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小石城與人造衛星(3 / 3)

對艾森豪威爾來說,小石城事件是“超乎想象的麻煩事”。但危機結束時,它成了一件很平淡的小麻煩事,因為那時美國教育的另一場危機使小石城事件黯然失色。這次危機是由蘇聯人引起的。

艾森豪威爾度過了許多個令人沮喪的秋天。1942年,他陷入了突尼斯的泥淖;1943年,在意大利受困;1944年遭遇了“西部壁壘”。1954年,他在秋季選舉中失去對國會的控製。1955年9月下旬,他第一次心髒病發作。1956年10月,蘇伊士運河出現危機。1957年9月,小石城事件。對任何人來說,這一切已然難以承受,可是令人沮喪的事情繼續發生。1957年10月4日,蘇聯向地球軌道發射了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名為“斯普特尼克”(意為“旅伴”)。這一重大成就對艾森豪威爾及其政府來說“完全出乎意料”。但是正如艾森豪威爾在其回憶錄中所承認的那樣,“最出乎意料的是……公眾對此事的極度關注。”

美國報界、政客和公眾對蘇聯人造衛星近乎歇斯底裏的反應,他不應該覺得奇怪。他本人在談論美國的導彈計劃時,曾多次說過,洲際彈道導彈不僅是軍事武器,更是心理武器,後者影響重要得多。他曾預言,蘇聯在洲際彈道導彈方麵的成就會將美國人嚇得驚慌失措,因為公眾一想到敵人能隔海發射核彈頭來摧毀美國城市,肯定會形成無法控製的焦慮。但是預言和體驗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美國民眾對人造衛星反應如此強烈,確實令艾森豪威爾感到不知所措。

艾森豪威爾對人造衛星引發的恐懼早有預料,但真正使他感到吃驚的是人造衛星將美國的某些自負情緒一掃而光,引發了一場自信危機。從二戰勝利以來的十二年中,美國人想當然地以為,他們的國家不僅是世界上最富有、最自由、最強大的國家,而且教育程度最高,技術最先進。

不管在當時,還是在後來,多數評論家都將這種異乎尋常的自滿與艾森豪威爾總統聯係在一起。“信任艾克”成了口號。他是如此和藹、慈祥、鎮定和自信,如此善於管理經濟,在美國國防問題上經驗豐富,在管理情報機構方麵如此專業,對於世界事務如此博學,對各種政治爭鬥持超然態度,沒有黨派之爭,客觀中肯,堅守中間道路,得到了民眾的信任,其威望與喬治·華盛頓之後的任何一位總統相比都毫不遜色。

實際上,對於50年代的這一切,艾森豪威爾受到了過度的讚譽,也受到了過多的責備。在很大程度上,它純粹是運氣不錯。即使塔夫脫或史蒂文森在1952年獲勝,經濟上的繁榮仍然會發生。美國在軍事和經濟上的優勢地位,實際上是艾森豪威爾繼承的遺產。艾森豪威爾參與了把1939年信守孤立主義的美國轉變為1952年世界巨人的過程,但他不是這一政策的製定者。作為總統,他的任務是設法使美國在全球崛起,但沒有決定這一方向。正如艾森豪威爾本人一直來說的那樣,將一切榮譽或指責歸於一人的做法非常愚蠢。

同樣,自滿情緒總是很脆弱。重量不到二百磅,沒有攜帶科學或軍事設備的蘇聯人造衛星摧毀了美國人的自信。民主黨人利用美國民眾感受到的恥辱、震驚和憤怒,指責共和黨人要為教育、導彈、衛星、經濟增長、轟炸機、科學和國家聲望方麵存在的“差距”負責。幾乎所有的想在每一件事上成為“第一”。這解釋了美國民眾對蘇聯人造衛星作出過激反應的原因,也給了民主黨重整旗鼓的口號——“讓我們的國家再次行動起來”——並使他們在1958和1960年贏得了選舉。

對於蘇聯的人造衛星,艾森豪威爾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召開會議,評估美國導彈研製情況,分析蘇聯贏得空間競賽的原因。蘇聯人造衛星上天後,人們就開始背後中傷與相互指責。兩名陸軍軍官說,陸軍有一種“紅石”火箭,在幾個月前就能將衛星送入軌道,但是艾森豪威爾政府將衛星計劃交給了海軍(“先鋒”計劃),而海軍沒有成功。

