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幸福生活的原則(3)(2 / 3)

這就是夏布成功的秘訣。但是,一般人是怎麼做的呢?正好相反,如果他們不喜歡一件事,必定對下屬大吼大叫;如果喜歡,就沉默不吭聲。就像俗語所說的:“好事無人知,壞事傳千裏。”

夏布還說道:“我曾經接觸過世界各地不同階層的人,我發現,不同社會地位、不同層次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在受到認可的情況下比在遭受指責的情形之下更能奮發工作,效果也更好。”

這也是安德魯·卡納基先生成功的主要原因。夏布指出,卡耐基經常公開稱讚別人,私底下也是如此。卡納基甚至在墓碑上也不會忘記恭維別人,他為自己所寫的墓誌銘是這樣的:“長眠於此地的人懂得在他的創業過程中起用比他自己更優秀的人。”

真誠的讚賞是約翰·洛克菲勒成功管理人事的首要秘訣。舉例來說,愛德華·貝德福特是洛克菲勒的合作夥伴。在南美的一次生意中,他使公司損失了100萬美元。洛克菲勒當然可以指責貝德福特,但是他並沒有這樣做,他知道貝德福特已經盡力了——再說事情已經發生並且過去了。所以,洛克菲勒另找其他的事稱讚貝德福特,說他節省了60%的投資金額。“這太好了,”洛克菲勒稱讚說,“我們並不能總是像巔峰時期那麼好。”

下麵這個個小故事雖屬虛構,但卻頗具現實性。

有個農婦在勞累了一天之後,為幹活的幾個男人準備了一大堆幹草當晚餐。憤怒的男人質問她是否發瘋了,農婦答道:“嘿,我怎麼知道你們會在意呢?20年來,我一直做飯給你們吃,你們從不吭聲,也從沒告訴我你們並不吃幹草啊!”

專家曾對離家出走的婦女做過細致的研究,結果發現她們出走的主要原因竟然皆是“沒有人領情”。或許,離家出走的男人也大概是一樣的理由。雖然我們也經常心裏感謝另一半所做的一切,卻從來沒有說出自己的感激之情。

有個朋友的妻子參加了一種自我訓練與提高的課程。回家後,她要先生列出6種能讓太太變得更加理想的事項。這位先生說道:

“這個要求真讓我吃驚。坦白地說,要我舉出6件事實再簡單不過了——天知道,我太太可是能列出上千個希望我變得更好的事項——但是,我沒有這麼做,我告訴她:‘讓我想想看,明天早上再告訴你。’”

“第二天早上,我起了個大早,打電話要花店送6朵紅玫瑰給我太太,並且附上紙條寫著:‘我想不出有哪6件事希望你改變,我就喜歡你現在的樣子。’”

“晚上下班的時候,你猜是誰等候在門口迎接我回家?沒錯,是我太太。她幾乎含著眼淚等著我回家。沒必要再說什麼了,我很高興沒照她的請求趁機批評一番。”

“星期天她再次去上課的時候,她把事情經過向別人講述出來,很多太太走過來告訴我:‘這真是我聽到過的最善解人意的事。’我也因此體會到讚賞的力量。”

佛羅倫茲·齊格飛是百老彙最有看頭的歌舞劇家,具有一項“使美國女孩增添光彩”的超絕能力。好幾回,他把原本沒有人願意多看一眼的平凡女孩,變成光彩照人、風情萬種的舞台明星。他深深知道讚美和信心的價值,常用殷勤、體貼的力量打動女士們的心,使她們相信自己確實美麗。他十分看重現實,把歌舞女郎的周薪由30美元升到175美元;他也很浪漫,首演之夜,必致電給主要明星,還送每個歌舞女郎一大束紅薔薇。

雇員6天不進食,我們一定會有犯罪感。但是,我們卻經常對家人或雇員6天、6星期、甚至60年都從不表示讚賞。這份精神鼓舞不是同食物一樣重要嗎?

我們關心子女親人、朋友,以至於雇員的身體健康,但卻很少注意他們的精神食糧是否充足。我們給他們牛肉、馬鈴薯,以使之補充體力,但是,卻忽略了感謝他們的言語。這樣的言語恰似晨星、美妙的音樂,永遠在他人的記憶深處歌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忽視的美德之一便是讚賞。有時候,兒女從學校帶回一份好成績單,我們忘了稱讚他們;當孩子們第一次烤了一個蛋糕或做了一個鳥籠,我們也忘了鼓勵他們。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注意和讚賞是最讓他們高興的。

下一次,你在餐館裏見到盤中漂亮的裝飾,不妨告訴廚師他們做得多好;當疲累的店員耐心地拿出貨物給你看時,也別忘了稱讚他們愛崗敬業。

每位演講者、公共發言人都知道,當他們傾其所有給聽眾,卻得不到熱烈的掌聲和洪亮的讚賞聲時,他們的內心非常非常失望。同樣的情形發生在辦公室、店鋪和工廠的員工,甚至我們的家人和朋友身上,他們也會有同樣的感受,甚至加倍難受。別忘了一點,在人際交往裏我們所接觸的是人,他們都渴望被人讚賞。給他人以歡樂,這是合情合理的一種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