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福禍相依(3 / 3)

阮雪瑩在化妝,她看起來就像待嫁的新娘。現在距離晚上的音樂劇還有好長時間,但她已經等不及了。為了今天晚上的事情,她已經準備了好久。這一天的時間基本上都花在準備看音樂劇上麵了。她起早訂了票之後就趕緊去把紙質的門票取了回來,然後就開始找衣服。選好了裙子之後,她又開始複習《巴黎聖母院》的劇情。她知道妹妹對這部音樂劇的內容一清二楚,所以她必須努力一些,千萬不能再言談上麵輸給阮雪溪。當然,最好還是趁阮雪溪和顧雲澤談論音樂劇之前就把她給支走,這樣才比較保險。

化妝要分很多步驟,阮雪瑩要先完成最初的幾步,等到出門之前再完全化好。上次這麼認真地化妝是什麼時候來著?對了,是在和方文華結婚那天。人們都說女孩子在結婚的時候是最漂亮的,阮雪瑩覺得除了心情好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化妝。婚禮當天,她可是請了一個專業的化妝師。為此,她花了不少錢。當然,那都是記在方文華的賬上。那天,她真的被裝扮得非常漂亮。那時,她看著鏡子裏麵的自己,都覺得要被迷倒了。用“傾國傾城”來形容她當時的美麗都不為過。結婚之後,她就沒有那樣精心打扮自己了。因為沒有必要了。反正方文華已經是她的丈夫了,不管她什麼樣,他都很難離她而去。直到決定抓住顧雲澤,她才打起精神來好好裝扮自己。所謂“女為悅己者容”,就是這個意思吧。她喜歡顧雲澤,而且顧雲澤看起來也對她很有好感。雖然這種好感很可能是基於誤會,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隻要結果是一樣的就可以了。她不會讓顧雲澤知道當年那個小女孩兒是阮雪溪的。並且,她會製造出更多和顧雲澤之間的美好記憶。等她得到了顧雲澤的心,那個誤會就不會對她產生任何威脅了。

阮雪瑩一邊化妝,一邊在心裏背誦關於《巴黎聖母院》的劇情簡介和分析評價。她很慶幸自己的記性還不錯。小時候,她就是那種隻在考試前夜溫習功課的人。這是她的絕技,屢試不爽。她常常嘲笑那些每天從早學到晚的同學們,覺得他們簡直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反正最終她和他們的成績都差不多,他們付出的那些代價又有什麼意義呢?

妹妹阮雪溪就是那勤奮大軍中的一個,所以阮雪瑩也經常嘲笑她。但是阮雪溪從來不聽姐姐的勸告,依然我行我素。阮雪瑩也懶得理她了,覺得妹妹就是這種不開竅的死心眼兒。時至今日,阮雪瑩依然看不慣阮雪溪的很多行為。當然,這裏麵也有嫉妒的成分。比方說,阮雪瑩不喜歡妹妹每天早出晚歸地工作。她覺得阮雪溪就是吃飽了撐的。顧雲澤那麼富有,還用得著他老婆出去工作嗎?阮雪溪就是天生的勞碌命,沒有福氣,不懂得享受生活。做女人嘛,就應該研究一下衣著打扮,沒事的時候就逛街買衣服,如果需要運動了,就去做做瑜伽。

既然阮雪溪是個閑不住的人,那就讓她忙好了。本來屬於阮雪溪的幸福生活就讓她阮雪瑩代為享受吧。阮雪瑩已經想好了。等她成為了顧雲澤的太太,一定要好好休息一段時間。最近這些天,她每天都在策劃、算計,不知道死掉了多少腦細胞。等她的體力恢複了,就央求顧雲澤帶她出去度假。以前跟方文華度蜜月的時候,她去過很多美麗的地方,但是待的時間太短,沒有玩得盡興。這次可要把以前的遺憾都補回來。有顧雲澤這樣富有的男人做伴侶,必須充分利用這麼好的資源。她一定要跟顧雲澤提出建議,讓他買下一艘私人遊艇。她才不要跟那些遊客們一起擠在船上呢,她需要足夠的私人空間。也許顧雲澤不會輕易同意,但她有辦法說服他。等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她就是他的新歡。男人都是喜新厭舊的,在熱戀的時候最聽女人的話,她有把握掌控顧雲澤。

