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八莫,請用中國軍人名字命名(2 / 3)

11月15日,李鴻發出對八莫城區的攻擊令。八莫城區南北縱長十裏,東西橫寬六裏,呈橢圓形。敵人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在城市修築永久性工事,縱橫交錯的堡壘和掩體,均以鐵路枕木和鋼筋水泥構成,各工事間以重機槍為主,輔以戰車火炮,形成交叉火力網。中國駐印軍副總指揮鄭洞國和新1軍軍長孫立人及李鴻,曾先後乘美軍小型偵察機,飛臨八莫上空視察,並決定對八莫采取陸空協同,步炮協同,戰車掩護,逐點殲敵的戰術。下達攻擊命令時,李鴻在師部召集團營指揮員開會,在八莫地圖上畫上一個紅色圓點,用鉛筆指著這些圓點介紹:這裏是寺廟,那裏是古塔,這裏是學校,那裏是僑胞居住區,他說:“我們是來自一個文明古國的軍隊,我們有責任保護這些文化遺產和緬甸老百姓,我命令炮兵、坦克和步兵都要承擔這個責任!”

這天,天氣晴朗,在114團1營陣地,將士們伏在交通壕的胸牆上屏息以待。彭克立營長專注地注視著手腕上的表。8時整,美軍戰鬥機群飛臨敵陣上空,帶著尖銳的呼嘯,雷電般向敵陣俯衝掃射。接著三架一組,三組一隊成品字形的轟炸機群,在空中劃了一個半圓,機翼在陽光下一側,炸彈像黑色的鴉群撲向敵陣。彈著點發出轟天巨響,硝煙與砂石衝天而起。一批機群投彈結束,又一批機群飛臨上空。9時整,隆隆巨響卷過大地,中國駐印軍戰車營的坦克開始行動。彭營長一揮手,信號彈帶著一縷輕煙,在空中懸起三個光點。1營士兵在營長帶領下躍出戰壕,跟在坦克後撲向敵陣。同時,我各種火炮亦開始發射,炮彈呼嘯著越過坦克和步兵在前麵爆炸,從敵陣前沿逐次向敵縱深轟擊。在炮火和坦克颶風般地席卷下,敵陣一片狼藉,各種工事均被摧毀。1營將士隨之與敵軍在陣地上展開肉搏,殺聲一片。上午11時,彭營率先突破八莫城區西北防線。其他各營也相繼突入城區。日軍為確保城區各主要陣地,便集中戰車和火炮,組織肉搏敢死隊,輪番向我發動自殺性反撲。敢死隊個個以白布纏頭,失敗則以白刃自戕,又實施夜襲,往往我軍白天奪到的陣地,夜間又被敵奪去,敵我反複廝殺,陣地犬牙交錯,戰鬥呈白熱化。

“白刃交兮寶刀折,兩軍蹙兮生死決!”新1軍的《精忠報》曾刊登新38師一個普通士兵的英雄事跡:11月19日晨,大霧,日軍一股肉搏敢死隊乘濃霧摸入我113團1連陣地。在戰壕裏,敵我雙方展開了生死搏鬥。我方機槍副手陳雲興在與敵人肉搏中,左肋被敵的刺刀挑傷。他臨危不懼,左手按住敵人刺來的槍,右手迅速叉住對方的喉嚨,他的手指像鋼鉤一樣戳了進去,用力一拉,把敵兵的喉管和舌頭都扯了出來。陳雲興是四川重慶人,川籍官兵們都以他為榮,他的事跡在新1軍中廣為傳播。

11月30日,一架銀色的運輸機在8架戰鬥機保護下降落在八莫機場,從機上走下新任中國駐印軍總指揮兼印緬戰區美軍總司令索爾登將軍,副總指揮鄭洞國將軍,新1軍軍長孫立人將軍,以及中美兩國記者多人。看到機群飛臨上空,如驚弓之鳥的日軍每一根神經都緊張起來,預料今天必有一場惡戰;但是,今天八莫無戰事。上午9時,新38師臨時指揮所的草坡地上,在軍樂聲中,升起中美兩國國旗。李鴻將軍戎裝整齊站在指揮所前,接受索爾登將軍代表美國總統羅斯福授予的銀星勳章。原來這是李鴻擔任114團團長時,艱苦奮戰胡康河穀,功勳卓著,美國政府授予銀星勳章,因戰鬥頻仍,現在補行授勳儀式。索爾登將軍麵向李鴻和新38師的官兵代表宣讀了羅斯福總統的褒詞和祝詞。褒詞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