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取得戰役的最終勝利隻有兩種方法,要麼一鼓作氣,在一個月內攻破秣陵;要麼就隻能戰勝吳國水師,奪得水上運糧通道。
想要戰勝吳國的水師,說實話,包括馬應在內,涼國的將領都沒有太大的信心,水兵的作戰經驗完全無法跟人家相比。以前吞並荊州時倒是接收了不少荊州水師,但荊州水師爛到了根子裏,長期疏於操練,最大的優勢也就是那些戰船了。托劉表的福,涼國戰船的數量其實是遠超吳國的。
然而,在水師統帥和兵卒都比不上人家的情況下,縱使樓船上麵搭載了火炮,勝率也不會超過四成。
與其如此,馬應更願意孤注一擲,直接攻打秣陵。憑借兵力和火炮的優勢,一個月內攻下秣陵其實也並非什麼難事。
可是,不等他執行這條戰略,局勢再次發生變化,吳國水師已經不滿足於扼守長江和浙江,居然開進了江東縱橫交錯的水網之中!
江東水網密布,到處都是江河,哪怕從丹陽郡南部趕往秣陵縣,都需要跨過兩三條江河。可現在,這些江河已經被江東水師給掌控住了,虎騎軍和玄武軍別說在一個月內拿下秣陵了,一個月內能不能跨過這些江河進入秣陵縣境內都是問題!
已經趕到荊州長沙郡的馬應收到這個情報後,差點被氣樂了,這吳國是有多麼看不起涼國的水師?原本扼守長江的兩萬吳國水師分了五千進入浙江,如今又分了一部分進入縱橫交錯的水網,真當繼承了荊州水師的三萬朱雀軍是擺設嗎?
雖然涼國水師水戰經驗不怎麼豐富,但這麼多年的訓練可是一點也沒有落下!
沒有猶豫,馬應當即給嚴顏、甘寧下達將令,全力攻打程普,爭奪製江權!
原本想要戰勝吳國水師,馬應連四成的把握都沒有,但現在,他卻有七成以上的把握。一是因為扼守長江的吳國水師兩次分兵,兵力隻剩下了一萬出頭,船隻數量更是隻有朱雀軍的三分之一;二則是因為周瑜離開了。
對於這位曆史上的水戰達人,那怕這一世他的經驗不是很足,馬應依舊非常忌憚。可是,他現在已經離開了長江,成為了進入水網那支偏師的主將,這對馬應來說,絕對是一個利好消息!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都無法擊敗扼守長江的程普,那涼國的水師全部都可以滾犢子了。
興平十五年(208年)二月初,三萬朱雀軍水陸並進,對程普發動進攻,兩支船隊在江麵上發生大戰。
憑借兵力的優勢,涼軍在一開始就占據了上風。程普知道不敵,想要撤退,可乘坐的樓船卻被火炮擊中,開始漏水。不得已,他命人放下小舟,想要乘之逃跑,可惜卻被涼軍的艨艟追上,成為了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