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節 佛唄天音的葬禮(1 / 2)

繼李鴻、孫立人二位逝者震撼台灣的追悼會之後,1992年7月22日至8月2日,又一場令台灣人難以忘懷的特殊葬禮,在台北縣舉行。沒有繁文縟節的祭奠禮儀,沒有世俗的悲憫悼詞,從逝者家居寓所連續七天七夜,傳出的是濤聲陣陣般的佛經天音。台灣數十位著名高僧及佛界人士,在星雲大法師的操持下,在寓所設置靈堂,席地誦經。佛韻清純,高低有節;佛語幽深,啟人哲智。8月2日,葬儀於台北第二殯儀館景仰廳舉行,由佛壇德望最高的星雲大法師主祭。台灣佛法界人士,親友故舊以及仰慕逝者一生懿行特地從島內各地聞訊而來的追悼人士500餘人,肅聚殯儀大廳內外。與一般追悼大會不同的是,在人們珍藏的記憶裏,這是一場盛大的佛法會,激蕩在悼念者心胸的是那啟人向善、感悟人生的佛唄天音。

難忘的佛音,敘述在國運蜩螗的艱辛歲月中,用自己一生懿行,為自己美麗善良的人生畫上一個完美句號的湘女——孫張清楊居士。

筆者在書稿開篇中,敘述了一位在長沙開福寺求簽、在戰亂的長沙街頭無助地打探失去音訊的丈夫的消息;一位用虔誠的心真實地記錄下自己與佛學的因緣,也銘刻下自己的心路曆程的張晶英女士。1948年隨丈夫孫立人入台,以自己在台灣佛界的功德,被尊為台灣佛教大護法,入台隨俗改名孫張清楊,被人尊稱為孫張清楊居士。

那麼,湘女張晶英是怎樣被台灣新聞界捧為“一代奇女子”的呢?

初來台灣,以孫立人在台軍界的地位,她受到台灣各界人士的關注。其中尤以蔣介石夫人宋美齡的前後九次邀約,吸引人們的眼球。九次邀約,九次“互別苗頭”。宋美齡每次邀請高官太太們相聚,都離不開一個主題:勸導官太太們信奉基督教,而孫張清楊亦借機弘揚佛教,以自己學佛的親身經曆,講述自己與佛的因緣,講述自己的“唯佛法可渡化民心”的願景。

台灣佛教界和民間廣為流傳孫張清楊居士赴台後三大義舉。

她與宋美齡別苗頭,是從爭奪台北園山地盤開始。園山有個日本統治時修建的日本神社,張居士看到後十分生氣,她對陪同的士官長說:“這是對中國國土的褻瀆!我要用自己的錢把它買下來,我是在南京棲霞寺受戒皈依我佛的,我要在這裏修建台北的棲霞寺。” 陪同劉士官長忙說:“使不得,使不得,夫人!這塊地盤早被蔣夫人看中,蔣夫人要在這裏建官府。”清楊居士隻好打消這一念想,認輸。

但是,她沒放棄自己修建佛寺的宏願,她邀請了台灣“國大”代表李子寬居士,四處尋訪選址,終於找到一處住滿了來台的官兵的寺廟——善導寺。她出資一千萬台幣,買下了台北善導寺,由孫立人下令將駐紮的官兵遷走,由張清楊主持將善導寺修繕一新,將大批從大陸來的僧侶安置在這裏。她還邀請一些將官的夫人們捐贈善款,以安頓這些處於困境中僧侶們的生活。

張居士這一心願剛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件發生了。台灣情治部門放出話來說:大陸來台僧眾出家人中,混進了許多大陸情報人員。於是,在台灣各地碼頭、街市、寺廟,到處都上演了警察抓和尚尼姑的一幕。當時還年輕的星雲法師就親身經曆了這一過程,他在日記中寫道:“當時訛傳大陸派了五百名僧侶到寶島來從事滲透顛覆工作,我等出家人因而身陷囹圄,幸經孫張清楊居士等人的辛苦奔走,多方營救,才得以洗冤出獄。”

清楊居士在第一時間聽到這一事件,立即打電話給蔣夫人,請她出麵製止並保釋被抓的僧人,沒有得到善意的回應。救人心切的她,坐車連續拜訪了幾位“國大”代表,隨後與“國大”代表一同驅車前往羈押被抓僧眾的警署。警署長官聽說孫立人司令夫人駕到,畢恭畢敬地在大門外迎接。清楊居士一一介紹了幾位名望頗高的“國大”代表,然後一改她一貫溫文爾雅的語氣義正詞嚴地說:

“我們是民意代表,我們是來維護法律的尊嚴的。你們憑什麼抓了那麼多佛教界人士?他們觸犯了什麼法律?台灣有那麼多佛教信眾,你們每抓一個和尚,都會激起多少善良民眾的不安!民心不安,你們執法的良知何在?我聽說你們抓了人,還逼人家每天交兩元錢的夥食費,交不起的還要受罰,這法律是誰定的 ?誰給了你們這樣傷天害理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