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政界元老(1 / 3)

【引子】

經曆了戰爭年代,在華盛頓擔任過陸軍參謀長,在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當過校長,在巴黎任歐洲盟軍最高統帥,當了八年的總統,艾克對退休生活充滿了幻想。他認為,自己也許可以經常寫些與國內問題有關的文章,盡情地打高爾夫和橋牌,不過主要還是想過清閑日子。他堅持認為,在為國效力半個世紀之後,自己已經心力交瘁,不得不休息一下。他不想見客,不做演講,不開會,不參與決策。退居弗農山莊的華盛頓是他的理想選擇。

艾克的弗農山莊就是他位於葛底斯堡的農場。他和瑪米都很喜歡那座農場和所在的區。除了冬天,那個地方氣候宜人,位置也很理想。他們住在鄉村,但距離華盛頓和紐約不遠,可以不時去城裏走走,朋友們周末來訪也很方便。農場位於古戰場的邊上,更讓人有美國的曆史得到延續的感覺。由於農場所處的位置,他們必須應付眾多的遊客——每個前來參觀古戰場的人似乎都想看看艾森豪威爾的農場。多數人都想一睹這位前總統,拍一張他在農場散步的照片。看到這一切,艾克很高興,因為這證明人們沒有遺忘他。

他的家外觀看起來是一派殖民風格,但室內卻是現代裝潢。用玻璃封閉起來的向陽走廊是閱讀或作畫的最佳場所。家具考究,都是從多年來各國首腦和美國百萬富翁們贈給艾森豪威爾的禮物中挑選出來的。在一個房間裏,瑪米擺設了一套價值難以估量的勃姆瓷鳥。她對這些瓷鳥珍愛有加,而艾克對此隻說了一句:“天哪,你難道不怕給它們撣灰太麻煩嗎?”擔任總統期間,艾克白天很少見到瑪米。在葛底斯堡,艾森豪威爾對此作了補償。他長時間陪瑪米坐在向陽走廊裏,對著一片綠色的田野讀書,看電視,或是作畫。

【政界元老】

當他的小幫派或其他客人來訪時,艾克就會下廚做菜,因為瑪米除了烤牛肉和烤土豆,就隻會做奶糖。她解釋道:“我年輕時,家裏人不讓我下廚房。”除此之外,她是個賢惠的妻子,非常體諒艾克對她的照顧。

約翰、芭芭拉和孩子們住在農場裏和他們相距一英裏的一間房子裏。艾森豪威爾對自己的兒子倍感自豪。瑪米和芭芭拉相處親密,關係融洽。艾森豪威爾夫婦將芭芭拉視為己出,沒有當她是媳婦。但是,最讓他們開心的是戴維、芭芭拉·安妮、蘇珊和瑪麗·瓊。瑪米說:“我就是喜歡他們待在我身邊。女孩們試穿我的衣服,和我一起看電視。我們一起有說有笑。”戴維自然是他祖父的掌上明珠。艾森豪威爾告訴一位記者:“他年輕比較小的時候,我們待在一起的時候更多一些。現在,他像同齡的男孩一樣,喜歡棒球、橄欖球和足球,但是我再也不能和他一起玩了。我和他一起釣魚,打飛碟,打高爾夫球。我們經常閑坐著,一本正經地交談。”他認識到,兩家住得太近可能會產生問題。他對記者說(同時也告誡自己和瑪米):“祖父母應當多幫忙,但不能多管閑事。如果可能,他們可以幫著教育孫兒女,但絕不能指手畫腳,大包大攬。那樣就會破壞孩子們的婚姻。”

1961年1月20日之後,他們作了許多次旅行。同年2月,艾森豪威爾夫婦乘火車前往加利福尼亞州的棕櫚沙漠,住在弗洛伊德·奧德倫夫婦的牧場裏(弗洛伊德的妻子傑奎琳正是那位在1952年說服艾森豪威爾出馬競選總統的著名飛行員)。艾森豪威爾本想打打高爾夫球和橋牌,好好休息一下,但他發現自己心裏還是放不下國家大事。他一邊開著電動車在埃爾多拉多高爾夫球場兜風,一邊打開收音機收聽關於約翰·格倫上校環球飛行的報道。斯萊特覺得,艾森豪威爾“對於自己執政期間沒有實施這樣的飛行感到有些失望”。他還承認,對於肯尼迪政府感到不滿意,因為它“胡亂花錢”,“對維護美元地位完全缺乏興趣,對通貨膨脹給儲戶帶來的影響漠不關心。”他還擔心肯尼迪“擴大軍隊與軍火工業,增加空間科學家”。艾森豪威爾警告說,“這一組合強大無比。軍事機器如此龐大,結果我們不得不動用它。”

