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人不學。
《淮南子》中有記載:楚將子發非常喜歡結交有一技之長的人,並把他們招攬到麾下。當時有一個其貌不揚,號稱“神偷”的人,子發對此人也是非常尊敬,待為上賓。有一次,齊國進犯楚國,子發率軍迎敵。由於齊軍強大,三次交戰,楚軍三次敗北。正當子發一籌莫展的時候,那位其貌不揚的“神偷”主動請戰。當天夜裏,在夜幕的掩護下,“神偷”將齊軍主帥的睡帳偷了回來。
第二天,子發派使者將睡帳送還給齊軍主帥,並對他說:“我們出去打柴的士兵撿到您的睡帳,特地趕來奉還。”那天晚上,“神偷”又將齊軍主帥的枕頭偷來,然後又於次日由子發派人送還。
第三天晚上,“神偷”又齊軍主帥頭上的發簪子偷來,次日,子發照樣派人送還。齊軍士兵聽說此事,甚為恐懼,主帥驚駭地對手下們說:“如果再不撤退,恐怕子發要派人來取我的人頭了。”於是,齊軍不戰而退。無人不學,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要學會用你的老師——每個比自己強的人都是老師;要學會用在某個領域比自己強的人——這些人往往就是專家。職場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找老師的過程,要看自己能否做到找得多、找得準。
2.無事不學。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不斷學習對員工來說也已經成為一種必然。在國外,一個工程師的學曆在六年之後就要重新考試,否則就無法繼續被社會所承認。現在知識陳舊率高得驚人,每天的報刊、書籍和科學創造成千上萬,一刻止步不前就有可能使你與迅速變化的現實社會脫節。員工隻有不斷學習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才有可能成功。
不要認為學習隻是階段性的任務,學了一些東西就夠了。要知道你所學的不過是滄海一粟,還有很多很深的東西等待你去掌握。你要細心觀察、留心學習,抓緊一切可以學習的時間,關注一切可以學到知識的事,做到無事不學。
有位年輕人,畢業於廈門大學的英語專業,他希望能在國際教育交流領域創出一番事業,目前任職於國內某高校涉外部門。在正常工作之餘,我這位同學利用業餘時間自學了市場營銷和電子商務等課程,而且主動承擔起部門網站編輯和國際交流活動策劃等工作,並且成功組織了各項活動。通過努力,網站的質量也受到上司的好評。
幾年後,由於部門管理的混亂,他自己也感覺這樣繼續工作毫無前途可言,便跳到一家國際教育發展投資公司做市場調研員,開始了每天在外跑業務的生活。他隻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成為公司的業績標兵,並升職做了主管。後來,他又被安排到市場部,擔任市場部經理助理。在這個階段,他開始全麵接觸市場工作,工作激情和績效非常高。在助理的位子上,他充分發揮出自己的特長,特別在市場策劃方麵顯示出了過人的能力。
很多員工,進入社會幾年後就喪失了上進心,他們認為自己目前所掌握的知識足夠一生所用了,於是就開始吃起老本來。殊不知即使有一些工作業績,也隻能表明過去。如果想在這個行業中繼續下去,充電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否則的話就意味著你會“貶值”。其實,一種學習的結束,同時也意味著另一種學習的開始,社會生活是一個大課堂,是一本我們永遠都讀不完的書,它需要我們不斷地翻閱。
3.無時不學。
在職充電是防止人才貶值的一種好方法,要讓自己不貶值,那就需要不斷地充電。學習是永無止境的,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正如人們常說的:你永遠不能休息,否則,你就永遠休息了。
李嘉誠是眾所周知的華人商業領袖,雖然已過古稀之年,但仍舊馳騁商場,是一位終身學習的楷模。小的時候,李嘉誠想方設法博覽群書,為自己的成長和事業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年輕的時候,李嘉誠努力學習粵語和英語,為自己立足香港提供了保證。即使後來功成名就了,李嘉誠也沒有停止學習的腳步,學習已經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