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大事都是急事慢做的。
--俞敏洪
研究發現,驚動世界上100%的大事都是采取"急事慢做"的方法完成的。那麼什麼是"急事慢做"呢?"急事慢做"就是指再急的事也要慢慢做才能做好。先澄清一下概念,這裏的"急事"不是指那些緊急突發事件,比如有一棵樹突然倒了,壓在路人身上,你若不迅速把樹挪開,那路人可能就沒命了。這裏所說的"急事"是指那些我們主觀上想要盡快完成,但實際上卻需要巨大的耐心和長時間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佛經裏也有類似的故事:有一隻毛毛蟲,夢想自己有一天能夠成為最大、最漂亮的蝴蝶,所以它拚命吃東西。但化蛹成蝶時,翅膀無法承載它超重的身體,最後掉落在地上摔死了。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呢,深究起來,也是因為沒有遵循急事慢做的原則。為什麼寶潔有那麼多子品牌?為什麼每個子品牌的銷路都不愁?在這些暢銷的背後是什麼?急事慢做。他們的市場調查起碼要做上好幾年,摸清楚消費者的習慣、生活的點滴等;為什麼說宜家在中國被評為最有潛力的投資品牌?因為它慢!有人批評說這是它發展受阻的瓶頸,恰恰相反,俞敏洪認為,是因為宜家穩紮穩打的作風,大量調查的結果才能保證每一家宜家都有著自己的特色、適合自己消費者的價格和服務。開店最快的家樂福卻因為企業本土化問題在進軍國際市場的路上困難重重,反家樂福的浪潮也是一浪接一浪。關於急事慢做,俞敏洪在中央電視台《贏在中國》欄目評點時強調:"世界上的大事都是急事慢做的。"因此,急事,一般都重要,要妥善處理,關乎前途命運,如求學、創業;慢做,講究質量,效果;注重過程、銜接、層次和遞進。
從1993年創辦新東方學校至今,整整15年,從最初自己拎著糨糊桶到電線杆上貼廣告,到如今新東方在北京繁華地段擁有了自己的集團大樓,俞敏洪和他的創業團隊曆經數次挫折和考驗,最終帶領這所民辦培訓學校頑強地生存了下來。新東方的成功,已成為中國民辦教育領域的一個"奇跡"。而對於中國民辦教育存在的問題,在這一行裏摸爬滾打多年的俞敏洪自然也感受頗多。
俞敏洪認為,中國民辦教育麵臨的最大難題首先是資金問題。在這點上,他的新東方無疑是幸運的--2007年9月,新東方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並與國際資本市場成功對接,獲得了更多新鮮"血液"的新東方,無疑能成長得更快。然而,國內大多數民營教育機構的融資渠道還十分狹窄,它們中的大多數每時每刻都麵臨著生存的危機。
從2003年9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在俞敏洪看來,雖然有了這個法,但相關政策的推進卻非常慢。此外,各種相關政策的出台並沒有對民辦教育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甚至是適得其反。例如,民辦學校教師的待遇和福利保障等問題。雖然政策上稱民辦學校可與公立學校享受同等的待遇,但實際上卻做不到。為此,民辦學校可能要花上幾倍的錢才能趕上公立學校。
在一次演講中,俞敏洪說:"這個世界上失去什麼都不可怕,唯一可怕的是失去你的心,失去你的勇氣。"而做教育,正是俞敏洪一生的願望和興趣。
如今,新東方的發展已經日漸平穩,俞敏洪也為自己的後半生樹立了一個新的目標:創建一所真正意義、非營利性的私立大學,讓貧困學生也能上得起大學。同時,俞敏洪強調,這所大學與新東方無關,完全是他個人的"理想產品"。
俞敏洪透露,他現在正在選址:占地麵積約500畝,硬件投入約8億元,北京昌平、懷柔、密雲是首選之地。按照他的初步構想,這是一所以經濟、法律、商學、哲學等專業為主的大學,招生對象主要麵向農村學生。
至於學校的運作模式,俞敏洪表示,由於這是一所非營利性的大學,因此他不打算怎麼收學費,主要靠資助、捐款和勤工儉學來幫助學生完成學業。
"這個大學主要靠企業家捐錢,他們的名字會被刻在牆上。"當然,俞敏洪自己就是第一個站出來捐錢的人。
對於國外著名的私立大學,如哈佛、耶魯等的成功經驗,俞敏洪早已仔細研究過,它們在資金來源上通常有幾方麵:第一是學生的學費,一般占到20%;第二主要靠企業家的捐款以及老校友的捐款;第三就是學校自身的資金運作。而這整個又必須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