上麵引述的話顯示,艾森豪威爾這麼多年來在權力中心發號施令,現在很難退下來扮演旁觀者的角色。但是,他主要關心的問題並不是如何塑造未來,而是如何證明過去,尤其是證明自己政府的能力。但是,與撰寫《遠征歐洲》相比,寫總統回憶錄要難得多。《遠征歐洲》寫的是取得絕對勝利的故事,結局美滿,而白宮回憶錄寫到的,是那些仍在發展之中、結局還無法預料的問題——古巴、老撾、越南、裁軍、核試驗等等。《遠征》一書中涉及的人物數量有限,而總統回憶錄涉及的人難以計數。艾森豪威爾發現,在《遠征》中幾乎每一個人都有值得一提的優點,甚至蒙哥馬利也不乏亮點,沒有什麼理由去指責同事。而白宮回憶錄卻截然不同。可是他不喜歡批評別人。《遠征》記錄了內容豐富的三年半時間,而白宮回憶錄回顧了過去的八年。

此外,在《遠征》中,他可以講述自己的決策過程,然後說明決策的實施情況,但是總統回憶錄更多地是要描述他作出的決定,然後采取不作為的做法。也就是說,他決定不要擴大朝鮮戰爭,不在奠邊府戰役期間加入越南戰爭,不要加速軍備競賽,不去直接攻擊麥卡錫。他沒有支持“布朗訴托皮卡”案,沒有撤銷“新政”政策或降低稅收,沒有在蘇伊士運河問題上支持英法兩國,也沒有在匈牙利實施幹涉。簡而言之,兩卷本的白宮回憶錄必然是消極和不確定的,而《遠征》則顯得積極而明確。

盡管有種種不足之處,《變革的使命》和《締造和平》(兩卷書統稱《白宮歲月》)稱得上是兩部作出了重大貢獻的力作。與杜魯門的回憶錄相比,它們不夠辛辣,沒有涉及許多私密,但它們談到了艾森豪威爾執政時期所有重大問題和多數次要問題。有些事實稍有出入,但這對於一部近三千頁的書來說,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體現了研究工作的全麵與準確。回憶錄達到了艾森豪威爾的目的。他能夠從自己的立場上來解釋問題,說明自己作出各種決定的動機。所以,這兩卷書立即成為研究20世紀50年代政治的基本材料之一,至今仍然如此。

白宮回憶錄出版後,道布爾迪出版社的編輯勸說艾森豪威爾撰寫一本體例比較隨意的自傳,內容包括他《遠征歐洲》和《白宮歲月》沒有提到的生活內容。在寫作過程中,艾森豪威爾采用了親自口授的老辦法。他重溫了阿比林的童年歲月、西點的軍校生活和年輕時初任軍官的經曆。他把這本書定名為《閑話平生:我對朋友說的故事》。與《白宮歲月》相比,這本書更受歡迎,銷量更高,譯本也更多。

4月是種植的季節。1961年4月初,艾森豪威爾夫婦回到葛底斯堡為新的季節做準備。4月17日,比斯爾組織的古巴難民準軍事部隊(當時已發展到兩千多人)在古巴的豬灣登陸。由於沒有空中排斥和增援,再加上通訊設備不足,他們很快被卡斯特羅的武裝部隊擊斃或俘虜。這次行動以大敗而告終。

肯尼迪打電話給艾森豪威爾,問他能否去戴維營共商大事。艾森豪威爾答道,當然可以。4月22日,他乘坐直升機離開葛底斯堡前往戴維營。飛機著陸時,肯尼迪前來迎接。兩人一起走上阿斯彭別墅的平台進行交談。肯尼迪介紹了此次行動的策劃、目標和登陸的預期結果,並承認行動完全失敗,還說,失敗的原因在於情報失誤,還有運輸、時機選擇和戰術方麵的失誤。

兩人開始在院子裏散步,一邊低頭密談。艾森豪威爾的印象是,肯尼迪“不僅把總統工作看成是個人事務,而且認為在某些事情上隻要找個助手就能做好總統這項工作”。他完全不知道這工作的複雜性。艾森豪威爾問肯尼迪:“總統先生,在批準這項計劃之前,您是否把所有人都召集起來在你前麵展開辯論,然後作出決定;還是讓他們分別來見您?”肯尼迪承認,他並沒有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來討論和評估這些計劃。在艾森豪威爾看來,他似乎“十分坦率,但情緒有些壓抑,相當迷茫”。他悔恨地對艾森豪威爾說:“隻有當幾個月總統,才知道這工作有多難。”艾森豪威爾看著他,溫和地說道:“總統先生,請您原諒我,我想我在三個月前就提醒過您了。”肯尼迪答道:“這三個月來,我的確學到了不少東西。”

艾森豪威爾問肯尼迪,為什麼他不給入侵部隊提供空中掩護。肯尼迪答道:“我們覺得,如果人們知道這件事是我們,而不是叛亂分子做的,那麼蘇聯人很可能在柏林製造麻煩。”艾森豪威爾又看了他一會兒,然後說道:“總統先生,這正好與可能發生的事情相反。蘇聯人有自己的計劃,如果他們看到我們軟弱,就會對我們施加最大的壓力。一旦看到我們展示出力量,他們反而會謹慎從事。豬灣的失敗將使蘇聯膽子變大,做一些本不敢做的事。”

