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7章 投資者一定要當機立斷 華爾街資深投資人威廉·歐奈爾(1)(3 / 3)

那麼投資者如何判斷大盤何時走到頭,而哪些情況又能表明大盤頂部已經到來了呢?歐奈爾的辦法很多。根據市場的曆史總結,追蹤大盤每天的走勢,留意那些長期積累的獲利盤何時大規模出貨,這些都是判斷大盤是否到達頂部的重要參考。歐奈爾通過多年的觀察發現,美國股市在曆史上形成過多次明顯的頂部。比如說,1954年的第一個星期,有一個交易日紐約交易所的成交量明顯放大,但股價卻沒有相應的上漲。而在下麵的一個交易日,道·瓊斯指數以放量下跌的走勢確立了大盤頭部,下跌開始。

另外在1955年7月的第一個星期,美國股市也形成了一個極端性的頭部。

但是市場平均漲幅非常大,指數連創新高,而接著成交量繼續放大,但道·瓊斯指數開始下跌。3天後市場成交量萎縮,指數下降趨勢確立。

也有這樣的時候,大盤會在高位震蕩一段時間,此時投資者難以提前判斷它會選擇向上或是向下。這時就要密切關注指數和成交量的配合情況。如果哪天市場放量而指數卻略微收低,那麼基本可以判斷這是市場的第一個出貨日。此後也許還會出現幾個出貨日,如果有4個出貨日分布在2~3周內,大盤通常會掉頭向下。如果大盤試圖上攻繼續創新高,那麼這些出貨日就會分布在6~7周內。歐奈爾說:“正確判斷大盤的頂部就像學習開車一樣,投資者需要不斷地練習。”

其次,如何判斷大盤的底部。歐奈爾認為,如果投資者已經發現了市場轉入熊市並從中脫身,那麼投資者就會關心市場何時調整到位可以再次大膽介入。相反,如果介入過早,則會受到“套牢”的煎熬。如果一直猶豫不決,那麼又可能會錯過抄底的好時機。歐奈爾始終認為,大盤每天的走勢是最有說服力的。尤其,當大盤在下跌時開始反彈,投資者更要格外注意,即使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反彈力度很大,也無法確定大盤會出現反轉行情。隻有當後麵的幾天中成交量持續放大,並且指數上漲超過一定的幅度,才可以確定大盤已經走出了頹勢。不過,歐奈爾提醒投資者,股市中充滿了陷阱,對於虛假的反彈和虛假的反轉,一個不留心,就會被蒙蔽。

通常市場在真正確認上揚之前,會反複確認底部,並伴隨大盤在底部附近反複震蕩。如果在此期間大盤運行的低位重心隨著時間而緩慢上移,那麼就說明底部已經比較紮實了,大盤確實已經見底了。

那投資者怎樣才能準確判斷出哪個是假反彈,哪個是真反彈呢?歐奈爾認為,當所有股票都在大跌的時候,利空出盡,此時市場才可能獲得真正的支撐。這時再出現的價升量增的反彈才是真正有效的行情。反彈的前一兩天不能說明什麼問題,理智的投資者這個時候最好不要介入,而應該等待時間來驗證此次反彈是否有效。反彈的支撐線一般都是出現反彈的第一天的收盤價。如果反彈伴隨了成交量的放大,那麼反彈才能確立。這種趨勢通常是在反彈的第四天到第七天才能真正得以確立。

綜上所述,大盤的底部和頂部都是可以通過仔細觀察大盤而分析出來的。在研究大盤的底部和頂部時,前期表現活躍的股票的成交量的大小,將成為投資者的重點關注指標。

投資成長股

投資成長型股票和價值型股票是眾多投資者的主要選擇。前者主要是尋找有較強成長性的股票,而後者則希望發現內在價值被市場低估的股票。兩種選股方式都有成功的例子,但歐奈爾更傾向選擇成長性的股票。

價值型股票更看重股票的市盈率,但歐奈爾說:“價值型投資者可能會錯過這些非常傑出的公司業績表現最佳的時刻。我認為市盈率是一種被錯誤使用,錯誤理解和誇大的選擇股票的工具。收益和銷售量的增加是幾乎所有股價上升的基本原因。”他認為,收益和銷售量的增加而不是市盈率,才是幾乎所有股價上升的基本原因。

歐奈爾之所以傾向於投資成長型股票,根據的是他40年來對市場數據的分析。他通過這些數據去考察那些漲幅最大的股票,然後尋找這些股票的共同點。他發現這些最成功的股票都包含兩個方麵的基本因素:

內在因素就是公司和行業的本質,而技術因素則關乎發現股票的價格模式。於是,如果要想被歐奈爾相中,這家公司的一定要是一個有良好成長性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