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嘴勤問困難。
或許是看到了太多老板和員工之間的矛盾,員工總是把老板置於對立的境地,或是針鋒相對,或是小心謹慎。事實上,在職場中,我們急需找到與老板之間應該保持的特定的距離。可以試著與老板交朋友,但不要輕易泄露老板的隱私;可以與老板保持適當的距離,但不要總是做出一副公事公辦的臉孔,要試著體諒老板的難處,為老板著想。
在公司裏,我們可能會發現總是有那麼幾個人,他們的能力可能不是最棒的,但他們就是成為老板最信任的人,也總是得到老板的額外關照。對於這些人,一般人可能總會有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想法,不願意承認他們高明,內心裏麵卻又總是希望能夠成為那樣的人。秘密在哪裏呢?
如果你還沒有掌握要訣,那麼,請從觀察老板的臉色開始吧。老板的臉色會因為遇到不幸或黴運而改變。“喜怒不形於色”的人的確很了不起,但是這種人很少有。很多老板都已屆中年,他們的地位越高,責任就越重。他們表麵上看來似乎很榮耀,事實上卻都承受著極大的壓力。工作上的事暫且不論,在家庭中,他們也肩負著很重的責任。如果有一天他在不經意間流露出悲傷的話,很可能是家中出現了問題。雖然努力抑製不說出來,但苦惱仍然會在他的臉上流露出蛛絲馬跡。
有一天,小王在向老板彙報工作時,發現老板的臉色似乎有些不對勁。
機靈的小王馬上意識到:老板是不是遇到了不幸的事?是不是太太病倒了?或者是小孩成績不好?夫妻失和?與孩子意見不合,導致雙方互不說話……於是,小王在彙報完工作之後,用聊天的口氣對老板說:“李總,家裏都好吧?”以假裝隨意問安的話來開啟他的心靈。
“哎!我正頭痛呢!我太大突然病倒了。”“什麼?您太太生病了?”“其實也不用住院,醫生讓她在家中療養。隻是,太太生病後,我才感到很多的不方便。”“難怪呢。我就覺得您的臉色不好,我還以為您有什麼心事,原來是太太生病了。”“想不到你的洞察力這麼敏銳。”
老板一麵說著,一麵露出以往從未有過的親切笑容,因為他發現,他的員工不僅是在認真地工作,還在生活上關心著他。
老板也有脆弱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有可能脾氣暴躁,但也有可能更願意敞開心扉,這就需要你去觀察,並以朋友的立場來為老板著想。如果老板正在為了平衡你的一位同事的心理而暫時拖延了你的提升,不要抱怨,更不要給老板施加壓力,這時候你的寬容和大度可能更容易打動老板。
任何矛盾都有緩解和處理的方法,對於老板和員工這一對矛盾體來說,雖然有很多對立的方麵,但根本利益還是相同的,就是為了公司更好的發展。因為隻有公司發展好了,老板的目標得以實現,員工個人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打造一種雙贏的局麵是最好的結果。作為員工來講,不要總是把老板放在敵對的立場上,看到老板遇到什麼困難就擺出一副幸災樂禍的態度,這不僅對老板沒有好處,對於自己更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初入職場的新人,不如把嘴巴用到該用的地方。把抱怨化作建設性的意見,並且以老板能夠接受的方式主動提出,老板應該是非常歡迎的。
2.手勤排疑難。
西方有句著名的諺語:“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隻會把事情弄得更糟,隻有實幹才能讓問題得以解決。成功人士有一項共通點:從來不會為了解釋事情的結果而編造借口,也不會抱怨事情原本應該如何發展,隻會積極行動。
如果犯懶,總覺得自己隻拿那麼點錢,所以就做和所得薪水相稱的那些工作,那麼你將永遠不會成功。因為這樣一種心態定位,使你隻盯著自己分內的那些工作,而不會想著多做一點,甚至連自己分內的工作都敷衍塞責,被動地應付上司分派下來的工作,結果幾年過後,除了那點薪水,一無所獲。這是典型的窮人心態,抱著這樣的心態工作,你就永遠隻能是打工者,在抱怨中勉強糊口。
當老板被公司事務纏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作為他的下屬,應該想想“我能為老板做些什麼”,為其分憂解難。特別是在老板遇到難題、迫切需要幫助的時候,優秀的員工應該像江湖豪傑那樣主動站出來,施以援手,而不能像平庸者那樣袖手旁觀。
任何工作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都可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與障礙。作為老板,管理一個企業,責任重大,壓力也最大,某些工作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或以往的經驗處理妥當,而有些工作則需要下屬的幫助才能解決。這時,如果下屬除了幹好本職工作外,還能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老板出謀劃策,共同渡過難關,老板肯定會十分感動,從而對你另眼相看。
當產品打不開銷路時,你利用自己的社會關係,聯係銷售渠道;當老板需要某一方麵的人才時,你積極幫助老板物色、推薦人才;當公司發展遇到困境時,你不妨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為老板決策打開思路,提供方法;當老板忙不過來時,你可以主動承擔一部分工作,讓老板處理特殊事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