宗廟、社稷。祭文稱胤礽之前忽患暴戾狂易之疾,故予廢退,“當有此大事之時,性**惡之徒因而各庇奸黨,借端構釁,臣覺其日後必成亂階,隨不時究察,窮極始末,後乃確得病源,亟為除治,幸賴皇天眷佑,平複如初。”並以內閣大學士溫達、李光地等為使,持節授皇子胤礽冊寶,複立二阿哥為太子。

群臣朝賀,聖心大悅,遂逐一加封諸皇子。封三阿哥胤祉為和碩誠親王、五阿哥胤祺為和碩恒親王,十阿哥、十二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等人均加封為貝子。而年僅31歲的四阿哥胤禛,被封為和碩雍親王。

每年秋天,康熙都會去塞外圍獵秋彌,也需借此機會與蒙古諸部落王族會見議事。被加封為親王的胤禛因之前在“太子事件”中處理恰當、德行穩重而更受到康熙信任,命其在京城內代康熙發布行令。

北方的冬天總會早早的隨著第一場雪的降臨而到來。從小長在南方的我,十分偏愛這種純粹的雪白之景,每日守在窗前看雪,幾乎成了固定的節目,雷打不動。

一日晌午,從母親房裏回來,正支著下巴對著窗外紛紛揚揚的大雪發呆,月華突然氣喘籲籲的跑進來,上氣不接下氣地說:“二、二小姐,他、他來了…….”我詫異地回頭看著她,忍不住取笑道:“你這是被追著討債還是看見皇上了,急成這個樣子?”月華被我揶揄地臉紅,“要緊張也是小姐緊張,與我又有什麼相幹?人家是為你著想呢,沒準兒以後這位王爺就是您的夫君也不一定!”

原來如此,該來的終於來了。雖說複選之後一直是待在家裏等消息,但從二哥言辭中透露的意思看,胤禛應已去請旨,嫁入雍親王府之事基本已成定局,現隻待康熙下詔。不應辜負二哥的有心安排,我對未來的夫君似乎也該多些了解才是。想到這裏,慢條斯理的起身整理下桃紅鑲金滾邊夾襖和衣裙,轉身對月榮笑道:“幫把我那件兔毛鬥篷和紅狐圍脖拿來,雪景正好,陪我一起去園子裏走走罷。”

從晨起就開始飄灑的雪,越來越大,此時地上已有寸許厚。我享受地踏著鬆軟的雪,放空思慮慢悠悠地踱著。繞過園中亭時不禁眼前一亮,隻見亭子四周竟有幾支紅梅傲然怒放開的正好,俏麗的顏色煞是顯眼。

今年的除夕已過,此刻雖然落雪卻也不覺得十分寒冷,索性在亭子裏坐下,靜心觀賞。曉得我脾氣的月榮悄悄侍立一旁,遠遠地不敢打擾。從亭子裏看過去,裏麵略暗的光線淡淡襯著外麵梅花的明麗,雪花的清新味道和梅香氣息陣陣襲來,閉上眼睛,浮動的香氣越發濃鬱。

遙想也許明年此時,人已身處別家府苑,王府或是皇宮,對我來講或無本質區別。我懷念的,是能隨心而為沒有約束的自由日子,但是若嫁為人婦,就意味著將和這一切的一切,徹底告別。沮喪惆悵中不免歎了幾口氣,又想到李義山的詩,驀地忘形脫口吟了出來:

“匝路亭亭豔,非時嫋嫋香。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身後響起另一個有些熟悉的低沉聲音。我回眸抬眼,看見雪中那張不容易讓人忘記的蒼白麵色,此刻身穿藏藍風毛燙金鬥篷、撐黑色油麵竹傘的胤禛——還是和以前一樣,平靜無漪的麵容,看不出悲喜。

“喜愛梅花?怎麼看得如此入神。”

我從容起身,正欲俯身行禮卻被他抬手止住,“不必了,本是有東西來送,略坐一會兒就走,與你兄長還有事相商。”以前偶爾聽父親說到康熙一向不喜阿哥與朝臣援結朋黨,此刻他對我倒是不甚避嫌,看著我有些琢磨而疑惑的眼神,他的眉毛略挑,嘴角似扯出一絲自嘲的笑容:“難不成你是介意......”還未從他笑中緩過神的我不禁略紅了臉,趕緊道:“謹雲哪兒敢,王爺快請進來罷,外麵雪緊的很。”

他上前幾步跨入亭中,收起竹傘,側頭抖落衣襟上的零星雪花,對著仍在發呆的我又是微微一笑。剛剛從失魂落魄中“回魂”的我被徹底擊中了。我一直以為胤禛也許不會笑,沒想到其實他笑起來倒很好看。隻是他的笑容裏,似乎又摻雜著一種說不清是苦澀還是悲傷的神態,讓人憐惜,也讓人心痛。

這一年,太子廢而複立,饒是我不關心朝堂政事,這些也是京城無人不曉的重磅消息。經此度,朝局也為之一變,諸阿哥勢力加強,各懷心事,對峙之勢較早先愈發畢露,奪嫡之心紛起。那麼胤禛呢,還是原來的他麼。我端詳著,想象著,在他波瀾不驚的麵龐上,找不到任何答案或謎底。

我模糊地想到,以前好像曾聽父兄多次談論,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自小感情要好,“趨侍庭闈,晨夕聚處“,遠勝於同母胞弟十四阿哥胤禎。胤祥幼時的算學多為胤禛從旁輔導,書法文詩等均工敏清新,亦成就不凡。每逢康熙秋荻圍獵或巡視江南,兩人均“形影相依”,隨駕扈從。

胤祥在一廢太子時曾被康熙囚禁,後雖釋放,但行動自由仍受限。當時二哥還曾擔心,皇上也同樣會對胤禛懷疑或斥責,好在康熙並沒有疑心,反而指定胤禛和三阿哥胤祉為這一事件的處理人。可這次太子在朝中的親信全麵“複蘇”,身為貝子的十三阿哥卻仍然被冷落,無緣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