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的10個特質
1精神狀態佳
2高投入狀態
3對工作、事業熱情
4對團隊有鼓動力
5極具創新行為和創造力
6喜愛變革
7富有行動力和活力
8個人的高效和高能量
9個人不一定在個性上鮮明,他可以張揚,也可以低調
10不是政治化的、頭腦過熱的、意氣用事的
創業者在領導組織的過程中,激情從哪裏來?如何在管理團隊時注入激情?由激情所引發的衝突和危機而導致領導力降低的風險,如何化解?如何維持激情,不讓激情喪失?這些是每個創業者渴望求解的問題。
對此,卓越的創業者不僅善於用激情來激勵自己,還善於調動和運用激情,將合夥人的工作積極性放大,使合夥人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業績。事實上,激情不僅是個人成就人生的基石,更是點燃合夥人潛力的火焰,也是整合企業活力的重要條件。對合夥人、項目團隊以及企業整體來說,對其進行激情管理是企業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也是激情管理最為本質的要素。管理理念隨著社會的前進而不斷完善和更新,落後的理念一定會不斷地被先進的理念取代。
對於我們每個人、每個團隊、每個企業,激情一直存在於我們的基因之中,隻不過激情是隱藏的火山,激情能夠培育、轉移、消失和重燃,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選擇對待激情的方法。在傳統的管理中,大多數專家認為,卓越的管理主要由技術、機製或規劃構成。當然這僅僅是認識到了事物的一方麵,其實在卓越的背後,還有更為深層次的因素--那就是激情,其中包括創業者的激情、合夥人的激情、團隊的激情和企業的激情。在這裏,我們先來看看達芙妮創始人張文儀如何把激情傳遞給他的團隊,並且把達芙妮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高峰。
當初隻是無心插柳,為了消化庫存,達芙妮女鞋打進內地內銷市場,沒想到一路走紅。張文儀是怎麼做到的?研究發現,那就是達芙妮老總張文儀把自己領導者的激情傳遞給他的團隊,從而獲得空前的成功。
世事難料,激情印證在達芙妮老總張文儀身上,是最貼切不過了。24年前,張文儀帶著5名工人,跟友人租了一間工廠,在中國台灣做女鞋外銷起家;13年前赴內地投資設廠;8年前為了消化庫存轉做內銷市場,自創品牌的達芙妮女鞋竟然一炮而紅,近5年連續榮登內地女鞋的第一品牌,年營業額6億元人民幣,每年生產的3000多萬雙女鞋在市場的占有率近兩成,幾乎內地每賣出5雙的高級女鞋中,就有1雙是出自張文儀永恩集團旗下的工廠(全內地共有6家工廠,員工2萬人,外銷代工的營業額也有10億)。
1988年來到福建莆田設廠的張文儀,就像首批搶灘內地的台商,大都是典型的小企業主老板,不堪中國台灣工資、土地成本日漸高漲的重負,紛紛將生產線轉移到內地,"反正訂單和原材料一樣是從國外來的,做的又是老本行,感覺就像將工廠從台中移到高雄,很快就做順手開始大量生產!"累的是生活條件的落後,張文儀還記得當時的飛機一周隻有兩班次,電話常常打不通,如今達芙妮的配送係統可以做到"今天賣掉的鞋,24小時內補齊","漂亮一百分、美麗不打折"的電視廣告深入全中國各地播放,連他自己都很驚訝內地這些年來經濟上的突飛猛進。
我們來回顧一下達芙妮的發展之路,1992年純粹是為了解決外銷庫存料的問題才轉做內銷市場,"真的是無心插柳,隻能說我們卡位得早、一開始廣告也打得凶、還有我們的鞋子真的很舒服又很時髦,'高貴不貴'的價格策略奏效!"
