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說:“我們身處瞬息萬變的社會中,全球邁向一體化,科技不斷創新,先進的資訊係統製造新的財富、新的經濟周期、生活及社會。我們必須掌握這些轉變,應該求知、求創新,加強能力,在穩健的基礎上力求發展,居安思危。無論發展得多好,你時刻都要做好準備。財富源自知識,知識才是個人最寶貴的資產。一個人隻有不斷填充新知識,才能適應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不然你就會被那些擁有新知識的人所超越。”
在幾十年的從商生涯中,李嘉誠一如既往地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欲望。直到現在,李嘉誠還保持著學習的習慣,堅持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看半個小時的書或是雜誌,關注文、史、哲、科技、經濟等多個方麵,了解行情、學習知識、把握信息。李嘉誠不僅把終身學習作為自己的信條,更是用自己一生的行動證明了終身學習的巨大力量。有人曾問他:“今天你擁有如此巨大的商業王國,靠的是什麼?”李嘉誠毫不猶豫地回答:“靠學習,不斷地學習。”
是的,“不斷地學習”就是李嘉誠取得巨大成功的奧秘。李嘉誠不僅把終身學習作為自己的信條,更是用自己一生的行動證明了終身學習的巨大力量。
人的一生很漫長,也很短暫。學習是人的天性,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個重要原因。從你咿呀學語算起,你的學習生涯就開始了。你因學習而成長,也因學習而成熟,更靠學習而成功。即使你智商過人,你也需要不斷地學習。沒有人能僅靠先天的遺傳而成功,後天的學習和努力才能成就一個又一個輝煌的人生。
※知名企業巡展:蘋果公司。
個人主義至上是創立之初的蘋果公司激發員工創造力的重要法寶。蘋果公司鼓勵個人主義,個人主義可以創造差異,蘋果公司傾向於雇傭那些有思想、懂得自我激勵的人。在喬布斯的領導下,蘋果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形成了一種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企業文化。蘋果的文化鼓勵努力工作,強調個人成就。這種文化使得蘋果公司開發出令人不可思議的產品。
反主流文化是蘋果企業文化的另一個重要元素。從百事可樂總裁一職來到蘋果公司的斯卡利在1983年擔任蘋果公司CEO之後發現,這家鼓勵個人主義的矽穀新貴的工作環境充滿了反主流文化。員工們堅信,蘋果公司的動力來自他們,管理層的角色是為他們創造能夠激發他們創造力的、最佳的工作環境。無疑,蘋果公司的這種文化與那些有著悠久曆史的大公司有明顯的不同。斯卡利清楚地認識到,個人主義至上的企業文化在激發員工創造力、使蘋果公司保持創新精神的同時也給蘋果公司帶來了一些消極後果,甚至帶有破壞性。斯卡利所做的是,在不犧牲創造力和蘋果公司精神的前提下,為蘋果帶來組織和營銷的規範。他之後的兩任CEO也延續了他的做法。一直到喬布斯1997年回歸蘋果公司,蘋果的創新文化始終堅持如一。正如喬布斯所說的那樣,在蘋果公司,創新想法可能來自於員工在走廊上不期而遇的隨意交談,或者員工夜裏十點半互相打電話討論剛剛想出來的好的創意,或者是某個人產生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好主意而臨時召集的6人會議。
創新是蘋果文化的靈魂。在蘋果公司的曆史上,似乎從未有過克隆其他公司產品的曆史。創新文化,使得蘋果幾乎每年都有新的產品問世。即便在經營最困難的時候,蘋果也不曾改變創新;即便在產品非常暢銷的時候,蘋果也依然推陳出新。對創新的熱愛乃至偏執,是蘋果能夠堅持到今天的一個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