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繼續以往的做事方式,注定帶來災難乃至滅亡。
1.不要孤注一擲。
企業一定要有創新意識,以保持強烈的創新欲望和創新決策的動力,保證創新決策的順利完成。形成“創新式”的思想意識,將創新意識貫徹到企業的企業文化中去,同時要滲透到管理的全過程。這就要求在管理中努力改善“創新式”人員及其思想結構,注重企業對創新價值觀的維護,使思想意識管理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保證創新決策全過程的順利進行。
認識同行業企業之間能跨越企業組織的邊界,實現合作,要創造一個集中優秀人才一起工作的環境。決策者應該更多地將精力集中於協調合作企業的目標上,集中精力於如何讓各企業優秀人才通力合作創造出真正新的和具有高價值事物的內在欲望上。
在孫陶然的《創業的36條軍規》中有一條:早5分鍾行動,留3分力在手,隨時準備自救。5分鍾就能決定戰鬥的勝負,想好了馬上就動手,未雨綢繆是最有效的武器。牌再好也不要孤注一擲,不要寄希望於好運氣,永遠留有預備隊是拿破侖百戰百勝的絕招。不要指望投資人、朋友或者員工能夠救你,隨時準備自救方能長命百歲。
孤注一擲是一場賭博。其結果或者是高回報,或者是徹底失敗。此戰略旨在創建一個企業並控製該市場,一開始就需要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並在目標確定後就全力以赴以獲得市場領導地位並持續努力以保持領導地位。
IBM或許就是這一戰略的成功代表。1956年時的IBM並無特別之處,但在小沃森的主導下IBM實施了360計劃,投入了50億美金,相當於現在的300億美金,遠遠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原子彈開發計劃“曼哈。
頓計劃”所投入的20億美元。
最後的結果是IBM成功了。可以說,360計劃成功締造了IBM帝國,催生了IBM在全球計算機領域內的“IBM標準”,對業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大規模投入資源並持續努力使IBM成為了會跳舞的大象。
孤注一擲是一種高風險、高收益的賭博,但更是一種對企業創新的承諾。這種戰略需要周密的思考和審慎的分析,它拒絕靈光一閃後的匆忙實施,但也拒絕優柔寡斷的停滯不前。它需要的是“一擊即中”的訴求以及傾注全部努力的承諾。所以這裏的“孤注一擲”也並非真的孤注一擲,不計後果。
縝密的思考分析+雄心勃勃的目標+全部資源的聚焦+持續努力的承諾,這才是真正的創新戰略。
毫無分析和準備的孤注一擲,會因為缺乏堅定的意誌、努力不夠、沒有足夠的資源可運用或沒有使足夠的資源發揮作用的等原因,使得大多數創新機遇所帶來的成果不足以彌補其所投入的成本、努力和資源。
2.莫存僥幸心理。
創新有時看似是靈光一閃的概率事件,因此很多人都抱著僥幸的心理,這在很多初入職場的新員工身上會體現得比較明顯。很多人都在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項目或工作時,都會想出一些投機取巧的辦法,把這當做創新,成了便成,沒成就說成是嚐試失敗。
其實,創新是一項十分艱巨而複雜的思維和執行的過程,來不得半點虛假,也玩不得半點僥幸。
美國EDS公司的執行官布朗加入EDS之後,其首要工作就是專注在員工的信念與行為上,以改變公司的文化。在EDS的舊理念中,有以下幾個最為突出。
我們屬於大量生產的企業。EDS處於一個成長緩慢的成熟產業——計算機服務外包業——特性為競爭激烈、差異小,因而利潤率偏低。我們的成長不可能達到市場的平均水準。身為大量生產行業中最大的廠商,EDS很難達成高獲利成長。有收入才有利潤:業務做得愈大,利潤總會增多——這一信念必然導致資原配置不當。
每位主管擁有所有的資源——控製權是關鍵。每一部門都完全自主,各自保衛自己的地盤——這個信念使企業各部門間無法互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