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果你不能喝,但所處的環境要求你非喝不可,那就果斷地離開這個環境。
(5)不管酒量多好,也盡量少喝。酒喝多了,對健康沒有好處。
細節七:錢財無小事,貪圖吃大虧
匿名信
大李終於等來了機會。局裏選拔處級幹部,大李各方麵的條件都符合,大家都開始提前恭喜大李。
令人瞠目的是,最後的結果是大李再一次榜上無名。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他,他已經三十好幾了,錯過這次機會,以後的仕途恐怕要越走越窄了。
後來,他從總局高層那裏終於知道了一些端倪。原來,在最後時刻,總局收到舉報信,檢舉大李幾年前收受過一筆回扣。說是他當時負責局裏的裝修,工程完了,故意壓著不付款。乙方沒辦法,給他塞了一筆錢,然後才拿到款。但此事顯然讓他們記恨了,聽說了大李要提拔的事,就寫來了匿名信。
雖然是匿名信,總局無法核實,但已經給領導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本來幾個候選人就條件相當,大李因此被刷下也不足為奇。
得知了這個原因,大李連續很多個晚上都沒有睡著覺。他心裏明白,這事兒總局沒有繼續追查下來已經是他的幸運。他更多的是無盡的懊恨,為了那區區幾千元錢,付出的幾乎是一生的官運——不值啊!
一張發票
小查從離開學校起,就跟著徐老板。老板很欣賞小查,覺得他學曆高,有悟性,值得培養,所以大事小事都經常帶著他。
這天老板參加一個飯局。臨到結束時,讓小查去買單。小查到服務台一問,發現飯錢讓另一位參加飯局的老板提前付了。但是這位付錢的老板沒有要發票,所以服務台見小查過來問買單,以為他是來要發票的,就把發票交給了小查。
小查心裏一動,收下了發票。第二天到公司,把發票交給財務報了賬。顯然,他虛報了這頓飯錢。
然而,小查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這個舉動,卻很輕易就被發現了。
原來,那位付完錢沒有要發票的老板,後來讓他的司機去要發票,結果服務台說已經有人拿了,司機以為酒店故意不給發票,和酒店吵了起來,生了一肚子氣,終於弄明白了是徐老板的下屬拿走了發票。
沒過幾天,這位司機奉命來接徐老板,在車上就向徐老板說起此事,問發票還在不在。徐老板聽完心裏一驚,因為他還記得自己兩天前才簽了這頓飯錢的發票。老板未露聲色,含糊了過去。辦完事回到公司,立刻讓財務找到了這張發票,並讓人送還給了那位司機。
可想而知,接下來小查麵臨的是怎樣的局麵。一開始當老板旁敲側擊問他的時候,他避而不答,發現情況不妙,就想了很多辦法來圓場。但終究於事無補,徐老板一紙文件把小查派到車間,理由是讓他熟悉生產環節。
說實話,這是徐老板在給小查機會,他雖然極其痛心,但還是希望小查能好好反省,重新開始。但小查受不了這樣的落差,二話不說,寫了辭職報告就走人了。然而,他沒想到的是,這件事已經在這個城市的企業圈子裏傳開來,很多人認為這肯定不是他的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小查再找工作已經沒有企業敢要了。
小查悔恨得自殺的心都有。最後不得不背井離鄉,到別的城市另尋飯碗。他心裏明白,再找到一個像徐老板那樣賞識自己的老板很難了,因為一頓飯錢,他之前的積累全部浪費了。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這是代代相傳的警句。但總有反麵案例在重複上演,主要原因恐怕是人的僥幸心理,總以為這一次可以天衣無縫,那一次可以瞞天過海。
毫無疑問,貪圖小便宜不一定每次都會暴露,有的不義之財你可能得來易如反掌,簡直有不要白不要的感覺。但理性地分析,貪圖錢財給你帶來的損失其實遠遠大於你的所得。
(1)你以為別人不知道的事情,可能有人已經知道。隻不過他們沒有揭穿你,但你已經在他們心目中留下了人品不佳的惡劣印象,讓你錯失提拔、晉升、加薪的諸多機會,而你自己還茫然不知。
(2)一時沒人知道,不等於永遠沒人知道。一旦東窗事發,你將前功盡棄。即使不至於犯法,但由於事關人品,你的前程將蒙上巨大陰影。
(3)你會擔心事情敗露而承擔巨大的心理負擔,心神不寧,疑神疑鬼。得到的是小錢,失去的是身心健康。
(4)如果心理素質很好,吃得好睡得好,那就更糟糕。得手一次之後,貪小便宜上癮,膽子越來越大,總有一次要暴露。做得越多,代價越大。
這個世界有很多人確實占到了便宜,但沒有誰是靠占小便宜發家致富的,也沒有人因為貪圖小利走上了成功之路。所以,對於真正追求成功的人來說,不屬於你的東西不要去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