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情背後增加寬容度和提高個人溝通的能力。
--俞敏洪
事實上,在創業的路上,創業者與合夥人之間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分歧。如果解決不好這些問題,那將是一個巨大的危機,那麼如何才能解決這些棘手的問題呢?俞敏洪強調,解決這些棘手的問題答案隻有一個,就是溝通,溝通,再溝通,因為創業者未必是樣樣都很專業的專才,但至少應該是樣樣都熟悉的通才,否則,很難將一個初創企業管好。事實上,如果創業者對創業中某一專業領域一點也不懂,就很難與該領域的成員溝通,難以監督和檢查他們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有效溝通的前提是彼此能夠正確解析對方的信號。因為創業中需要的不僅是專業知識,更多的是協作和溝通能力,那些專業知識雖紮實,但不善於溝通情況、交流情感,處事死板、遇事不能應變的創業者肯定會遇到大麻煩。對於溝通的力量,俞敏洪深有體會,他在中央電視台《贏在中國》欄目點評時強調:"要想解決好創業者與合作夥伴之間的某些誤會,那就必須在創業的激情背後,增加創業者的寬容度,以及提高創業者個人溝通的能力。"對此,我們先來看看下麵這個小故事。
獅子和老虎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衝突,到最後,兩敗俱傷。
獅子快要斷氣的時候對老虎說:"如果不是你非要搶我的地盤,我們也不會弄成現在的樣子。"
老虎吃驚地說:"我從未想過要搶你的地盤,我一直以為是你要侵略我。"
毋庸置疑,在創業中,互相溝通是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有什麼話不要憋在肚子裏,多同創業團隊成員交流,讓別人多了解自己,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損失。俞敏洪坦言,要想創業成功,有很多工作都需要充分溝通。確立目標,達成共識需要溝通;明確職責,分工協作需要溝通;工作彙報,意見交流還離不開溝通。因為溝通障礙往往會造成多次返工,事倍功半,嚴重時會釀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導致創業失敗。下麵的故事說明的同樣還是這個道理。
一位教授精心準備一個重要會議上的演講,會議的規格之高、規模之大都是他平生第一次遇到的。全家都為教授的這一次露臉而激動,為此,教授夫人專門為他選購了一身西裝。晚飯時,教授夫人問西裝合不合身,教授說上身很好,褲腿長了那麼兩厘米,倒是能穿,影響不大。
晚上教授早早就睡了。教授的母親卻睡不著,琢磨著兒子這麼隆重的演講,西褲長了怎麼能行,反正人老了也沒瞌睡,就翻身下床,把西裝的褲腿剪掉兩厘米,縫好燙平,然後安心地入睡了。早上五點半,教授夫人醒了,因為家有大事,所以起來比往常早些,想起丈夫西褲的事,心想時間還來得及,便拿來西褲又剪掉兩厘米,縫好燙平,愜意地去做早餐了。一會兒,女兒也早早起床了,看媽媽的早餐還沒有做好,就想起爸爸西褲的事情,尋思自己也能為爸爸做點事情了,便拿來西褲,再剪短兩厘米,縫好燙平。。。。。。這個褲子還能穿嗎?答案當然是不能穿。