阮雪瑩看著鏡子裏麵的自己,覺得就像一瞬間年輕了幾歲。她對著鏡子露出了甜美的微笑。

Peter和阮雪溪相對無言地吃飯。Peter知道阮雪溪沒什麼食欲,特意給她點了一些開胃的菜。可是,她仍然吃得心不在焉。看來,能讓阮雪溪開心起來的人就隻有顧雲澤了。Peter真想衝進雲起集團總部,把顧雲澤從董事長辦公室裏麵給拽出來,拖到阮雪溪的麵前。Peter雖然不了解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但他知道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如果顧雲澤和阮雪溪能夠推心置腹地談一談,說不定就沒什麼事了。關鍵問題是,這兩個人好像都不主動。Peter真想推他們兩個一把,讓他們趕快把內心的真實想法都說出來,把問題擺在明麵上解決,不要總是藏著掖著。

這也隻能放在心裏想一想了,事實上,Peter不可能去找顧雲澤的。如果他介入,說不定情況會急轉直下。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夾雜了太多人進來就顯得十分擁擠。Peter怎麼會不懂這個道理?所以他隻能默默地陪伴被愛情折磨的阮雪溪,希望可以給她度過難關的力量。

阮雪溪在慢慢地喝湯,食之無味。

Peter看著阮雪溪,微微歎了口氣。

正是吃午飯的時候,餐廳裏麵有很多人。除了阮雪溪和Peter外,其他人都是邊吃邊聊。

古人雲“食不言寢不語”,這是為了人的健康著想。可是,要知道古代的社會生活節奏比現在慢好多。從那些流傳下來的傳統藝術就可以看出來。古人欣賞的舞蹈、戲曲,一板一眼,精雕細琢,速度之慢令現代人感到窒息和厭倦。而現在的人呢,生活在競爭壓力極大的社會之中,恨不得把一天當成兩天來用。閑談已經成了一種奢侈的享受,人們很難在一天當中開辟出一塊兒時間專門用於聊天。

人們可以不聊天嗎?當然不可以。除了某些患有嚴重自閉症的人之外,正常人都需要交流。這是一種本能的需求,如果得不到滿足,人會發瘋。於是,人們想到了更好的辦法,既可以聊天,又不會耽誤工作和學習。那就是化整為零,見縫插針地和別人交談。吃飯無疑是最好的聊天時間。不管多忙的人,他總是要吃飯的,這是人能夠存活的必要條件之一。同時,邊吃邊聊也可以讓進食變成一件更有趣的事情。

人們在吃飯時,閑聊的內容也是多種多樣的。有些人喜歡在這個時候分享一些花邊新聞,博得大家一笑;也有些人喜歡高談闊論,在朋友圈子中贏得一定的地位。生意人喜歡在餐桌上增進彼此之間的情誼,同時也為下一步的合作談好條件;一家人則聊聊家長裏短,把吃飯當做休閑時光。這幾乎可以抽象出一種文化——餐桌文化。小小的餐桌不僅擺滿了各種美味佳肴,還把人生百態也擺在上麵工人品味。

Peter和阮雪溪用餐的這家餐廳環境清幽,隱約可以聽到侍者播放的背景音樂。其他的食客們在交談,但他們的聲音都不大。這是環境導致的,並非有什麼關於分貝的明文規定。Peter特意挑選了這樣一家不至於嘈雜的餐廳,因為他認為阮雪溪需要休息,需要靜一靜。盡管到目前為止阮雪溪還沒有把自己的心事告訴給Peter,他還是能通過她的那雙會說話的眼睛看出她心裏的傷痕。Peter已然成了敬業的心理醫生,細心嗬護他唯一的病人。

