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票號在這次戰亂中損失慘重,它們設在北京的分號不但銀子被劫掠一空,甚至連賬簿也被付之一炬。
沒有賬簿,山西商人就無從知道什麼人在票號裏存過銀子,更無法知道儲戶到底存了多少銀子。在這種情況下,山西票號原本可以向京城來的儲戶言明自己的難處,等總號重新清理賬目之後再做安排,這樣的要求可以說合情合理。因為來取銀子的難民剛剛經曆過京城的兵災,很多人甚至是親眼目睹了票號被劫掠的情況。但是,開中國銀行業之先河的日升昌票號沒有這麼做,以日升昌為首的所有山西票號都沒有這麼做。他們所做的是隻要儲戶拿出存銀的折子,不管銀兩數目多大,票號一律立刻兌現。
山西票號這樣做,無疑是承擔了巨大的風險,麵臨眾人的擠兌,再加上真假難辨,在這種局麵下,票號經營者稍有不慎,就可能使自己的生意陷入滅頂之災。
以日升昌和其他山西票號麵臨危難之時所表現出的膽識讓人讚歎。他們不惜以不計後果的舉措向世人昭示了信義在票號業中至高無上的地位。以義製利的古訓被晉商透徹地理解之後貫徹在實踐當中。日升昌清楚地看到,來山西票號擠兌銀兩的多是王公貴族,他們的行為屬迫不得已,是國難所致。不論時間長短,災難是會過去的。這些人在京城的政治和經濟實力都不容忽視,為此從長遠看,票號冒一定的風險,有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更多更大的機會。
以後的事實證明,日升昌的判斷是準確的。戰亂過後,當他們在北京的分號重新開業時,不但普通百姓紛紛將積蓄放心大膽地存入票號,甚至朝廷也將大筆的官銀交給票號彙兌、收存。
日升昌為首的山西票號在擠兌風波中,以甘冒風險的代價換來了名利雙收。以義製利的思想是明清山西商人的精神價值觀,"人所棄我則取之,人所去我則就之,而公之業益饒","與人相對而爭利,天下之至難也"。
大氣而開闊,不僅僅在於公司內部,對於用戶,對於競爭對手,對於投資者,對於業界,都是必要的。狹隘的鉤心鬥角和依靠彼此的得失算計無助於一個創業公司不斷成長、不斷創造全新的可能性。小老板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一定要大氣,大家在交往的過程中,無非是從諸如飯局、歌廳這樣的小事中去觀察你的為人處世,有誰願意與一個經常蹭飯局而從不買單的人打交道做生意!另外即使有生意做也要想著在利潤上多給別人1%~2%,如果一單生意正常情況下對方應拿10%的利潤,而你給對方12%,那下一次的生意那人一定會想到你;作為一個老板,你一定有一些別人不具備的技能,關心留意生意圈子裏的朋友們是否有這方麵困難和需求,隻要你知道了,不等別人開口主動幫助解決,對你來說隻是花了一點時間和精力,沒有其他的花費和開銷,這是一件最值得去做的好事,朋友們自然會心存感激,有機會他們一定會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報答的。雖然幫了別人,可在你心裏不要老是想著他什麼時候能報答你,這樣你在無形之中已經開始產生無形資產了,這種無形資產通過一段時間的累積,從量變到質變就能產生巨大的能量,這就是圈內朋友們認為的你的大氣,是值得相交的生意上的朋友。對此,俞敏洪告誡創業者,記住,好的東西都是開闊的,給自己,也給別人!創業是一個創造過程,不是一個零和遊戲。互聯網創業如此,軟件、硬件、通信等高科技各方麵的創業也是如此。讓那些公司政治留在傳統產業中,留在大企業中。一個有前景的創業公司,一個立誌於成為財富500強企業的有抱負者,必須簡單做人,簡單做事,在簡單中超越傳統優勢公司,在零重力中不斷升華自己。創業就是一個開拓藍海的過程,而不是一個需要彼此角鬥才能獲勝的紅海。事實上,剖析每一個創業非凡的成功故事,都會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