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爭奪製江權(1 / 2)

麴義在會稽郡攻城拔寨,一時間風頭無二,憑借火炮這件利器,接連攻克了建德、桐廬諸縣,直逼吳郡的富春和餘杭。

其實,會稽郡還沒有全部被他打下來,甚至隻占領了少部分縣城。不過在發現會稽郡沒有什麼郡兵、無法對自己造成威脅之後,他毅然改變了最初的戰略,準備沿浙江直接攻入吳郡,來一出直搗黃龍。

畢竟吳郡是吳國的都城所在,一旦將這裏占領,對吳軍的士氣絕對是毀滅性的打擊,甚至可以直接宣布取得了整場戰役的勝利!

可惜,這個戰略意圖終究還是沒能實現。

得知涼軍分兵攻打會稽郡後,孫堅就想到了這一點,立馬頂著巨大的壓力,派出一萬將士趕往餘杭和錢塘二縣駐守,同時向程普、周瑜二人下達命令,命他們分出一部分水師扼守浙江(包括後世富春江和錢塘江),以確保吳郡的安全。

眼看形勢對吳國越來越不利,投降派的聲音也隨之高漲。怕後方人心不穩,一幹謀臣將領紛紛勸諫孫堅回吳郡坐鎮,否則一旦吳郡生出動亂,對吳國的打擊同樣是毀滅性的。

一時間,孫堅陷入了兩難的境地。現在他獨自返回吳郡的話,必然會動搖軍心;可不回去,又怕吳郡生亂……

眼看形勢對吳國越來越不利,終於傳來了一個好消息——長子孫策在夷州海峽與涼國海軍遭遇,發生交戰,擊沉俘虜了包括兩艘樓船在內的四十多艘船隻,取得了勝利。涼國海軍不得不退回了交州……

這封捷報就如同一記強心劑,讓吳軍的士氣恢複了不少,投降派的聲音也被壓了下去。

其實,夷州海峽的戰鬥雖然是孫策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卻是慘勝,己方也被擊沉了三十多艘海船,包括兩條大型海船。

這些海船隻有一部分是被撞沉的,另外一部分則是被樓船上的火炮給擊沉的。如果不是吳國的海軍素質確實強過涼國太多,最後誰勝誰敗還真不一定。

饒是如此,吳國海軍也出現了很大的損失,原本想要趕往吳郡的孫策,不得不又退回了夷州島進行休整。

可是,還沒休整幾天,就接到父親孫堅的將令,要求他立即前往吳郡坐鎮。

整個吳國,除了孫堅之外,也就隻有他這個頗有戰功的長子能夠鎮住場子。

沒辦法,孫策隻能急匆匆下海,帶著不足一萬的海軍奔赴吳郡。

可是,他還沒有抵達吳郡,麹義再次立功,不僅攻破餘杭,而且兵圍錢塘,離吳縣又近了一步。

得知這個消息後,孫堅不敢再停留在丹陽郡南部的山地與龐德對峙,否則麹義一旦繞後和龐德一起夾擊自己,那自己統領的這支主力軍就危險了。這支主力軍若是被擊潰,萬事休矣!

興平十五年(208年)一月,孫堅退到了丹陽郡北部秣陵縣(南京市一帶),將南部山地全部讓給了龐德。

雖然吳國的地盤不斷被壓縮,但反而更利於防守。現在吳國隻剩下了一個吳郡和半個丹陽郡,但這片區域東、北、西三麵都被江海包住,南麵則是難以行軍的山地,糧草運輸不便。如果進入這片區域的涼軍不能在短時間內將吳國平定,必然會出現糧草短缺的問題,如此,離戰敗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