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幸福生活的原則(3)(3 / 3)

在你每天的生活之旅中,別忘了為人間留下一點讚美的溫馨,這一點小火花會燃起友誼的火焰。當你再度來訪時,會驚奇地發現它會留下多麼美麗的痕跡。

傷害別人不僅不能改變他們,更不能鼓舞他們。下麵這則古老的格言,戴爾·卡耐基把它剪下來貼在鏡子上,每天都看它幾次:

“人的生命隻有一次,所以,任何能貢獻出來的好與善,我們都應現在就去做。不要遲緩,不要怠慢,因為你就活這麼一次。”

“我遇見的每一個人,或多或少是我的老師,因為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東西。”這句話是愛迪生說的,如果這話對他來講是正確的,對我們則更是如此。我們不要老是想著自己的成就、需要,而應盡量去發現他人的優點,然後,不是逢迎而是出自真誠地去讚賞他們。要“真誠、慷慨地讚美”,而人們也會把你的言語珍藏在記憶裏,終生不忘。

保持自己的本色

詹姆斯·高登·季爾基博士說:“保持自我本色的問題像人類曆史一樣古老,而且是全人類的問題。”很多精神,神經質心理方麵的問題,其隱藏的病因往往是他們不能保持自我本色,矯揉造作引起的。伊笛絲·阿爾雷德太太住在北卡羅來納州的艾爾山她的故事充公說明了這個道理。

“我從小就特別敏感而靦腆,我的身體一直很胖,而我的臉使我看起來比實際上還胖得多。我有一個很保守的母親,她認為隻有愚蠢的女孩才通過漂亮的衣服展示自己。她總是對我說:‘寬衣好穿,窄衣易破。’我的衣服總是寬寬大大、長可及膝。我從不參加任何聚會,自己也沒開過生日Party。上學後,我從不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動,甚至不上體育課。我非常地害羞,覺得我跟其他的人都‘不一樣’,完全不討人喜歡。”

“長大之後,我嫁給一個比我年長好幾歲的男人,可是我並沒有改變。我丈夫一家人都很好,也充滿了自信。他們希望能改變我的性格,但我卻辦不到。他們為了使我開朗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隻是令我更退縮到我的殼裏去。我變得緊張不安,躲開了所有的朋友,甚至恐懼到害怕門鈴響的地步。我知道我是一個失敗者,又怕我的丈夫會發現這一點。所以每次我們出現在公共場合的時候,我都假裝很開心,結果常常做得太虛假而讓人遠遠避開。事後我會為此而難過好幾天。久而久之,不開心的事情越來越多,使我覺得再活下去也沒有什麼意思了,我開始想自殺。”

那麼,是什麼改變了這個幾乎自殺的女人呢?

阿爾雷德太太說:“後來,我的婆婆隨口說出的一句話,改變了我的整個生活。有一天,我的婆婆正在談她怎麼教養她的幾個孩子,她說:‘不管事情怎麼樣,我總會要求他們保持自我本色。’‘保持自我本色’這句話在我的耳畔不斷轟鳴。在這一刹那間,我突然發現了我苦惱的根源,那就是我一直試圖讓自己適合於一個並不適合我的模式。”

“一夜之間我開竅了。我開始保持自我本色。我試著研究我自己的個性,試著發掘我究竟是個怎樣的人,我研究我的優點,研究色彩和服飾的關係,盡量按照我的身材和個性去采購衣服。我主動地去交朋友,我參加了一個社團組織——起先是一個很小的社團——他們讓我參加活動。開始我很害怕,但我每一次發言,就增加了一點勇氣。過了一段時間,我就感到非常的快樂,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在教養我自己的孩子時,我也以自己以前的痛苦生活為鏡子,鼓勵他們遵循自然,‘保持自我本色’。”

安吉羅·帕屈在幼兒教育方麵,曾寫過13本書,和數以千計的文章,他說:“沒有人比那些想做其他人——除他自己以外的其他人,更痛苦的了。”

這種異想天開的想法,在好萊塢尤其流行。山姆·伍德是好萊塢最知名的導演之一。他說在他啟發一些年輕的演員時,所碰到的最頭痛的問題,就是要讓他們保持自己的本色。他們都想做二流的拉娜·特勒斯,或者是三流的克拉克·蓋搏。“觀眾已經嚐過那種味道了,”山姆·伍德不停地告誡他們,“他們現在需要點新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