肯尼迪答道:“哦,我的意見是,我們必須設法掩蓋自己插手此事的事實。”艾森豪威爾驚訝地反問道:“總統先生,您怎麼會期望全世界相信我們與此事毫無關係?這些人從哪裏得到從中美洲前往古巴的船?他們從哪裏得到武器?從哪裏得到所有通信設備以及其他需要的一切?美國一直在幫助這些人發動入侵,這情況你怎麼能夠瞞得住全世界的人?我相信你碰到這種事,能做的事隻有一件。那就是一定要取得勝利。”

肯尼迪抓住了他的最後一句話。他說:“哦,我向您保證,如果我們今後再做這種事,就一定要取得成功。”艾森豪威爾高興地答道:“好,您這麼說我很高興。”

肯尼迪對於豬灣事件的某個回答使得艾森豪威爾對他更加不滿。肯尼迪與蘇聯展開比拚,決心要搶先登月。艾森豪威爾覺得這是個嚴重的錯誤,而且在私底下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然而國家宇航局的宇航員們聽到了他的批評。宇航員之一弗蘭克·博爾曼少校在1965年6月給艾森豪威爾去信,談到了此事。

艾森豪威爾認認真真給博爾曼寫了一封長信。他說:“我對當前的太空計劃提出的批評,是在豬灣大敗之後得到大幅修改與擴充的概念。”艾森豪威爾認定,與蘇聯展開登月競賽“並不明智……將展開登月競賽視為首要任務的做法,就像一個華而不實的特技”。艾森豪威爾說道,如此一來,“開支急劇增長”,而太空計劃的好處卻無法為人所用。

1963年10月14日,艾克慶祝了自己的73歲生日。離開白宮後,他出入沃爾特·裏德醫院已有五六次,但每次都隻是住院數天,因為他得的都是小病。以一個同等年齡,患過嚴重心髒病,發生過中風,為了回腸炎動過大手術的人來說,他的身體非常好。他定期打高爾夫球,在農場裏散步,在自家花園中練習推杆,積極進行鍛煉。

埃利斯·斯萊特認為,艾森豪威爾的“氣色遠勝以往——(他)看來相當放鬆”。他比過去更容易感到疲憊,但是他仍然有一覺醒來精神百倍的奇特本領。他的思路仍然敏捷,對於公眾事務也像以往一樣關注。

他的朋友們也正在退出人生舞台。1962年3月,皮特·瓊斯去世。參加完葬禮之後,艾森豪威爾夫婦和小幫派裏的其他人一起飛往下加州,在那裏釣魚,打獵,玩橋牌。

艾克和他的小幫派得到了精心照料。除了莫內外,那裏還有一名墨西哥管家、一名廚師、三名女仆、四個負責搬行李和打雜的幫工、三架配有飛行員的飛機、兩艘配了水手的遊艇。還有來自墨西哥軍隊的一個排,負責安排吉普車去山穀打獵。應艾克的要求,飛行員駕機飛越了加利福尼亞灣,以便他能觀看鯨魚給幼鯨哺乳的情景。艾克在下加州逗留了兩周。當他有空閑時,就給《讀者文摘》和《星期六晚郵報》撰稿,批評首腦會議毫無用處,強調財政職責的重要性。總而言之,這一切與他原先設想的退休生活完全一致。我們也可以說,這正是多數美國人認為他應當享受的那種退休生活。

艾森豪威爾的那些富翁朋友們當然也是這樣認為。從1961—1962年的那個冬天開始,艾森豪威爾夫婦每年都乘火車前往棕櫚沙漠。有個朋友為他們在那裏準備了一套房子,傑奎琳·科克倫和弗洛伊德·奧德倫為將軍提供了一間辦公室,並讓艾森豪威爾在他們的農場上招待朋友(費用由他們承擔)。另一個朋友為他提供了一輛汽車。

他的辦公室忙得不可開交。退休後,艾克每個月平均收到7500封來信。他稱自己回複了三分之二的來信。對安·懷特曼來說,工作量太大了。他堅持由懷特曼來做聽抄工作——在白宮工作時,負責抄錄他口授內容的人也隻有她一個,但是那時她的上司是總統,聽從她調遣的打字員有12個人。在棕櫚沙漠和葛底斯堡,她手下隻有2名打字員。而且她們不像白宮的秘書,不願一天工作超過八小時,一周工作不能超過五天。這意味著懷特曼不得不承擔許多的打字工作。科克倫說,“安甚至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我一生中從未見過工作如此賣力的人。”艾克對此毫無感覺。別人為他拚命工作,他已經習以為常。

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在白宮那些年,瑪米很少見到懷特曼,但是在棕櫚沙漠和葛底斯堡,她們經常在一起。兩位女性都迷戀著同一個人——德懷特·艾森豪威爾。他覺得這兩人對自己好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她們想爭著吸引他的注意。或者說瑪米似乎有此感覺,因為她不喜歡自己的丈夫如此依賴懷特曼。科克倫回憶道:“安與瑪米之間關係非常緊張。”在棕櫚沙漠過完第一個冬天之後,懷特曼到紐約的洛克菲勒那邊工作,這使將軍非常不高興。雖然懷特曼曾多年為他效力,在他擔任總統期間給了他不可或缺的幫助,但從此之後,他很少與她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