據了解,永恩集團剛進內地的投資不過1500萬元,達芙妮女鞋推出的第一年廣告預算就高達1000萬。因此說是"無心插柳",但其實也是"非常用心"在經營。譬如永恩的售後服務,強調3個月內保證"包修、包換、包退"的三包政策,就讓內地的消費者覺得很舒心。又例如女鞋的設計,非常重視每個省份女人腳型的調查:像北方人腳大、南方人腳小,一樣的馬靴,北京女客人要穿真牛皮、內襯毛絨重保暖,上海女人強調造型好看、後跟要高,氣溫懸殊也影響上貨時間。。。。。。
為了在女鞋市場上永遠保持領先,有著一定的質感和流線造型,永恩集團還特別自意大利請來設計師助陣;基本上,達芙妮的女鞋緊跟流行時尚,有著一定的品味,很像國外舶來品,但是價格上有點貴又不會太貴,顧及到愛美時髦女性的荷包,才會深深擄獲消費者的芳心。
為了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1996年,達芙妮從女鞋的批發商改為自己開店,如今直屬專賣店全內地約300多家(上海就有48家),各大商場百貨公司的專櫃有100多家,其餘則為買斷型的代理商,總計全國共有800多個行銷據點。張文儀分析自己開專賣店的好處是:"不會讓零售商控製住你,被人牽著鼻子走",以往的情形是年初生意好零售商會進貨,但是季末他們怕賣不完就不肯再進貨,許多庫存貨無法處理,銷售主導權完全在他人的手裏,"現在自己賣,價格可以完全由自己掌握。"
幾年內銷市場打拚下來,張文儀發現大城市雖然人口眾多,銷售量可觀,但相對房租也很貴,成本可觀,真正賺錢的反倒是二級的省會城市,例如一樣規模的專賣店在上海和蘇州,一年下來的營業額差不多,但是前者一年的房租大約140多萬人民幣,後者的房租才40多萬人民幣。
過去張文儀一直很羨慕美國最大的鞋子專賣店Payless,訂單一下就是100萬雙的大手筆,一年可以賣出上千萬雙鞋;為了達到量產的經濟規模,未來10年達芙妮的直營店預計要開到3000多家,"如果一家店一天能賣出50雙鞋,3000家就是15萬雙,一年不就能賣到5000萬雙和Payless相媲美?"
內地廣大的內銷市場,的確讓很多人在這裏美夢成真,但正如張文儀所提醒的,"這裏並不是遍地黃金,隻有靠激情、勤奮、本事和製度用心去經營才會成功。"他用"賭命"兩個字形容永恩集團的打拚精神,無論是台灣中國地區或內地幹部,每天早上6點40分就要起床,7點鍾開早餐會報,一直忙到晚上10點才能休息,"我們管理得很嚴,做不好就被解職。"
看上永恩集團內銷的本事,兩年前中國台灣地區真鍋咖啡主動找上門,目前雙方已在上海合夥開了13家連鎖店,連外地共有16家店,8成的店都已獲利。此外,耐吉運動鞋也將內地市場的銷售權簽給永恩集團,首家旗艦店已在2006年6月底開張。很明顯,張文儀未來的企圖心不隻是在女鞋市場裏稱霸,更想在運動鞋的通路上打下另一片天空。
事實證明,激情管理將成為管理最有效的理念,有更多的人和企業因為重燃了激情之火而成功。特別是隻有時刻擁有激情才是實現長期卓越的源泉,隻有具備勇氣和激情的人才能追求到卓越。曾有在全球企業中享有盛譽、在世界各地極度權威、全球最大的管理谘詢公司--麥肯錫在中國市場接連敗陣的分析和報道,一時間,關於"麥肯錫兵敗中國"的討論傳得沸沸揚揚。麥肯錫方法集中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管理技術、管理機製和管理規劃,但花大價錢請來的麥肯錫方法並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成功,在管理成功的背後應該還存在著更多的未被總結和發現的因素。激情就是被大多數人忽視的、屬於成功管理的本質性因素。
激情是企業的活力之源,無論是"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學大師之一、商界教皇、管理領袖中的領袖、後現代企業之父湯姆·彼得斯,日本著名跨國公司"鬆下電器"的創始人--被人稱為"經營之神"的鬆下幸之助,還是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他們都是激情的倡導者、實踐者。看一個組織有沒有激情,千萬不要隻看這個組織創業者的激情如何,關鍵要看合夥人的激情如何。許多的組織從最高領導到不同層麵的領導常常都不缺乏激情,因為他們是不同的既得利益者,但整個組織卻沒有活力和生機,通常是越到基層,激情越少,而且越被忽視。這種現象在許多企業表現得尤為突出,且已近乎為痼疾。因此,激發起合夥人的激情,學習研究和通過切實的努力逐步實施激情管理,已成為中國創業者迫在眉睫、必須認真加以解決的問題。如果不能從製度機製上以人為本地解決合夥人的激情問題,企業沒有活力,就會衰落;企業就不會高效運轉,難以在市場經濟激烈競爭中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