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醒了,環睹病房,一片白色,隻有白紗布上斑斑血跡。
在他的夢境中,出現次數最多的還是在滬寧前線見到的一幕慘劇。1937年7月,淞滬會戰(八一三事變)爆發,當時任稅警4團團長的孫立人奉令率團經滬寧線開赴戰火正酣的蘊藻浜一帶接防。軍隊在公路上行進,兩旁是潮湧般的逃難百姓,遠處是炮聲隆隆的戰場,近處隨時可見倒斃路旁的棄屍。這情景使人想起杜甫筆下描寫的戰爭給黎民百姓帶來的悲慘境遇:“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棄絕蓬室居,塌然催肺肝。”製止這場戰爭,把入侵者趕出中國!孫立人的軍人豪氣被激發起來了!
行進隊伍的速度突然慢了下來,前麵似乎出了點什麼事情。孫立人用馬鞭在馬背上輕輕一擊,戰馬一陣小跑,越過前進的隊伍,來到機槍連的隊列。公路旁圍著一群難民,機槍連連長李鴻站在難民中,難民和機槍連士兵的眼睛都望著他,眼神充滿了期待。孫立人下馬走近李鴻,隻見一白發蒼蒼的老嫗雙膝跪地,懷抱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口中喃喃不清地在哭訴著什麼,聲音已十分低微。李鴻見團長走來,立即低聲向團長報告,原來這老嫗是上海近郊的農民,日寇從海上增兵向上海突然進攻,老嫗住的村莊被炮火夷為瓦礫,村裏人遭到日本兵的殘殺。她的兒子、兒媳和一個懷孕的女兒,都被獸性發作的日本兵用刺刀挑死。她從死去的媳婦懷裏抱起了滿周歲的孫子,趁著夜色爬出了這血腥的屠場。老人說她快死了,求那位好心人收養她的孫子,她來生做牛做馬再來報答。李鴻懇請團長批準他派一名軍官把這孩子送到戰地收容所。孫立人默默地點了點頭。李鴻上前從老嫗手中接過嬰兒,隻見那老嫗一頭磕了下去,就頹然倒在路旁,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這一人間慘劇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孫立人的夢境中,國土在敵人炮火下呻吟,同胞在敵人槍刺下汩汩地淌血,他不能在病床上躺下去了,他忍受不了這白色的安謐,他是中國軍人,軍人應聽從鐵馬金戈的召喚,軍人的事業在疆場。
黃昏。孫立人匍匐在山頂小築的石桌上,寫好了呈送給他在稅警總團的老上級、原財政部長宋子文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