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預防(1 / 3)

目前,人類還無有效的疫苗預防艾滋病,也無有效的藥物治愈艾滋病。因此,對人群進行宣傳教育,勸導人們采取安全的性行為.防止艾滋病病毒感染是人類目前對付艾滋病惟一有效的措施。

(一)誰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險性?

我們中間的每個人都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險性。但具有下列行為或習慣的人與不具有該行為或習慣的人相比,更具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險性。

在不使用避孕套的情況下與多個人發生性關係者;

共用受汙染針頭的靜脈吸毒者;

輸入艾滋病病毒汙染血液或血製品者.;

(二)經性傳播的預防

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避孕套可以降低艾滋病病毒傳播的危險性。堅持正確地使用避孕套可以防止艾滋病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為此,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三項建議:“擴大避孕套的使用、禁欲、恪守專一性伴”,以減少艾滋病病毒經性傳播途徑傳播。

忠實於自己的家庭和配偶,僅保持一個性伴對避免艾滋病病毒感染有重要意義。發生性關係的人數越多,遇到感染艾滋病病毒性伴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每個人為了對自己和家庭負責,都應最大限度地減少性伴數,避免與多人發生性關係。

(三)經血傳播的預防

為了預防艾滋病病毒經血傳播,下麵的一些方法可以被采用:實行自願無償獻血,對捐獻的血液進行艾滋病病毒篩查,教育醫療衛生人員減少不必要的輸血。在醫療服務中,要認真執行預防感染的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對醫療器具的合理消毒滅菌,嚴格遵守“預防醫院感染的基本注意事項”,提供一些必備的設備和用品等等。在靜脈吸毒中預防血源性傳播應與預防性傳播同時進行,采取的措施包括減少毒品需求,減少注射毒品,用煮沸或漂白劑對注射器或針頭進行消毒。

血液及其製品的安全首先是通過常規的和強製性篩查全部血樣而實現的,但是由於艾滋病病毒有“窗口期”的存在,僅靠篩查所有血源的艾滋病病毒抗體隻能降低輸血傳播艾滋病病毒的危險性。要進一步保證用血安全,還應提倡公民無償獻血,杜絕商業性賣血。對供血者進行預防性病、艾滋病教育,杜絕有高危險行為的人獻血。

以下的幾項建議可以預防艾滋病病毒經血傳播:魯盡量避免輸血。如果要輸血,輸血前一定要進行艾滋病病毒檢測;

如果有療效相同的口服藥時,就不要注射治療;如果一定要使用針頭、注射器和刀片等能夠穿破皮膚的器具時,要堅持對這些器具進行消毒;不要共用剃須刀;不要使用毒品,如果不能避免,按以下方法去做:不要靜脈注射毒品;

如果不能避免靜脈注射毒品,就不要共用針頭、注射器或其他注射器具;

如果不能避免共用針頭、注射器,就應對這些器具進行煮沸或使用漂白粉消毒。

(四)母嬰傳播的預防

預防母嬰傳播最好的策略是防止通過性傳播將艾滋病病毒傳給生育年齡的婦女。對已知或懷疑有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婦女應避免懷孕.為了防止母嬰傳播,世界上有些國家對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婦女,勸導其終止妊娠。

不是“狼來了”的故事

中闊有個人人皆知的“狼來了”的古老故事,告誡人們不要虛張聲勢,“艾滋病就在我們身邊”,“艾滋病正向我們襲來”,這樣的警告也聽說不少。但是有很多人仍然將這些警告與古老的故事聯係在一起。

看看我們的周邊國家——泰國的經曆、就會驚異地發現艾滋病這支狼確實是來到了我們身邊。泰國1984年發現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年的時間裏,感染者人數迅速上斤,達到50多萬,成為世界上艾滋病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再來分析下中國艾滋病的感染曆史、現狀以及潛在的危險因素,就發現狀況確實不容樂觀。

中國艾滋病的曆史和現狀

第一階段,從1989年到1993年,稱為播散期。它以1989年10月在雲南吸海人群屮犮現146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為標誌。

人群,也有少量的感染者是歸國人員、性病患者和暗娼。

第二階段,從1994年開始到現在,稱為增長期。它是以1994年下半年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超出了雲南省為標誌。在這個時期,其他地區的吸毒者和職業獻血員中也發現了一定數量的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全國艾滋病病毒感染報告數急劇上升。1995、1996和1997年分別在四川、新疆和廣西的吸毒人群中相繼報告發現了大量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同時,通過性傳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也在增加。艾滋病在中國的傳播速度明顯加快,流行區域明顯擴大,報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數量急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