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默的成功告訴我們,風險與利潤是成正比的,巨大的風險往往會帶來巨大的利潤。
與其不嚐試而失敗,不如嚐試後再失敗。不戰而敗等於運動員棄權比賽,是無能的表現。經營者必須有堅持的毅力,及“拚著失敗也要試試看”勇氣和膽略。當然,這應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順應客觀規律,加上主觀努力便可從風險中獲益,這是經營者必備的心理素質,即應有的膽識。
16.領導要有創意
領導時時都要有創意,並激發員工的創造性。
領導應常帶給大家新觀念、新刺激,否則團體難以有進步和發展。若領導滿足於現狀,會使大家不思進取。假如你的領導是這種人,那真是個悲劇。
意識與潛意識專注到一定程度時便會產生創意。創意不是隨意的思考。靈感也不是刹那湧現的,其實,它出現前在你心中已醞釀了好久。
有創意的心追逐的是長遠的影響。
在追求理想過程中,領導者必須從深刻思考、困苦和折磨中得到創新的方法。
領導的實施有兩種情況:一是受到下屬的讚揚與同情,這是最成功最有效的領導;二是沒有下屬的讚揚與同情,靠權力來領導。
無數曆史事實證明,權力維持的領導不會持久。獨裁者與國王很快消失和倒台便是最好的例子。這表明人們不願長期跟隨無限依靠權力領導的人。
拿破侖、墨索裏尼、希特勒是權力領導的典範。他們的統治十分短暫。因為隻有得到下屬讚同的領導才是真正的領導。
人們可以暫時地跟隨權力領導者,但不會長期這麼做。
新型的成功的領導者應具備本書中所描述的16種素質和其他一些素質。想把自己培養成有領導素質的人,他在任何行業中都能找到大量的機會。
現在我們談談領導失敗的主要原因,因為知道該做什麼與知道不該做什麼二者同等重要。
領導者失敗的10個原因:
(1)不能組織詳細的資料。有效率的領導需掌握詳細資料和具備組織能力。一個領導者不能用“太忙”做借口逃避應做的事情,不論是領導者還是跟隨者,當承認了“太忙”,而不能改變他的計劃或不能花精力去應付緊急事件時,也就承認了他的無能。成功的領導者必須掌握與職位有關的詳細資料,並養成把它交給副手的習慣。
(2)不願提供低卑的服務。偉大的領導在需要時可能會做他本可以讓別人去做的事。“你們中最偉大的人將是大家的仆人”,這便是領導受尊重的原因。
(3)期待著從他們的知識中得到報酬,而不是用他們所知去幹了什麼得到報酬。世界不會付報酬給光說不幹的人,它隻付報酬給做了事或引導別人做事的人。
(4)害怕競爭。下屬的競爭是常出現的事,擔心地位被取代而不去努力,這種狀態遲早會成為現實。能幹的領導懂得訓練接班人,並把機關的詳細資料給他。隻有這樣領導才會加強自己,從多方麵培養自己。促使別人去幹,所得的報酬往往多於自己去幹所得的報酬,這是永恒不變的事實。成功的領導應誘導他人更多更好地為他服務。
(5)缺乏思維。沒有思維便無法應付緊急情況,不能製定出有效的計劃。
(6)自私。領導者將所有下屬的成就據為己有時,肯定會遭到下屬的不滿。真正偉大的領導不把任何榮譽據為己有,而是分給下屬,因為這種表揚更能鼓舞人的積極性。
(7)無節製。下屬不會尊重無節製的領導,任何放縱都會毀掉毅力與活力。
(8)不忠實。也許這點應列在最前麵。不守信的領導對上級和下屬都是災難。他自己也不會長久地待在領導地位上。這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9)強調領導的權威。領導應通過鼓勵而不應通過施加威脅。這在前邊已經講過了。
(10)注重頭銜。稱職的領導不靠頭銜來得到下屬的尊重。在頭銜上花費太多精力卻很少注意其他東西會失去很多。真正領導的辦公室應對所有願意進來的人開放,工作方式也應不拘泥於形式。
以上錯誤中任何一種均可能造成失敗。
希爾認為,當追隨者沒什麼可恥;然而,停留在跟隨者的位置上不思進取是不光榮的。他鼓勵我們訓練自己成為出色的人物,領導才能是培養出來的。
震驚歐美的《追求卓越》一書,其中一個主題是成功的機構都重視“人”,尊稱雇員是“人”而不是“物件”或“棋子”。推己及人,舍己從人,便可得人心,得人和。
應記住,一個真正的領導是一個領導作戰的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