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床旁檢驗簡介及床旁BNP檢測的應用價值(一)(1 / 3)

第一節POCT--檢驗醫學發展的新階段

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循證醫學的發展,尤其是循證實驗醫學,為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提供了客觀、科學的依據。這標誌著世界醫學曆史性的進步--從依靠問診、體征和憑經驗推斷的傳統醫學發展為依據客觀的形態、功能和物質變化來確立診斷的實驗醫學新模式。檢驗醫學作為實驗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及信息自動化技術的不斷滲入,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現已呈現明顯的“兩極”分化趨勢,即自動化和簡單化。

自動化是指為了消除人工操作誤差,提高工作效率並能降低人員費用,實驗室逐漸用自動機器取代人工操作。從20世紀50年代的火焰光度計、自動血球計數儀、多通道的化學分析儀到20世紀70年代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20世紀90年代的自動免疫分析儀。現在進入了第三代的發展--自動實驗室係統,將幾種自動設備連接起來形成模塊式的工作主台(modularityworkcell),將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後全部串聯成全實驗室自動化(totallaboratoryautomation,TLA)。

傳統的檢驗實現自動化以後在質量和速度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但由於步驟複雜、耗時耗力,仍難於解決傳統檢驗的弱點--時效性欠佳,即既要做到短時間反饋(shortturnaroundtime,STAT),又要做到與用複雜技術、大型設備的傳統方法測定的結果相一致。而POCT應運而生,用輕便的設備、簡單的操作、隨意的地點,即時快速的提供準確的報告,是一門全新的實驗技術,它的出現標誌著檢驗醫學發展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一、POCT發展史

床邊試驗(Bedsidetest)始於20世紀中期,1957年,Edmonds以幹化學紙片檢測血糖及尿糖,隨後Ames公司將其幹化學紙片法檢測項目擴大,並商品化,由於方法簡便快速,很快得到普遍應用。其後,間接血凝試驗、膠乳試驗、免疫層析試驗和生物傳感器技術等簡便、快速的方法相繼出現,均受到了病人、臨床醫師以及醫學檢測人員的青睞。雖然這些快速簡便的檢測方法,在學術界受到不同力量的支持和打壓,但在爭論中不斷的發展壯大。1995年美國將此類檢測方法命名為Pointofcaretesting(POCT),意義即在病人醫療現場,應用任何醫療措施所需進行的檢驗。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興起和檢測儀器的創新,蛋白芯片、血凝檢測技術亦正在加入此類檢測項目中,所占的比例亦日益增加,已引起國內外檢測醫學工作者關注和有關衛生行政管理者重視。

POCT在國外還有不少相關的名詞,如besidetesting(床邊檢測);nearpatienttesting,NPT(病人身邊檢測);physiciansofficetesting(醫師診所檢驗);homeusetesting(家用檢驗);extralaboratorytesting(檢驗科外的檢驗);decentralizedtesting(分散檢驗);offside、ancillaryandalternativesitetesting(非定點、輔助、變更點檢測)等,雖然名稱繁多,但都沒能全麵而正確的表述這一技術的內涵,在我國至今尚無規範的中文名詞,目前通常稱之為“床邊檢測”。事實上隨著醫學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POCT的使用更為便捷,應用範圍更廣,從最初檢測血糖、妊娠擴展到檢測血凝狀態、心肌損傷、心功能不全、酸堿平衡、感染性疾病和治療藥物濃度(TDM);使用的場所,從事故現場、家庭,延伸到了病房、門診、急診、監護室、手術室甚至海關、社區保健站、私人診所;應用的領域已從臨床擴展到食品衛生、環境保護、禁毒、法醫。因此“床邊檢測”這一中文譯名已不能反映其應用的特點。發展這一技術的初衷,綜觀它的諸多特性,最根本的是省去標本複雜的預處理程序,在采樣現場即刻進行分析,快速得到檢驗結果,所以它不僅是快,現場分析是其他檢驗方法無法實現的。有專家認為稱其為“即時檢驗”更為妥切。因為POCT不僅僅是檢測方法,而是包含著許多高新分析技術的一門學科,至少是檢驗醫學中一個重要分支。

二、POCT國內應用概況

以尿糖、血糖浸潤度紙快速簡便型為基礎,隨著技術的進步,逐步發展形成POCT體係,它包括幹化學、免疫層析、生物傳感器、間接血凝、生物芯片,膠乳以及全血血凝等檢測技術,共計檢測項目近260餘種。在臨床實驗診斷中應用的頻率亦不斷增加,據Biglrs報道,在美國的年增長率約為12%,銷量已達10億~70億美元,在我國的應用也日趨普遍。POCT正在悄悄的改變著檢驗醫學的傳統方法,盡管存在著一些負麵的觀點,但其發展迅速。

三、POCT的優勢

POCT為什麼會如此快速的發展?因為它把複雜的操作變為簡單;把複雜的設備變為輕便小巧;把需要幾小時甚至幾天的報告變成當即出結果,簡單、快速但結果仍然正確。別看這小小的設備、簡單的紙條、芯片,它有著巨大的技術含量!正是這巨大的技術含量,蘊藏著巨大的發展前景,正如信息技術一樣,POCT可視為檢驗高新技術的縮微。

POCT的主要優點就是可以迅速獲得可靠的檢驗結果,從而提高病人的臨床醫療效果。按美國NCCLSPOCT的AST2文件中的要求,“開展POCT是為病人能高效低價得到檢驗結果,離開這個目的,無必要做任何POCT”。檢測一般不需要中心實驗室的儀器設備,憑借它的易用性可能會成為診斷係統的一部分,在中心實驗室不能24小時覆蓋的區域起到重要作用。POCT無需繁瑣的標本收集處理,無需複雜的檢測過程,無需緩慢的結果傳送,能夠合理的提高醫療管理效率和高效的應用醫療資源,包括更少的檢查次數、更早的醫療處理以及減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治療、縮短病人就診和住院時間。診斷技術的進步,對疾病的認識以及治療水平的提高是POCT逐漸受人關注的主要原因,而財政方麵的壓力已成為次要因素。這些進步使一些疾病接近根除,使另外一些疾病得到盡早診斷和更好治療。POCT最大的效果體現在:

1。診療水平提高,患者負擔減輕及時為病人作診斷和進行治療,防止病情的惡化。如心肌損傷早期特異標誌物、藥物治療劑量的監測,以及用於抗凝治療和使用促纖溶藥物、抗血小板藥物時機體血液凝固狀態的監測等。同時由於臨床醫師或護師的參加,使臨床診療更為合理。尤其在監護病房,不僅提高了重症及急症的醫療水平,同時也減少了病人來院診療的次數與時間,從而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