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新思想”的步驟
有人說:環境太平凡了,不能創造。平凡無過於一張白紙,八大山人揮筆畫他幾筆,便成為一幅名貴傑作。平凡也無過於一塊石頭,到了菲迪亞斯、米開朗基羅的手裏,可以成為不朽的塑像。
有人說:生活太單調了,不能創造。單調無過於坐監牢,但是就在監牢中產生了易經卜辭,產生了正氣歌,產生了蘇聯的國歌,產生了尼赫魯自傳。單調又無過於沙漠了,而雷賽布竟能在沙漠中造出蘇伊士運河,把地中海與紅海貫通起來。單調又無過於開肉包鋪子,而竟在這裏麵產生了平凡而偉大的平靜。
可見平凡單調,隻是懶惰者之遁辭。即已不平凡不單調了,又何須乎創造。我們是要在平凡中造出不平凡,在單調上造出不單調。
有人說:我是太無能了,不能創造。可是魯鈍的曾參,傳了孔子的道經;不識字的惠能傳了黃梅的教義。惠能說:“下下人有上上者。”我們豈可以自暴自棄呢!
有人說山窮山盡,走投無路,陷之絕境,等死而已,不能創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難之玄奘,畢竟取得佛經;糧水斷絕,眾叛親離之哥倫布,畢竟發現了美洲大陸;凍餓病三重壓迫之下,莫紮爾特寫下了安魂曲。絕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說:沒有勇氣,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氣探出來,走出來,造出來的。這隻是一半真理;當英雄無用武之地,他除了大無畏之斧還得有智慧之劍、金剛之信念與意誌,才能開出一條生路。古語說:窮則變,變則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樣變得通,要有大無畏之精神及金剛的信念與意誌,才變得出來。
所以可以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的人,讓我們至少走兩步退一步向著創造之路邁進吧!
那麼,怎麼才能進行“創造”呢?創造最重要的前提就是“產生新思想”。隻要你依循下麵的步驟,就一定能產生新思想。
最初的觀念
你有一個問題要解決或有一件事要做;你想找一個更好的工作;你的房子需要重新裝飾一下;你想把你們公司裏的廢料做成有用的副產品等等。這些都屬於最初的觀念。
準備階段
現在你要調查一下發展這個處在萌芽狀態的觀念的所有可能的方法。盡可能多地收集有關那方麵的資料,閱讀有關書籍,記筆記,和別人交談,提出問題。要善於接受新東西。這些都是開動我們想象力的跳板。
醞釀階段
這——階段應該讓你的潛意識活動起來。散散步,睡個午覺,洗個澡,做做其他的工作或消遣消遣,把問題留到以後再解決。如作家埃德娜·弗伯一次說過的:“一個故事,要在它自己的汁液裏慢慢燉上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成熟。”
開竅階段
這是創造過程的最高階段。腦子一下子明亮起來,一切東西都突然變得井井有條。查爾斯·達爾文一直在為進化理論收集材料,然後有一天,當他坐在馬車裏旅行時,這些材料都突然一下子融為一體了。達爾文寫道:“當解決問題的思想令人愉快地跳進我腦子裏的時候,我的馬車駛過的那塊地方我還記得清清楚楚。”開竅是創造過程中最令人興奮和愉快的階段。
核實階段
不管你的見識多麼高明,但開竅時得到的啟示可能是根本靠不住的。這時便要發揮理智和判斷的作用。你的預感或靈感都要經過邏輯推理加以肯定或否定。你要回過來盡可能客觀地看待你的設想。你征求別人的意見,對這出色的設想加以修正,使之趨於完善。而且經過核實,你往往會得出更新更好的見解。
用豐富的想象擴展思維
想象,是人腦在改造記憶表象的基礎上創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也是以往經驗中已經形成的暫時的聯係重新結合的過程。心理學家依據想象內容的新穎性、獨創性的不同,把想象分為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所謂再造想象,就是一個人依據一定的描寫、說明、圖案等在頭腦中形成有關事物的形象的過程。創造想象則是一個人按照自己的創見形成某種獨創性的想象的過程。二者都是人才的創造活動的極可寶貴的。心理品質。想象是創造活動的基礎和先導.是激勵創造活動,產生科學的假說的源泉。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黑格爾也斷言道:“如果談到本領,最傑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