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大部分時間艾森豪威爾和休斯在一起,為晚上7點的全國電視廣播作準備。休斯寫道:“新聞界坐立不安,因為從朝鮮戰爭以來,戰爭的危險從未如此之近。甚至攝影機周圍的技術人員也默不做聲,焦躁不安。”
艾森豪威爾從波蘭和匈牙利問題談起。他說,美國準備向歐洲新的獨立政府提供經濟援助,而不管其社會具體形式如何,並說美國想與這些新的政府交朋友,但是不會把他們當成潛在的盟友,以使蘇聯放心。談到中東問題時,艾森豪威爾說美國與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為友。他指出,沒有人以任何方式與他商量有關進攻埃及的事。英法兩國和以色列有權作出這樣的決定,而美國也有權表示異議。美國的政策是支持聯合國尋求和平,支持法治。
11月1日上午9時,艾森豪威爾主持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艾倫·杜勒斯開始做情況簡報。埃及與英法兩國斷絕了外交關係。納賽爾將大部分埃及軍隊調出西奈半島,以便守衛運河。在匈牙利,新任部長會議通知蘇聯,稱匈牙利即將退出華沙條約組織(1955年蘇聯為對抗北約而成立的國際組織),宣布中立,並向聯合國求援。杜勒斯說,匈牙利的局勢發展“是一個奇跡。它否定了在現代武器麵前,不可能發生群眾起義的說法。百分之八十的匈牙利軍隊臨陣倒戈。除了在布達佩斯,蘇軍甚至也顯得不願開槍鎮壓匈牙利人”。艾森豪威爾感謝杜勒斯的情況介紹,然後說“他不希望會議討論蘇聯附庸國的局勢”。而是要將注意力集中在中東問題上。
福斯特·杜勒斯站起來發言。他的悲觀與其兄弟的樂觀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位國務卿稱:“最近出現的事件,幾乎為英法兩國敲響了喪鍾。”像艾森豪威爾一樣,杜勒斯對英法以三國背著他搞陰謀非常惱火。而火上添油的是美國失去了利用蘇聯在東歐陷入絕境的好機會。杜勒斯說:“麵對蘇聯在東歐的殖民主義,正當我們即將贏得期盼已久的巨大勝利之時,這起事件是個悲劇。”西方殖民主義在埃及的表演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令人氣惱的是,英法兩國正在逼迫美國在他們與埃及之間作出選擇。杜勒斯最後說道:“但在數個小時之內,也就是今天下午五點之前,我們必須作出決定。”按照安排,杜勒斯將在那時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到時他將正式說明美國的停火決議案。艾森豪威爾命令杜勒斯發表一個對以色列實施製裁的聲明,並於當天下午在紐約遞交美國最初的停火決議案。
杜勒斯遵命行事。11月1日夜幕降臨時,聯大開始討論美國的停火決議案。當天晚上,艾森豪威爾在賓夕法尼亞州發表了最後一次競選演說。在提到中東時,他說道:“我們不讚成給弱者製定一條法律,給強者製定另一條法律,也不讚成區別對待反對我們和支持我們的人。隻能有一條法律——否則就不會有和平。”然後艾森豪威爾取消了預定在競選活動最後一周舉行的集會。
艾森豪威爾對英國的戰略和戰術感到吃驚。他告訴格倫瑟:“如果某個人想要打架,那沒什麼問題。但是我覺得,打一架卻得不到滿意的結果,這毫無意義。全世界都知道你正在欺負弱小,而且你還得不到全體人民的堅決支持。”