Peter用大部分的時間觀察對麵的阮雪溪,同時在心裏計劃著向她提問的時機和方式。這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他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他知道阮雪溪已經很脆弱,稍有不慎就會觸碰到她的痛處,會讓強作鎮定的她徹底崩潰。Peter不願意看到阮雪溪傷心落淚的樣子,他希望麵前的這個如雪般純淨美麗的女子能夠永遠開心快樂。在Peter的眼裏,阮雪溪就像流落人間的天使,她不該被悲傷的情緒捆綁。

偶爾,Peter也會把視線從阮雪溪的身上移開,看看周圍的環境,看看正在用餐的其他人。總體來說,來這家餐廳吃飯的都是些中產階級。這也是由餐廳的價位導致的。他們說話的樣子表明他們都有良好的教養和豐富的知識儲備。從他們的眼神和神態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關係。有些人應該是普通的同事或朋友,也有些人是正在熱戀中的男女朋友。

在這當中,有一桌人引起了Peter的注意。他們一行四人,意氣風發,說話的時候就像在做演講。他們的餐桌上除了杯盤之外,還放著四份用A4紙打印出來的材料。這還不夠明顯嗎?他們是學生,而且是大學生。

附近並沒有什麼大學,看來這幾個學生是乘公交車過來的。Peter聽不到他們在討論什麼,但從他們那嚴肅的神情上推斷,他們談話的內容應該是學生會的工作,或者是跟某個科研項目有關的策劃。在別人看來,他們就像打了雞血一樣,用滿腔熱情做著一些或許用得上或許用不上的事情。可是,他們卻很看重正在做的一切。

他們真是年輕,眼神裏滿滿的都是對未來的渴望。殊不知,未來並不像他們想象得那般美好。

Peter並不是個悲觀的人,而且一路走來在事業上發展得也很順利。即便這樣,他也在這些年的拚搏中嚐到了人間冷暖,看到了社會中的不公正和殘酷。所以,現在的他回過頭去看那些還生活在象牙塔裏的學生們,總是有一種心酸的感覺。

看著他們,Peter就會想到自己的大學時代。當然,那就不得不提到顧雲澤。直到現在,Peter有時還是會想,他和顧雲澤怎麼會成為朋友呢?他們兩個的性格完全是相反的,顧雲澤冷得像冰,而Peter熱得像火。本該水火不容的兩個人,竟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不得不說,冥冥之中皆有注定。

Peter和顧雲澤也還是有不少共同點的。比方說,他們同樣熱愛籃球,而且同樣不喜歡做學生工作。在大學同學的眼中,他們兩個人就是富貴閑人。大家都知道顧雲澤是慕容世家的外孫,自然衣食無憂,而Peter的家庭雖然不及慕容世家那樣顯赫,但也非等閑之輩。而且這兩個人相貌出眾,氣質不凡,所以在學校裏麵有很多追隨者。學生會也曾多次邀請他們加入。而且學生會主席說過,隻要他們掛個名,並且偶爾參加一下學生會的常務會議就可以,不需要做實際的工作。事實上,這就是在為學生會做形象宣傳。他們兩個人的名字出現在學生會的名單上麵,不說蓬蓽生輝,至少也會讓人眼前一亮。其他同學隻要看到他們兩個人出席學生會的會議,對學生會的印象立馬會提升好幾個等級。

學生會主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甚至對他們提起學生工作經曆可以為保研加分這一優勢。

很遺憾,顧雲澤和Peter不約而同地拒絕了學生會的拋出的橄欖枝。Peter在學業方麵很有心得,而且他的誌向是出國深造,不需要學校替他操心。至於顧雲澤嘛,他覺得多在學校裏麵待一天都是對生命的浪費。家仇未報,他哪有心思做學術研究?顧雲澤是屬於商場的,不屬於研究所。

