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魔幻古堡(2 / 3)

又是風雲變幻100多年,蒙古人撤離了此地。

轉眼已是14世紀群雄並起的歐洲,在巍峨險峻的喀爾巴阡山脈腳下,匈牙利出了一位英明神武的國王拉約什一世,在他的領導下,匈牙利王國能與威尼斯一決雌雄,並傲視巴爾幹半島,那時的匈牙利,開疆拓土,國富兵強,如日中天。其中最威震八方的事跡,當屬拉約什一世代領匈牙利擊退了聲勢浩大、風馳草靡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入侵。

作為抵禦奧斯曼瘋狂擴張的橋頭堡,拉約什一世於1377年又在當年蒙古人摧毀的布朗城寨基礎上,用青石與牆磚,修築起了這座固若金湯的堅實要塞。這座時屬匈牙利布拉索夫的城堡最終於1382年落成,不但是抵禦外族入侵的牢固據點,而且也是司法中心,交通樞紐,是匈牙利王室在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榮耀象征。

1324年,布朗城堡附近有個叫瓦拉幾亞的地方,當地居民揭竿而起,擊敗奴役自己的匈牙利人後取得獨立,建立公國。

15世紀,瓦拉幾亞公國和布朗城堡一樣,成為歐洲抵禦奧爾土耳其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劍拔弩張。當時的瓦拉幾亞大公弗拉德二世以冷血、殘酷著稱,驍勇善戰,所向無敵。

早年的弗拉德二世加入了聖龍騎士團。騎士團成員大多數是歐洲邦國聲名顯赫的顯貴國君、世襲貴族以及驍勇之士。團章要求騎士們誓死捍衛十字架的神聖與尊嚴,同仇敵愾打擊教會的敵人,對抗奧斯曼土耳其的強勢入侵。團徽的標誌是一條盤踞在烈焰燃燒的十字架上首尾相連、背負長翼的龍。

從此以後,弗拉德二世就把騎士團的龍徽章繡在了衣服上,同時,他還用龍紋花邊作為鑄造貨幣的王室印記。

弗拉德二世的兒子,也就是瓦拉幾亞公國的王子弗拉德三世,有著非比尋常的童年,從小作為人質的他,在敵營奧斯曼帝國接受了良好而完備的伊斯蘭教育,但他沒有數典忘祖,始終將羅馬尼亞的血脈牢記於心。

1448年,弗拉德三世成為瓦拉幾亞大公,他將布朗城堡所在的布拉索夫市也聯合起來,一起並入了瓦拉幾亞公國。

登基之後的弗拉德三世馬上與曾經教育撫養他的土耳其反目成仇,布朗城堡成為弗拉德抗擊伊斯蘭帝國侵略的最前線。弗拉德三世繼承了他父親殘暴、冷酷的傳統,用暴力血腥的極刑懲罰所有的土耳其俘虜,他用木刺從戰俘的喉舌穿腸而過,直插地心,將活人個個如烤串一樣冷血無情得插立在烽火廣袤的戰場上刺首示眾。

從布朗城堡一直延生到在短兵相接的交戰前線,刺人木樁密密麻麻,鱗次櫛比,一望無垠,土耳其人兵臨城下時,被這些恐怖綿延的景象和濃烈血腥的場麵嚇得聞風喪膽,止步不前。

弗拉德三世因為這種極度殘忍的作戰手法和殺人如麻的戰功赫赫,被賦予各種邪惡、殘忍的符號。他的父親因為身為聖龍騎士團的成員,被敵人稱為邪惡的“龍”(Dracul在羅馬尼亞語中是“惡魔”的意思,詞根Draco在拉丁語中是“龍”的意思),他則被冠以“龍之子”(Dracula“惡魔之子”)的名號,中文音譯作耳熟能詳的:德古拉。

但在羅馬尼亞人心中,弗拉德三世是愛民如子的英明領袖,是保家衛國的民族英雄!

弗拉德三世後來戰死沙場,而與他並肩作戰的布朗城堡則與世長存。

1651年經特蘭西瓦尼亞議會同意,布拉索夫市政府成為城堡的永久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