到了周末,傳來了令人沮喪的消息。星期六,杜勒斯入住沃爾特·裏德醫院,當天做了癌症緊急手術。短期內由小赫伯特·胡佛代理前者的國務卿一職。在中東,敘利亞炸毀了境內從伊拉克通向地中海的輸油管。在英國,艾登拒絕了聯合國的停火呼籲,要求埃及和以色列同意,在聯合國部隊抵達前讓英法軍隊占領蘇伊士運河。星期天早上3時13分,安理會開會討論美國呼籲撤出匈牙利的決議草案。蘇聯否決了這個草案。當天早上,蘇聯紅軍在最後通牒被匈牙利拒絕後,對其發動大規模進攻。大約20萬人的部隊在4000輛坦克的配合下,向布達佩斯開進。納吉逃往南斯拉夫使館,一個由卡達爾·亞諾什領導的匈牙利新政府執政。匈牙利自由鬥士進行了抵抗。艾森豪威爾致電布爾加寧,提醒他四天之前蘇聯剛宣布的“不幹涉”聲明,對他表示讚賞,並敦促他付諸行動。
與此同時,U2偵察機發現從塞浦路斯出發的英法艦隊正在接近埃及海岸。艾森豪威爾再次要求艾登撤兵。艾登答道:“如果我們現在後撤,則中東的一切將付之一炬……當聯合國軍正在組建時,我們不能有軍事上的真空。”
匈牙利人也請求支援。他們認為,自由歐洲電台給了他們這個承諾,而且這些年來杜勒斯也許多次提到解放。但艾森豪威爾無意在這樣接近蘇聯邊境的地方對它提出挑戰。對蘇聯人來說,美國任何幹涉之舉都似乎是破壞華沙條約的企圖,因此他們會進行戰鬥,絕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的發生。艾森豪威爾再次拒絕了中情局給匈牙利人空投武器與給養的要求,也不願考慮向匈牙利派遣美軍。艾森豪威爾知道,他的權力是有限的,而匈牙利超出了這些權力的限度。
11月5日(星期一)上午,大選前一天,局勢一片混亂。英法傘兵在蘇伊士運河塞得港附近著陸,兩棲登陸然後開始。布爾加寧給艾登、摩勒和本·古裏安,通知他們蘇聯準備使用武力消滅侵略者,恢複和平。他比較明確地暗示道,如果英法軍隊不從蘇伊士運河撤離,蘇聯將使用核導彈攻擊倫敦和巴黎。布爾加寧還致信艾森豪威爾,提議美蘇共同向埃及進軍,結束這場戰鬥。“如果這場戰爭不停止,它將帶來種種危險,甚至有可能演變為第三次世界大戰。”
下午5時,艾森豪威爾召集了胡佛、亞當和休斯,討論布爾加寧提出的美蘇攜手對抗英法的建議。與會者同意用“不可思議”這個詞拒絕布爾加寧的提議。他們認為,蘇聯人既期盼又害怕——期盼的是蘇伊士危機能帶來北約的破裂,怕的是匈牙利事件會導致華約破裂。
艾森豪威爾如此描述蘇聯人的態度:“那些家夥又氣又怕。這形成了最危險的精神狀態。因此,我們一定要讓我們的每一個情報點和部隊的每一個前哨站都處於絕對的戒備狀態。”艾森豪威爾指示胡佛發表聲明,提出明確警告:如果蘇聯準備派兵進入中東,美國將以武力抵抗。
11月6日是選舉日。8時37分,艾森豪威爾會見了艾倫·杜勒斯、胡佛和古德帕斯特,聽取最新的情況彙報。杜勒斯報告,蘇聯已經告訴埃及,他們打算在中東“有所動作”。他認為,蘇聯可能派空軍進入敘利亞。艾森豪威爾要杜勒斯派U2飛機飛越敘利亞和以色列,“但避免進入蘇聯。”如果蘇聯攻擊英法軍隊,艾森豪威爾說:“我們將參戰。即使國會仍在休會,我們仍然有理由采取軍事行動。”艾森豪威爾說,如果偵察“發現在敘利亞基地中有蘇聯空軍”,他認為“英法軍隊就有理由摧毀它們”。古德帕斯特在這次會議的備忘錄上,最後寫了一句令人毛骨悚然的話:“總統問我們位於地中海的部隊是否配備了原子反潛武器。”