人造衛星不僅使三軍相互指責,更對白宮記者團產生了異乎尋常的影響。10月9日,也就是蘇聯發射人造衛星之後五天,艾森豪威爾舉行的記者招待會成了他一生中最不友好的一次。平時對艾森豪威爾敬佩有加的梅裏曼·史密斯首個發難。史密斯看著摘要卡片問道:“蘇聯已經發射了一顆地球衛星。他們還稱自己成功地發射了一枚洲際彈道導彈,而我們的國家卻毫無作為。”史密斯抬頭直視艾森豪威爾總統:“請問,先生,我們對此將怎麼辦?”

艾森豪威爾首先否認人造衛星和洲際彈道導彈之間存在什麼關聯。他簡要回顧了美國實施衛星計劃的曆史,否認存在搶先進入宇宙空間的競賽。他承諾,美國將在1958年底之前發射一顆人造衛星。對於蘇聯的洲際彈道導彈,艾森豪威爾說,雖然蘇聯人造衛星已經證明“他們能夠將一個物件發射至很遠的地方”。但這不能證明洲際彈道導彈能夠擊中目標。美國的導彈研究正在全速向前發展,並在洲際彈道導彈方麵處於領先地位。

有人問艾森豪威爾,B-52轟炸機是否像赫魯曉夫說的那樣已經“過時”。總統答道,絕非如此。羅伯特·克拉克問,蘇聯怎樣搶先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艾森豪威爾答道:“1945年蘇軍俘虜了所有在佩內明德的德國科學家,從那時開始……他們就將注意力放在彈道導彈上麵。”隨後,艾森豪威爾開始貶低蘇聯的成就,隻是承認他們取得了“極大的心理優勢”。

全國廣播公司的黑茲爾·馬克爾提出了所有美國人都想問的問題。馬克爾說道:“總統先生,鑒於美國人民對您的軍事知識和領導水平的極大信賴,你現在是否能說,雖然蘇聯的人造衛星正在繞著地球飛行,但您並不因此更多地擔心,也不過分擔心我們的國家安全?”艾森豪威爾說道:“僅就人造衛星本身而言,它並沒有引起我的恐懼,一點也沒有。在此刻,在這一階段,我看不出這一發展在安全方麵有什麼重要意義。”他對全國人民作此答複,目的是為了安撫不安的民眾。

當天晚些時候,艾森豪威爾接見了林登·約翰遜。賽明頓參議員準備著手調查美國的導彈計劃,目的顯然是想把空間競賽失利的責任推到共和黨身上。艾森豪威爾希望把整個問題排除在黨派政治之外。他告訴約翰遜,賽明頓及其朋友應該知道“民主黨人也可能受到指責”。1950年之前,杜魯門在導彈研究上幾乎沒有任何投入,而此後的開支也隻有一點點。艾森豪威爾承諾,共和黨人“不會首先發難”。約翰遜說,有人催促他召開一次國會特別會議。艾森豪威爾說,“他認為目前沒有必要。”約翰遜離開後,艾森豪威爾告訴懷特曼,他已經“說了全部真話。我覺得今天他是真誠的”。

艾森豪威爾見過三軍參謀長、報界和政界人士之後,接著會見科學家。10月15日,他在橢圓形辦公室會見了14名美國頂尖科學家。這是他第一次會見這樣有廣泛代表性的一群人。施特勞斯一直以來限製科學家接近總統,隻帶勞倫斯和特勒博士來見他。(順便提一下,特勒曾稱蘇聯搶製出人造衛星這一事件對美國來說,是比珍珠港事件更大的失敗。這正是艾森豪威爾討厭的說法。)

