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進行實驗室的BNP檢測還是進行床旁的即時BNP檢測都需要醫院的組織,很少有關於兩種檢測方法的直接對比,有關這兩種檢測方法的對比正在進行,我們期待著結果出來。
中心實驗室提供的BNP檢測結果有非常精確的質量控製,但一般比較晚,大部分都不作為首選指標。目前,急性期進行治療時很少會參照BNP檢測的實驗室結果。然而,在急診病人,1小時以內的血BNP檢測結果對於治療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而床旁即時的BNP檢測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中心實驗室是不能在1小時以內給出BNP的檢測結果的,一般在24小時的基礎上才行,甚至,有的中心實驗室加上運送的時間要經過1天以後才能得出檢測結果(全血放在實驗室溫度中可以保存1天)。快速及時的、正確的檢測結果有些時候對病人來說可以說是生死攸關的。
床旁即時檢測因為能夠提供快速精確的檢測結果,可以及時調整治療,因而在心血管內科的應用日益增加。同時,床旁即時檢測也與心衰病人的現代管理和床旁監護相吻合。很明顯更多的病人便於跟蹤治療和觀察,這也是為何所有的調查執行或得出的結果都是單個病人的結果。
為了進一步證明BNP的床旁即時檢測對急診病人是非常有益的,急診把它作為一種特殊的檢測在病人當中進行觀察,也許能夠發現它為一種類似心超的檢測方法。但是床旁BNP檢測的可行性還是要根據當地的情況以及費用情況來決定。
關於門診病人的另一種看法是當病人來時能有BNP數據。這意味著能做檢測並且能很快得到結果。讓病人及早預約進行BNP檢測,讓臨床醫師在看到病人前就拿到他/她的信息,這點很重要。
歐洲專家在2003年心血管年會討論BNP的臨床應用時,曾在《歐洲心血管雜誌》上發表的文章中提出“非常重要的,在急診病人入院時立即進行一個單獨的、POCT的BNP檢測,能夠比其他的任何檢測方法更加精確地進行診斷,包括病史、物理檢查、常規的實驗室檢查、X線胸片和其他的回顧以及病史記錄。”
其實,床旁即時BNP檢測的臨床應用價值和需求我們可以從2004年美國專家在討論BNP臨床應用的ROUNDTABLEDISCUSSION(圓桌會議)的討論就可以看得出來。
以下是美國專家關於關於BNP討論中提到的POCT檢測法的摘錄:
Dr.Young:看起來BNP檢測在臨床/病理實驗室和病人床邊的檢測有重要的不同。Alan,你是怎麼從正反兩麵來看待它們的?
Dr.Maisel:兩年前在凡爾賽會談我們討論過這個問題,這次會談集中了全世界的BNP專家,Gary和我都參加了。大家一致認為中心實驗室的BNP檢測有嚴密的質量控製,如果每個檢測都希望非常精確的話則是優先的方法。我們現在也有很多實驗室化驗-一台Bayer、一台Abbort,最近還有來自於Biosite的BeckmanCoulter自動化驗平台。
但專家組也議定急診BNP檢測結果應該在采血1小時內得到,我們認為中心實驗室不可能這麼快,而床旁檢測可以。很多實驗室說他們可以在1小時內做好,但當你真的把血樣送過去時,他們可能出去午餐了,可能是做批處理,就不能馬上做了。大家一致認為1小時的時間限製決定了使用那一類檢測。
就我個人而言,我很幸運。我的心衰門診下午1∶00開始,我們在病人預約時讓他們早點過來,中午就開始抽血並做其他檢測,他們的血樣立即送到我們的床旁檢測實驗室,所以我看到病人時就可以看到BNP結果了。這真的很不錯,無論判斷病人是在向代償失調方向發展還是指導治療上都非常有用。在門診病人的處理中,床旁檢測當然可以讓BNP檢測更方便。
Dr.Francis:我讚同床旁檢測在急診部非常有用,但在我們門診執行會困難些。Alan說他的門診有床旁檢測實驗室很便利,但開業臨床醫師會認為這是不合理要求。你需要一個護士抽血,然後護士離開去做檢測,除非你有人力和時間去做,床旁檢測不是這麼容易做到的。
Dr.Young:急診部可能是BNP檢測最佳使用地點。我自己既做BNP的床旁檢測又做平台檢測,特別的是當我難以決定怎麼做時。當然需要有護士抽血、在門診用儀器做檢測。但是,是可以安排的,就象Alan的門診,病人早點來,然後花一到兩個小時就可以批處理樣本了。
我在危重病房也用到更多的床旁檢測,有時我們真的需要馬上知道BNP結果,沒時間等到第二天早上。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兩種都有所限製的技術。問題在於你需要知道兩種技術的可比性與不可比性,因為其結果會有些差異。
Dr.Maisel:社區的臨床醫師告訴我:“如果一個病人呼吸困難,我會做BNP檢測,直到兩天後我才能拿到結果。”像這種情況,特別是在郊區,如果你看到呼吸困難的病人,能夠馬上拿到BNP結果,你就可以立即決定是否要送病人去急診室還是請心髒科會診。
通過專家的討論,我們不難看出床旁即時BNP檢測的臨床應用價值。希望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在建立我們心血管疾病的“綠色通道”時能用床旁即時的BNP檢測我們增加我們的功效。(劉雍華胡大一)BNP在心血管疾病中對於診斷、預後、篩選、治療監測以及作為治療藥物的臨床應用方案在心衰領域近期最令人振奮的又一發現就是發現鈉尿肽係統,其促尿鈉排泄和血流動力學作用非常明確,從而對心髒結構和功能的調整具有多種功能。基於探索鈉尿肽係統廣泛參與體內的自我平衡、調節及調節反饋功能的研究已蓬勃發展,加上類似於床旁和中心實驗室BNP檢測技術的完善,以及應用重組B型鈉尿肽奈西利肽作為治療選項等技術的進步,和由此引起的其他方麵的關注的增多,鈉尿肽的臨床應用越來越得到重視。但是,已有的文獻仍對目前鈉尿肽的臨床應用缺乏科學的總結和評論;尤其是對鈉尿肽在診斷、預後、篩選、治療監測和治療效果等各個方麵的專業評論也不夠全麵,更為重要的是,進一步的總結和指導臨床的應用也做的很不夠。因而,基礎醫學、方法學和臨床醫學專家被召集起來,並在這些領域就有關鈉尿肽的臨床應用達成共同聲明如下。
“所謂疾病就是身體的協調性被中斷,並有內生傾向以自我恢複,內科醫生所能做的努力就是進行適當的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