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奈爾最初選擇成長性公司的標準是:季度同比增長率要大於或等於20%,並且來自連續經營活動的當期每股收益為正。而作為季度收益標準的補充,歐奈爾建議考察整個行業概貌。最後再選擇一隻表現突出的股票,因為一個有著堅實基礎的行業必然會存在一批優良的公司。
在確定行業後,歐奈爾則更傾向於那些快速增長的公司。這些公司通常是正在快速擴張的行業裏的龍頭企業。歐奈爾之所以喜歡這些行業中名列前茅的公司,因為它們會給他帶來豐厚的回報。歐奈爾建議,用相對強度指標來確認市場的領頭羊。相對指標比較了一隻股票相對整個市場的表現,代表了股價表現相對於整個市場的程度。歐奈爾還建議尋找那些百分比排名占30%的股票。如果投資者期望這種選擇市場領頭羊的方法更嚴格,那麼投資者應該考慮那些相對強度排在前10%~20%位置的股票。
除了上述兩點選擇成長性股票的標準外,歐奈爾還列舉出了符合這類公司的其他條件:最近一年的收入應該大於或等於上一個會計年度的收入——主要是為了防止公司最近可能出現相反的的發展趨勢;在過去5年中,從持續性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年度收益增長率至少有25%——如果獨立采用這一標準,將是一條非常嚴格的限製性標準;股東收益率最少在17%~50%之間,且市場對該公司未來一兩年的高盈率增長的預期有一致性。歐奈爾通過多年的從業經驗和他所了解的眾多投資者來看,成功的成長型投資者的年投資收益率一般能夠達到了25%~50%,有時候更多。
有人這時可能會產生懷疑,那些表現出強勁上升趨勢的股票,是否真實情況是被高估了呢?歐奈爾認為,這些股票有可能會走得更高。他在創辦《投資者商報》時,就將目光聚焦在那些創了52周新高的股票上。這也是他篩選成長股的標準之一。而在運用這條標準時,通常會有三分之二的公司被淘汰掉。
選擇成長股的第三個標準是,一隻好的成長股必須具有能夠推動股價上漲的諸種因素。歐奈爾認為,這種因素有時候就像提升股價的催化劑。
在歐奈爾對那些成功股票的研究中,他發現95%的成功股票都有一些來自基本麵的火花來推動公司股價上漲。這些基本麵包括新產品的開發與銷售、管理效率的提高以及經營成本的降低等。當然,股價的波動最直接的原因還是來自內需的變化,因此股票要想大幅度上漲,就必須吸引到對股票需求量大的機構投資者。而股本過小的低價股通常不容易做到這一點。
歐奈爾認為,股票往往需要一些機構投資的發動才能有超過市場平均水平的出色表現,在他看來,3~10個機構投資者是最合理的最小數額,股票需要有機構投資者持有,但當股票被投資機構過多地持有後,普通投資者再買入就遲了。當然,除了關注機構投資者的最小數目,投資者還應該關注這些機構過去的表現。
總而言之,歐奈爾通過這三個標準成功地選擇到了優秀的成長股,而這些成長股是他收益的主要來源。最後,他告訴那些價值投資者們,“雖然列舉價值型投資者成功的個別事例很容易,但是大多數人都不是沃倫.巴菲特。人們也沒有他的聰明才智去全麵地分析公司的財務狀況,恰如其分地評價公司的商業特權。”
投資收益率高的股票
股票收益率在歐奈爾的投資法則中經常被提及到。所謂的股票收益率是指,投資於股票所獲得的收益總額與原始投資額的比率。股票得到投資者的青睞,是因為購買股票所帶來的收益。股票的絕對收益率就是股息,相對收益就是股票收益率。一般股票收益率的計算公式是:股票收益率=收益額/原始投資額。
為了說明股票收益率在投資中的重要性,歐奈爾講了另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叫賈森的人。他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口香糖經營者,他想將企業的一部分賣給有興趣的投資者。歐奈爾想告訴大家,如何通過賈森提供的公司的損益表來判斷賈森的公司是否值得投資。賈森的10家口香糖連鎖店的盈利是120萬美元,是非常不錯的成績。因為賈森將他的企業均分為100萬份,我們可以計算出每股收益應該是1.2美元。賈森開出的價格是每股12美元,這樣根據去年的盈利,賈森口香糖可以給予每股12美元,及每年10%的回報。
如果以每年每股收益率除以股價得到的10%就是通常所說的收益率。
投資者可以把投資於賈森企業得到的10%的收益率與投資於10年期美國政府無風險債券而得到的6%的收益率進行一下比較,我們可以輕易地得出一個結論,每年10%的投資收益率要比6%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