上午9時,艾森豪威爾和瑪米驅車前往葛底斯堡進行投票,然後乘坐直升機於中午時分回到華盛頓。古德帕斯特在機場迎接總統,報告U2沒有發現敘利亞機場上有蘇聯飛機,也沒有蘇軍飛機進入埃及。第三次世界大戰不會爆發了。在白宮的內閣會議室中,艾森豪威爾接見雷德福。現在問題是美國要不要動員?艾森豪威爾想逐步實施動員,“以免造成騷動。”第一步,他要雷德福召回正在休假的軍事人員。這一步無法隱瞞,能給蘇聯人考慮的時間。
中午12時55分,艾森豪威爾又給艾登打電話。艾登剛宣布英國願意接受停火。(這場戰爭已經花費了英國近5億美元;此外,英法聲稱已控製了蘇伊士運河。)艾森豪威爾說:“我們的高興無以言表。”艾森豪威爾還說,聯合國維和部隊有“加拿大部隊的參與——規模很大”。艾登想讓美軍參與,但艾森豪威爾說,他不想讓任何大國加入。“我擔心蘇聯紅軍會要求很大的份額。我寧可不要五大國的部隊。”艾登勉強表示同意。艾登最後說道:“如果我能熬過今天晚上(他麵臨著信任投票),明天給你來電話。”然後,他問艾森豪威爾的選舉進展如何。艾森豪威爾答道:“我們全部心思都在匈牙利和中東上麵,我才不關心選舉進行得怎麼樣。我猜不會有問題。”
艾森豪威爾休息了一下午,準備應付當天晚上激動人心的時刻。由於蘇伊士局勢的影響,他取消了自己前往奧古斯塔的計劃。這是一個讓他很不開心的決定。懷特曼說:“他像一個掰著手指頭等聖誕節的孩子一樣失望。”晚上10時,他離開白宮前往共和黨總部。不出所料,最初的結果表明,他將以壓倒性優勢取勝,但民主黨將控製國會。
在激動人心的選舉中,艾森豪威爾對結果顯得有些無動於衷。他對休斯說:“還要看密歇根和明尼蘇達州的結果。你記得納爾遜的故事嗎?他在臨死前環顧四周,問道:‘還有未消滅的敵人嗎?’我想那就是我。當我投入戰鬥時,我隻想大獲全勝……有六七個州我們無計可施,但我不想失去更多的州。我就像納爾遜一樣,不想‘留下’沒有消滅的敵人。”
艾森豪威爾得到了美國人民的支持。美國民眾支持他的有35581003張選票,支持史蒂文森的有25738765票。兩者相差一千萬票,幾乎是1952年相差票數的兩倍。史蒂文森隻拿下了南方七個州。
艾登也通過了信任投票。11月7日8時53分,他打電話給艾森豪威爾,要求立即——當天或第二天——在華盛頓舉行由他、艾森豪威爾和摩勒三人參加的首腦會議。艾森豪威爾擔心,艾登想從英國接受停火和聯合國部隊控製蘇伊士運河的立場上後退,但艾登說他想商討下一步發生的事情。艾森豪威爾答道:“如果我們準備討論未來和蘇聯這頭熊的話,沒問題。”
然後,艾森豪威爾接見了亞當斯和古德帕斯特。兩人告訴總統,英國提議的會議是個壞主意。古德帕斯特強調,這樣的會議會讓人覺得“我們現在不理會聯合國的安排,自行協調在中東的行動”。胡佛參加了他們的討論。他同意古德帕斯特的觀點,並說自己剛與杜勒斯談過,杜勒斯也反對這次會議。胡佛還說,他收到艾倫·杜勒斯的報告,稱蘇聯提出向埃及派遣25萬誌願軍,出發的準備工作正在進行。艾森豪威爾要古德帕斯特核實一下這份報告。與此同時,他打電話給艾登,稱會議必須推遲。古德帕斯特回來報告,這份情報並不可靠,蘇聯肯定沒有調動25萬人的部隊。
當天上午,本·古裏安發表聲明,稱以色列拒絕聯合國要求以軍撤離西奈半島和加沙地帶的命令,也不同意聯合國部隊進入。艾森豪威爾給他發了一份強烈的抗議。然後艾森豪威爾總統收到布爾加寧的一份電報:“我覺得有必要說明,從匈牙利撤出蘇軍的問題……完全是蘇匈兩國政府的事。”與此同時,布達佩斯的激戰已經逐漸結束。逃往奧地利的匈牙利難民每天高達三四千人,另有四萬自由戰士戰死。
