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篇 “沙漠風暴”前夕(1)(3 / 3)

施瓦茨科夫說,他認為,長期僵持對薩達姆來說將是一種勝利。

就在這個時候,新任空軍參謀長麥克皮克上將也主張早日發動攻勢。他說:“如果要發動攻勢作戰,對空軍來說是越早越好。”

這位將軍現年54歲,原是一名戰鬥機飛行員。他說,在差不多從現在開始直到11月1日為止的這段時間內,空中力量的戰鬥有利條件將會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在那以後,這種有利條件將會不斷削弱。伊拉克人正在沙漠構築更深的工事。他們在科威特得到了一些美國的霍克地對空導彈,他們也許能夠利用這些導彈來打美國的飛機。

鮑威爾不同意這位新任參謀長的意見。他說,其他各軍種需要有更多的時間來加強和進行準備,不必要進行任何冒險。“慎重的做法是把兵力增加一倍,如果進攻不成功,軍方和總統都將遇到嚴重的麻煩”。

“天哪!得啦。”麥克皮克有點誇張地叫道:“這畢竟是一個第三世界國家,一個隻有一個城市的國家(指科威特)。我們卻在使它看起來好像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戰似的。我們最後將得不到任何風格分。我們應當設法使這件事看起來很好辦,而不應當使它看起來很難辦。我擔心的是,我們等待的時間太長了。

“我理解。”鮑威爾平靜地說:“但是,如果我們晚一點動手,你仍然具有戰鬥有利條件,而且我們需要時間做一些其他事情,主要是讓陸軍做好動手的準備。把他們送到那裏,讓他們上岸和卸載。

我不在乎什麼風格分。有利害關係的東西太多了。我們不打則已,打則必勝,這就是我們要掌握的軍事原則。”

美國高層內部意見的分歧,焦點不在於是否對伊拉克開戰,在這一點上大家的意見是一致的,分歧在於什麼時候向伊拉克宣戰。

以前,作為負責外交事務的國務卿貝克一直主張外交解決,但如今他的態度變了。這位國務卿看到,布什擔任總統的政績成敗極有可能取決於海灣政策的結果,作為布什35年的老朋友、競選總管和內閣核心成員,他沒有其他選擇,隻能成為總統政策的積極支持者。他說:“如果伊拉克繼續占領科威特,我們將不排除可能使用武力。”

10月30日,為了爭取議會的支持,布什把參眾兩院的15位國會領導人請到了白宮,宣讀了一份人質狀況的報告,並稱他正在收到更多的關於虐待美國和英國人質的報告。他說,他正在閱讀一本名叫《第二次世界大戰:完整的曆史》的書,該書敘述了由於對一個獨裁者的姑息而導致戰爭發生的經過。布什憤怒地說:

“我們絕不能再讓這種事情重演!”

“薩達姆對人質的待遇,”布什說:“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和野蠻的。”他接著介紹了一份報告,說有一家外國人質被帶到一家醫院,伊拉克人在那裏當著父母的麵槍殺了他們的孩子,然後又用槍打死了這對父母。“難道我們還能允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嗎?”

布什的這番話取得了他預期的效果。眾議院議長弗利說:

“總統先生,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站在你這一邊。”不過,他希望在海灣采取的任何軍事行動,事先多舉行這種會議和多與議會商量。

布什隨後又把話題轉到科威特的美國大使館上。有幾名美國外交官還留在那裏,伊拉克人不向他們供應食物和水。如果不是全麵地出兵,他就沒有辦法有效地使用軍隊去保護他們。“如果美國國旗被降下,美國外交官也成了薩達姆對人質所用的詞———客人,這將意味著什麼呢?我絕不能坐視不管!”

一位民主黨眾議員站起來表態:“我強烈支持總統的立場,我看除了采取軍事行動外,沒有其他的選擇,而且越快越好!”

其他的議會領導人一致讚同。

當天下午3時,布什在白宮召集內閣核心成員碰頭。

“我們現在是在三叉路口上。”斯考克羅夫特首先發言:“政策可以繼續是遏製與防禦,也可以改變為製定進攻方案。”

在與會者中,貝克開始比較謹慎,後來也表示同意。切尼主張製定“慎重而嚴密”的進攻方案,他說不攻則已,攻則必勝。

“總統先生,”鮑威爾說:“我們已經完成了受領的任務,對沙特的防禦已經比預期的時間提前完成了。現在如果你決定增強兵力,要找一個進攻方案,這正是我所需要的。如果總統想要一個進攻方案,我支持施瓦茨科夫的各項建議。”

切尼表示,他無條件地支持施瓦茨科夫和鮑威爾,堅決作他們的後盾,奪取戰爭的全部勝利。

布什高興地說:“如果這是你們所需要的東西,我們馬上照辦!”

發動攻勢的方針就這樣確定了。

11月8日下午4時,布什在切尼的陪同下在新聞發布會上露麵了。他說:“今天我已指示國防部長擴大美軍投入‘沙漠盾牌’行動的規模,以確保多國部隊有一個適當的進攻性軍事方案,如果那是為實現我們的共同目標所必需的話。”

但這一決定一宣布,便在國會引起了軒然大波。民主黨參議員莫依尼漢猛烈攻擊說:“似乎我們這支為打冷戰而創建的偉大的武裝力量可以由總統隨意支配,改作他用,而不管要付出的代價有多大。他將破壞我們的軍隊,破壞他的政府,毀掉集體安全體係賴以運轉的一次機會!”

在周末的報紙上,反對派的報刊充滿了關於聯盟成員國不和、布什難以說服別人同意打仗的報道,以及打地麵戰爭的諸多困難。

《今日美國》發展的民意測驗的大字標題是《對布什的支持削弱》。

它說,讚成布什對海灣危機處理方式的人從3個月前的82%下降到51%。政治的爭吵持續了好幾天,斯考克羅夫特把這幾天說成是對政府的“大屠殺”。

11月13日,切尼會見了100位從前的眾議院同伴,討論的主要問題是進攻選擇方案。這是一場亂哄哄的討論,出席會議的每個人似乎都各執一詞。有人同意,有人反對。

斯考克羅夫特對國會表決沒有信心。如果增兵的決定遭到否決,對布什政府將是一場災難。

在此情況下,布什擔心事情越鬧越大,急忙會見了國會兩黨領袖,請求大家團結一致。但民主黨並不買賬,一些民主黨議員打著“憲法程序”、“和平解決海灣危機”的旗號,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對布什的增兵決定進行了猛烈抨擊,火力之猛,聲勢之大,前所未有。

眾議院中東事務小組委員會主席哈密爾頓,在美國有線新聞電視台抨擊布什不耐心等待對伊拉克的經濟製裁奏效而匆忙使美國走上戰爭道路。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納恩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台上責問布什,為什麼在原先確定的美軍保衛沙特和實施對伊拉克經濟製裁的任務上又添加了“解放科威特”的任務。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佩爾在全國廣播公司電視台上批評布什,邁出增兵這一步“本該同國會進行深入磋商”,“我們不想單獨充當那個世界的警察”,“我不能肯定美國人民這次就想承擔這種責任”。參議院民主黨領袖米切爾在美國廣播公司電視台上說:“國會,隻有國會,才能決定美國宣戰的問題,而總統沒有法律上的權力決定美國宣戰問題。”眾議院議長弗利和眾議院民主黨領袖格普哈特聯合發表聲明:“我們敦促總統向美國人民充分解釋他決定向海灣增兵的戰略與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