會議開得很長。艾森豪威爾首先問“這些人是否真的覺得美國在科技方麵已經落後,並請與會人士發表各自的看法”。艾森豪威爾認識和敬仰的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家伊西多·拉比博士第一個發言。他說,他和其他在座人士都想得到聯邦政府對科學研究和訓練的支持,但原因並不是因為美國已經落後,而是蘇聯人“鼓足了幹勁。如果我們不采取有力措施,他們就會迅速超過我們,正如我們在二三十年之內趕上歐洲,並把西歐遠遠甩在後麵一樣”。接著,發明了U2飛機照相設備的蘭德博士發言。他的講話“極為雄辯”。他說,科學“迫切需要總統的支持”。蘇聯人正處於開拓性的階段和精神狀態。他們正在給蘇聯學生講授基礎科學,並且開始有了收獲。蘭德說,當蘇聯展望未來時,“奇怪的是,在美國,我們並不是未來的偉大締造者,而是強調大量生產我們已經得到的東西。”蘭德希望總統“能夠激勵全國,尤其是鼓勵我們的年輕一代參與各種科學冒險”。他抱怨:“目前科學家們感到孤立和孤獨。”

艾森豪威爾不同意蘭德的分析。他說,蘇聯人采取的是“挑選最優秀人才,摒棄其他的做法”。他也不認為自己一個人就能給美國的科學培訓和研究帶來新的精神。但他同意“也許現在是我嚐試一下這類事情的良機。人們驚醒過來,開始思考科學,也許這種驚慌能夠轉化成建設性成果。”拉比指出,艾森豪威爾缺少一個科學顧問。艾森豪威爾承認這樣一個人將“非常有幫助”。不久之後,他任命麻省理工學院院長詹姆斯·基利安博士擔任這一職務,並讓聲名顯赫的基利安擔任總統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

不久之後,艾森豪威爾會見了內森·特文寧,討論削減核武器研製經費的辦法。總統不明白為什麼原子能委員會和參聯會需要這麼多的炸彈。他問道:“我們打算怎樣處理這些數量龐大的武器?”艾森豪威爾說,現在武器庫內有成千上萬枚炸彈,“我們肯定為儲存這些武器而煞費苦心,而對於武器能否擊中目標則作出十分悲觀的估計。”他認為B-52轟炸機有“強大的滲透能力”。特文寧證實了這樣的推斷,但又說:“也許每一架飛機都裝上一枚氫彈,再加上相當大的儲備,空軍才會覺得滿意。”

艾森豪威爾非常關心費用問題。蘇聯的人造衛星引發了難以應付的各種開支需求,空間與導彈研究、常規力量、聯邦政府對大專院校的資助、防輻射庇護所以及其他許多計劃都需要錢。但是經濟在走下坡路。1957年經濟出現衰退,聯邦政府的收入減少,前兩年的平衡預算將要變成赤字預算。在11月1日的會議上,內閣向艾森豪威爾提出了各種要求。總統最後發了火:“聽著,我也想知道月亮另一麵的情況,但我今年不能花錢去辦這事!”

但國內民眾的態度卻截然不同。艾森豪威爾收到來自個人、團體和組織的意見,主題隻有一個,那就是“安全比平衡預算更重要”。艾克說,他知道在國會下一屆會議上,自己在國防開支方麵的要求必定會得到滿足,但這些開支是“沒有道理的”。艾森豪威爾拒絕向壓力屈服,不願開始實施防輻射庇護所計劃,不同意擴充常規和核力量,更沒有驚慌失措。

這是他狀態最佳的時刻之一。如果說1957年9月,他小石城危機中沒能發揮領導力,經曆了任期中的低穀,那麼1957年10月和11月,他對蘇聯人造衛星及其影響的反應,使他達到了聲譽的最高點。

其他人能否完成艾森豪威爾做過的工作,的確令人懷疑。人們要求修建庇護所,增加轟炸機,生產更多的炸彈,從事更多的導彈與衛星的研發工作。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勒兄弟、參聯會、國會,包括幾乎所有六十年代稱得上“機構”的組織,都曾要求增加國防開支。隻有艾克可以說“不”。他在國民中獨一無二的聲望使他在國防問題上無可非議。這些要求很難拒絕。他說了“不”,而且一直說到任期結束,使他的國家節約了數十億美元,並且消除了無數次戰爭恐慌。艾森豪威爾的冷靜、常識,和對蘇聯人造衛星的從容反應,可能是他給我們國家的最好禮物,即使他是唯一能送這份禮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