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幸福生活的原則(3)(1 / 3)

是的,狄令格和洛克菲勒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他們采用了不一樣的方法,讓自己感到“深具重要性”。

曆史上這類例子還有很多。就連喬治·華盛頓也喜歡人家稱呼他“美國總統閣下”;哥倫布要求女王賜予“艦隊總司令”的頭銜;凱瑟琳女皇拒絕接收沒有注明“女皇陛下”的信函;林肯夫人在白宮的時候,有一次對格蘭特夫人咆哮道:“沒有我的邀請,你居然敢出現在我的麵前!”

1928年,好幾個百萬富翁資助拜爾德將軍到南極大陸探險,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於那些凍封的山嶺將會用他們的名字命名。作家雨果最熱衷的莫過於希望有朝一日巴黎能改名為雨果市。甚至連著名的莎士比亞也不遺餘力地為自己的家族獲得一枚象征性榮譽徽章。

也有人用病弱來求取別人的注意和同情,而讓自己顯得重要。例如,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麥肯利的夫人,經常要求丈夫不理國家大事,隻留在房裏陪她,撫慰她入睡。有一次,因為修補牙齒,她堅持要丈夫留下來陪她。後來因為總統先生與國務卿海·約翰有約,不得不離開,夫人還為此狠狠地發了一回脾氣。

有些專家指出,人的精神異常,是想在幻覺中尋求肯定自己的重要性;這在殘酷的現實生活中是得不到的。全美國因精神疾病導致的傷害,比其他疾病的總和還多。

精神失常的原因是什麼?沒有人可以回答這個大問題。但是,我們知道有些疾病,比如梅毒,會損及腦細胞而造成精神異常。事實上,半數的精神疾病可歸咎於生理因素,諸如腦部障礙、酒精、毒素和外傷等。

但一個令人驚駭的事實是,另一半精神異常的人,腦部器官完全正常。根據死後的驗屍,假如把這些人的腦部組織放在顯微鏡下觀察,這些組織絕對和正常人的腦部組織一樣健康。那麼,使這些人精神異常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一家著名精神病院的主治醫師回答了這個問題。他極受推崇,也極具權威性。但是他很坦然地說,他不知道為什麼人會精神變得異常,沒有人能肯定地指出原因。但是這位醫師指出,很多人之所以精神失常,最重要的一點便是由於不能在現實生活中獲得“被肯定”的感覺,因而他們到另一種世界去尋求。他還給我講了一個例子:

“我的病人中有一位婦女,她的婚姻生活很不幸福。她所有的渴望就是得到丈夫的愛、性滿足、孩子和社會地位。但是,現實生活摧毀了她一切的希望。她的丈夫並不愛她,甚至不願同她一道吃飯,卻又要她把飯菜送到樓上房間讓他享用。她沒有孩子,沒有社會地位,於是她發瘋了。在她的想象世界裏,她與丈夫離了婚,恢複了本性。現在,她甚至想象自己同一位英國貴族結了婚,所以要大家稱她為史密斯夫人。”

“由於她渴望有孩子,所以,每天晚上她都想象自己有個小寶貝。每次我去看她的時候,她都說:‘醫生,我昨天生了個小寶貝。’”

現實生活一度摧毀了她的夢幻之船,但是,在另一個充滿陽光與神妙島嶼的世界裏,她的夢幻之舟又再度揚帆駛進快樂的港灣。

這是一場悲劇嗎?醫師曾向朋友表示:“假使我真能矯正她的病狀,我也不會去做的,因為她現在快樂多了。”

查理·夏布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的年收入超過百萬美元,這在全美也是屈指可數的。1921年,安德魯·卡納基獨具慧眼,提名夏布為新成立的“美國鋼鐵公司”第一任總裁。夏布當時剛38歲。後來他離開了“美國鋼鐵公司”,接管當時陷入困境的“貝氏拉罕鋼鐵公司”;經過他的重新部署,這家鋼鐵公司不久就成為了全美獲利最大的公司之一。

為什麼安德魯·卡納基每年要花100萬美元聘請夏布先生呢?這幾乎等於每天支付三千多美元。難道夏布先生確實是個了不起的天才?還是夏布先生對鋼鐵生產比他人知道得多?都不是。夏布先生告訴我,在他手下工作的很多人對鋼鐵製造其實都懂得比他多。

夏布說,他之所以獲得高薪,主要是因為他善於處理人事。我問他怎樣做到這一點,他跟我講了下麵這段話:

“我想,我天生具有引發人們熱情的能力。促使人將自身能力發展到極限的最好辦法,就是讚賞和鼓勵。來自長輩或上司的批評,最容易喪失一個人的誌氣。我從不批評他人,我相信獎勵是使人工作的原動力。所以,我喜歡讚美而討厭吹毛求疵。如果說我喜歡什麼,那就是真誠、慷慨地讚美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