學生會的希望落空了。大學四年期間,Peter和顧雲澤都沒有擔任任何職務。不過,他們倒是參加了校籃球隊。當隊長在名單裏麵看到Peter和顧雲澤的名字時,差點笑昏過去。起初,隊長並沒有對這兩位帥哥的球技抱有太高的期望。受思維定勢的影響,隊長想當然地把顧雲澤和Peter劃為中看不中用的花瓶行列。不過沒關係,他還有很多優秀的隊友。他看中的是Peter和顧雲澤的人氣,這將為籃球隊帶來好運。要知道,妹子們對籃球並沒有什麼研究,她們都是衝著帥哥來看球賽的。有了顧雲澤和Peter兩大型男的加盟,以後籃球隊走到哪裏都會人氣爆棚。再也不用為了組織拉拉隊而發愁了,美女們會自動貼上來的。形勢一片大好,籃球隊前途無量。隊長笑得合不攏嘴。

很快,籃球隊組織了新學期的第一次訓練。說是訓練,其實就相當於入校考試。教練要摸清楚每一個人的水平,然後才能夠根據個人特色安排他們在賽場上的位置以及製定人才培養方案。教練和隊長的想法一樣,看顧雲澤打球的時候期望值並不高。沒想到,顧雲澤一出手就讓教練大吃一驚。不管是過人、上籃還是三分球,顧雲澤都完成得很出色。隊長大張著嘴,就好像掉了下巴一樣。

Peter站在一旁,看到了隊長的表情,暗自覺得好笑。等到Peter上場的時候,隊長和教練已經淩亂了,他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從此,籃球隊的教練和隊長再也不對相貌出眾的隊員心存偏見了。而Peter和顧雲澤的球技也一天比一天進步,成為了籃球隊當之無愧的明星球員。再看學校裏麵的那些女同學,隻要有比賽,就有她們的身影。其他球員們都知道她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也並不反感。異性相吸是亙古不變的鐵律。有美女在旁觀戰,球員們都拿出了最佳水平。可以說,Peter和顧雲澤讀書的時候,是他們學校籃球隊最鼎盛的時期。即使畢業很多年了,大家都對那個時候的盛況記憶猶新。

籃球是Peter和顧雲澤共同的愛好,他們的友情在籃球場上麵變得堅固。當然,他們也是籃球場上永恒的對手。他們兩個的球技不分上下,總是難以決出勝負。畢業之後,他們都為沒有機會再次切磋球技而感到十分惋惜。不過,他們還有另外的競爭領域——商場。雖然顧雲澤已經是A市首富,管理著強大的雲起集團,但從目前的狀況來看,Peter似乎更勝一籌。為什麼這樣說呢?別忘了,Peter可是耍了手段把雲起這條大魚釣到了淨雪的門前,而顧雲澤此前對這件事的幕後策劃一無所知。要不是那次送阮雪溪回家,Peter還可以繼續把顧雲澤蒙在鼓裏。不過,Peter已經贏了,顧雲澤知不知情都無關緊要了。

比起現在的這種競爭,Peter還是更懷念讀書的那些日子。那時的他無憂無慮,也和餐廳裏麵激烈討論的那些學生一樣單純。可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走進社會這個大熔爐,他也難以逃脫這種命運。而且,他和顧雲澤也都難以擺脫感情的煩惱。顧雲澤的煩惱是阮雪溪,而Peter也有著不為人知的苦惱。人生就是這樣,越長大越複雜。

想到這裏,Peter對著那幾個年輕的學生微笑了一下。他不是在跟他們問好,而是在跟過去的自己說一聲“好久不見”。

阮雪溪已經吃完了。她的食量很小,之所以花了這麼長時間隻是因為她的心思在別處。她在想今晚的音樂劇,那場三人同行的宴會。她到底要不要去呢?她知道姐姐不過是想和顧雲澤製造一些浪漫的回憶罷了,叫上她也隻是台麵上的話。如果去了,她就會成為顧雲澤和阮雪瑩之間的電燈泡。夾在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感覺並不好受,幾乎是如坐針氈。如果拒絕,顧雲澤會不會生氣?他會像昨天晚上一樣責怪她吧,說她不講姐妹間的情誼。真是兩難的處境啊,阮雪溪現在是進退維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