正如以前多次出現,今後還將發生的情況一樣,美國發現自己不能對東歐所發生的重大事件施加重要的影響。蘇聯違背他們確保納吉安全的保證,逮捕了他,舉行秘密審判後將他處決。艾森豪威爾唯一能做的,就是宣布美國準備接受15萬難民中的2.1萬人,並稱自己將要求國會緊急立法,讓更多的匈牙利人進入美國。
在埃及,聯合國部隊於11月底部署到位。英法軍隊基本撤離。艾森豪威爾解除了對英國的石油禁運。不久,美國每天向英國運送20萬桶石油。美國還貸款給英國,幫助它渡過難關。到聖誕節時,英法軍隊盡數撤離,埃及開始疏通運河。
除夕那天,艾森豪威爾與共和黨領袖舉行了一次會議。有人問他英法兩國對美國的態度。總統答道:“私底下,兩國政府都很感謝我們所做的一切,但在公開場合,我們不得不當別人的出氣筒。”不管如何,“整件事正很快收場。”最近一次北約會議開得“很好”。北大西洋聯盟終於渡過了危機。
美蘇兩國經過一段時間的核恫嚇之後,關係持續緊張。選舉後三天,艾森豪威爾向胡佛建議,美國利用全世界的恐懼心理——據說布爾加寧也有這樣的恐懼——推動裁軍取得進展。艾森豪威爾願意開出令人注目的條件,如將北約部隊撤到萊茵河西,撤回美駐德部隊。胡佛認為杜勒斯可能會不同意。艾森豪威爾說,他就是想讓國務卿有這種想法,因為“隻要我們在全世界麵前相互謾罵,一直被他們的暴行所驚嚇,那麼我們就什麼事也辦不了。”但是,艾森豪威爾的想法毫無結果。
原因之一是蘇聯對U2飛機繼續實施偵察的反應。在這場危機中,艾森豪威爾必須知道蘇聯的軍事動向。所以他批準U2對東歐實施偵察,“但是不能深入”。飛行員必須“盡可能靠近邊界飛行”。
蘇聯人私下提出了強烈抗議。一個月後,艾森豪威爾在12月18日向杜勒斯談到U2飛機對東歐實施偵察的問題。艾森豪威爾說,自己“準備下令完全中止飛行”。對於蘇聯的抗議,杜勒斯說:“我覺得,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所作作為,並且表示抱歉。我們不能否認這件事。”艾森豪威爾說,他會打電話給查理·威爾遜,“要他停止飛行。”杜勒斯提醒總統:“我們與蘇聯的關係目前相當緊張。”艾森豪威爾也認為現在不是惹麻煩的時候。
匈牙利難民問題仍然存在。11月26日,艾森豪威爾對首批抵達美國並來白宮見總統的難民表示熱烈、誠摯的歡迎。他對蘇聯的行為表示震驚,並保證匈牙利人在美國會受到善待。
聖誕節第二天,艾森豪威爾在上午11時會見了剛從維也納評估難民情況後回國的尼克鬆。尼克鬆稱這批難民都富有才幹。他們大都很年輕,受過良好的教育,具有領導才能,由於參加了叛亂,所以才不得不逃離匈牙利。艾森豪威爾想起1945年夏天朱可夫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幹掉了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你就可以為所欲為。”但是美國唯一能為可憐的匈牙利做的,就是接納難民——雖然法律不允許這種做法。尼克鬆說,在維也納還有7千名難民。艾森豪威爾說,匈牙利人富有創造力。如果中東國家能夠接納難民,這將是“了不起的大事”。拉丁美洲國家也應該想辦法接納一些——他們必然能夠“使用這些匈牙利人的技能”。與此同時,他希望國務院在限額已滿的情況下能繼續處理申請,因為如果處理停止,“別的國家就有了挑選難民的權力。”
美國四年來一直鼓動東歐尋求解放,而她收獲的是匈牙利最優秀的年輕人,而不是匈牙利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