從上述這個故事中我們不難理解,由於故事中的主人公們溝通不到位,付出了3倍的勞動得到的結果卻是廢了一條褲子。究其原因,首先是教授沒有明確目標和分工--褲子要不要剪短,由誰來剪斷,其次是母親、妻子、女兒在行動之前沒有征詢家庭其他成員的意見,造成吃力不討好的結局,所以溝而不通,費時誤工。這種情況在創業中也非常多見,由於缺乏溝通,生產的產品與客戶的需求發生偏差,造成大量的返工和浪費;由於缺乏溝通,衝突不斷出現,造成客戶和初創企業矛盾重重,初創企業內部凝聚力下降,甚至關鍵人物拂袖離去。
夏小飛與同學小梁聊天時,得知小梁家在江蘇吳江,父母做化纖麵料生意。吳江是中國化纖麵料的重要生產基地,許多上海的客戶都到那裏進貨。夏小飛靈機一動,"如果在上海做化纖麵料的中介生意,一定能賺錢。"兩人談得投機,便開始規劃起創業的具體細節來:夏小飛紮根上海,尋找客戶、承接訂單;小梁長駐吳江,負責解決供貨渠道問題。小梁說,創業前期所需的資金可以請他的父母幫助解決。
2002年春節前,他們在世貿商城找到了一個30平方米的展廳,房租每月4100元,加上電費、電話費和日常開支,月支出在八九千元左右。前期固定資產投資和小裝修需要2萬元。夏小飛把自己僅有的5000元都拿了出來,大部分投資靠小梁家裏支援。他們初步確定,如果業務發展順利,到年底,兩個人的股權三七分配。想好了新公司的名稱,但他們沒急著注冊,暫時打著小梁父親在吳江注冊的公司的牌子。小梁的父母答應支持他們一年,公司所需的費用,每月結算後找小梁的父親報銷。
春節過後,適逢世貿商城一年一度的麵料展示會。兩人都覺得機不可失,花4000元租了4平方米左右的展區,開始搭建展台。從收集布料到展覽布置,他們都自己動手。剛布置完,再看人家的展台,產品種類多達百種。小梁立即趕回吳江,又收集了幾十種布料,湊足100種,兩人心裏這才踏實起來。3天展覽會,真是熱鬧,每天都有上百個客商來展台前谘詢。夏小飛和小梁忙得不亦樂乎,名片發了幾百張,也收了幾百張,其中有海外訂貨商,也有本地的中間商。
展覽會一結束,他們就正式搬進了世貿商城開始創業生涯。夏小飛每天都很忙碌,他把展覽會上收集到的名片資料輸入計算機,做成數據庫。借著展會的後續效應,每天都有十幾個客戶打電話或上門找他們談業務。他又忙著收集客戶的需求,接收樣布,記錄樣布的規格、密度、材質等詳細數據,用最快的速度把資料郵寄到吳江,等小梁提供價格信息。與商城內競爭對手的產品相比,夏小飛認為他們提供的產品質量有保證、價格合理,應該具有競爭力。
匆忙地過了一個多月,夏小飛察覺到事情有些不對勁兒。每天都有客戶來谘詢,要求提供樣品或報價,但拿了他們的資料和報價後就很少再有回音。眼看著客戶們都像懸在半空中的氣球,看得見摸不著,沒一個落地簽訂單的,夏小飛開始著急起來。得知此事,小梁的父母幫他們分析了原因:在化纖麵料這個行業裏,國內外廠商和供應商之間的關係相對穩定。因此,產品質量好、價格低未必能爭取到客戶。我們是小公司,人家沒跟我們長時間打過交道,對我們產品質量或大規模供貨的實力不夠信任。夏小飛細想後,也看出了些原委。許多客戶向他們谘詢,並非真有訂貨意向。拿到他們的報價資料,如果比原來供貨商價格低,就有理由要求降價,如果低不了很多,一般不會輕易改變合作關係。
夏小飛也想過變被動等人上門為主動上門洽談,以增加跟客戶的直接溝通。他便試著到外麵跑過兩天,找服裝工廠,因為無的放矢,效果很差。他草擬了一個銷售計劃,並想招聘幾個業務員,但由於要增加投入,小梁的父母沒同意,隻好作罷。
兩個多月一晃就過去了,公司滴"米"未進,夏小飛心急如焚。"五一"前夕,事情突然有了轉機。一天,他接到湖北赤壁某外貿公司的傳真,說需要一種布料,如符合要求,可以簽下高達150多萬的訂貨合同。幾次的傳真和電話聯係後,對方約夏小飛去趟赤壁。夏小飛欣喜若狂--如果能做成這筆生意,起碼能掙30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