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我曾經看過類似的書籍,得出在世界上所有人根本不可能以本我的形成存在的結論。關於這個,中國有句諺語說,“知人知麵不知心”,本我就是一種人們的潛意識,這種潛意識是人們自身的本質。當一個人說謊所表現出來的自我,與內在的本我所表現出來的完全不同時,潛意識會促使人的肢體做出相應的反應。
除此之外,調查員還可以借助一些虛張聲勢的道具,比如將錄像帶或者照片加入這種問訊方式中,問:“你說你不在現場,若我等一下放著錄影帶發現你在,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你想跟我賭一賭嗎?”
這個時候,嫌疑犯的心理會處於一種矛盾的狀態,是在思索如何協調自我與本我,思索該說實話還是繼續隱瞞下去。
這個時候,不妨讓嫌疑犯繼續思考下去,可以采取一種預先演練好的方式,如:將事先約好的調查員走進來打斷問訊的過程,要求和正在問訊的調查員談話。這個過程,就是在給嫌疑犯思考的機會。
幾分鍾後,調查員拿著錄影帶回來,加重語氣對嫌疑犯說,“趁我沒有播放帶子前,你最好趕緊承認,不然你的下場一定會很慘!”
這種虛張聲勢會徹底擊潰嫌疑犯的心理,會促使他們做出改變,改變繼續說謊的方式,轉而說出實話。因為他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在錄像帶裏。
這種方式對待一些狡猾的嫌疑犯,作用可能不會那麼明顯。但隻要運用得當,就能夠迫使嫌疑犯露出蛛絲馬跡,要記住:
一個再狡猾的人,隻要不是啞巴,他就會說話,通常會在一個有手段的調查員麵前軟化、降服,而這需要你在對方“無話可說”的時候,用手段去化解。
看眼睛說話
我曾經參與過一次凶殺案的調查,被害人被人以殘忍的手段殺害並拋屍。
根據走訪、取證,我們初步掌握了嫌疑犯的資料,依靠群眾的舉報線索,將嫌疑犯成功抓獲。
領導信任,將這件案子交給我,我感覺到肩上擔子的重要性。
認真地閱讀了卷宗,筆錄上記載著詳細的問訊資料,能夠看得出來,嫌疑犯很狡猾,先前的調查員問訊出來的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東西。依靠這些零碎的資料,我將案件發生的過程拚湊出來。
我查看了現場的照片,又特地跑到停屍房,讓同事從不同的角度拍攝了死者的照片。同時跑到受害人的父母家裏,拿到他們的兩張照片,同時又拿到了嫌疑犯父母的兩張照片。
在美接受培訓期間,我的教官曾經對我說過:
照片是一種非常有用的道具,是摧毀嫌疑犯心理防線的重要工具。
犯罪現場或者受害者的照片,或者是能夠刺激到嫌疑犯感情的照片都可以用作問訊的道具。這些照片通常有助於刺激嫌疑犯。
不管任何嫌疑犯,不管是多麼冷血的人,他的內心都會有軟肋,這個軟肋可能是他的妻子,父母或者是子女,隻要能夠抓住軟肋,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刺激到嫌疑犯的軟肋,嫌疑犯會出於自責而招供,他們要麼會要求將照片拿走,要麼對著照片流露真情,接下來會吐出實情。這是一種情感手段。
在一次問訊中,我拿出兩張照片放在嫌疑犯麵前,一張是他的父母,一張是受害人的父母。然後,我輕輕地說:“如果你現在能夠和他們說話,你會說什麼?”
他接下來說的話極具有價值,即便是一些不著邊際的話,隻要你細細分析,都能找到破綻,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道具,一定能發揮作用。
用“我們”套出同謀
有經驗的調查員最擅長對付有同夥的嫌疑犯。
在美學習刑事偵查期間,教官對我們說:
一座堅實的堡壘,最好的辦法是從它的內部攻破它!
麵臨一個狡猾的嫌疑犯,隻有比他更狡猾才能夠戰勝他,讓他把埋藏在心底的秘密說出來,套出他全部的秘密。
如果嫌疑犯有同謀,他的同謀就是最好的道具,隻要你利用得當,勝過任何道具。如果一個嫌疑犯在進入問訊室之前,先看到了他的同謀,不用說話,單單是同謀的出現就足以令他膽戰。他的頭腦裏已經開始思索,他的同謀到底會不會招供。原先在心理層麵建立起來的“堡壘”不得不重新構築,因為情況出現了變化,他甚至開始思考要不要和調查員合作,因為嫌疑犯想知道他的同謀是不是已經配合調查員調查,借以換取條件。
這種情況下,無論嫌疑犯是不是與你合作,僅僅是讓他的同謀出現,足以打亂他的心理防線,這已經使你故弄玄虛的招數增加可靠性。
利用嫌疑犯的同謀,還可以借助電話。在進入問訊室之前,讓他看到自己的同謀,在問訊的過程中,事先安排好一個電話打進來,讓嫌疑犯以為有新發現的線索,或者是同謀招供重要案情。當然,你需要讓嫌疑犯聽到這通神秘的電話。這樣,傳達出的信息就再一次打亂嫌疑犯的心理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