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幾人曾是經綸手(2 / 2)

“散了,散了,統一軍令,被人統掉了,吃掉了!你的4團在潼關,歸了胡宗南。”提起稅警部隊,宋子文有無限的感慨與辛酸。1930年,宋子文執掌財政部,那是一個各路人物紛紛擁兵自雄的年代,如奉係張作霖、直隸的馮玉祥、山西的閻錫山、桂係的李宗仁……宋子文江浙財團豪門新起,為了在那個派係鬥爭的夾縫中求生存、求發展,自然會想到要擁有一支軍隊以求自保。於是,他以財政部名義成立了稅警總團,自成立起從未執行過緝私征稅任務,大部分時間偏居江浙一隅勵兵訓練,武器裝備、軍隊素質、生活待遇均優於國民黨正規部隊。為了使這支軍隊不受製於蔣介石,稅警總團的高層軍官不用黃埔軍校畢業的天子門生,而選用美國軍校畢業的軍人擔任。第一任總團長王賡和他的繼任溫應星均出身美國西點軍校,初期下屬4個團(後擴為6個團),有3個團長畢業於美國軍校,孫立人任特種兵團(後改為第4團)團長。惟其如此,當時人們贈以“稅警係”的雅號,以示其獨立性。淞滬會戰中稅警總團參戰,打得不錯,但是,淞滬會戰結束。稅警總隊消失了,沒有消失在硝煙彌漫的蘇州河,而是消失在沒有硝煙的政治吞並中。這給宋子文留下太多的苦澀。

“潼關並非抗敵前沿,像稅警4團這樣的精兵,放眼國軍各部也是不多的,應當把它擺在刀刃上,為國立功。孔院長、宋部長,你們設法把4團調到武漢前線來,擴成一個師,我去帶領,定不辱使命!”孫立人急切地建議。

“胡宗南是委座所倚重的得意門生,潼關雖非抗敵前沿,但卻是對付共黨的前沿。自從有西安之變,究其原因是沒有派心腹鎮守,致為共黨和張、楊所乘,委座一直引為切膚之痛。從那裏調走部隊,誰敢有此一議?”宋子文曾參加西安事變的調解,是他從西安把蔣介石接回南京的,他深知蔣介石的心病。

“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走四方!”孫立人憑窗望著蒙蒙江麵,心中有一片迷惘。淞滬會戰中抗敵的十九路軍在福建事變中瓦解了,膽略過人的張學良,西安事變後軟禁南京當了寓公,現在又在哪裏?兩廣事件舉國一致籲請委座抗日,血戰台兒莊又發動了兩廣事變的李宗仁現在又陳兵何處?將星如雲,陳兵要津;謀臣政要,官居要職,如何能忍受這國土日衰、生靈塗炭的局麵?

三人相對默然。良久,孫立人立正站在孔、宋二人麵前,毅然說:“立人不才,願重招舊部為國捐軀!”

宋子文用眼角看著孔祥熙,知道他有了一個方案。孔說:“國府西遷,重慶和雲、貴、川成了大後方,戰略物質和生活物質十分匱乏,吃鹽都成了大問題,奸商囤積,走私猖獗。財政部鹽務總局有意成立一支緝私總隊,保護川、黔、滇、桂四省的鹽運。我看就用這個名義。你孫立人把它帶成一支什麼樣的軍隊,我不管,但是請記住,鹽運一定要保證!”

三人相對一視,默然承認了這是唯一的良策。宋子文點點頭說:“仲能,你打算把總隊放在哪裏?”“長沙!武漢已是抗戰前沿,重慶是陪都,軍政雲集,非建軍訓兵的發祥之地,而且……”

“而且,你的老4團軍官半數以上是湖南人,無湘不成軍,你這個孫立人呀,讀曾國藩讀入迷了。”

事情就這麼敲定了。孫立人在行政院和財政部接了委任狀,辦理了關防文件、編製、經營等事宜,行色匆匆乘火車駛向古城長沙。

行前,他向住在湖南衡山嶽母家的妻子張晶英女士拍發電報,約好即日將到衡山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