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篇 海灣危機的升級(5)(1 / 3)

四、伊拉克的戰備措施

全民總動員

美國實施“沙漠盾牌”行動、向海灣地區派兵之後,伊拉克立即針鋒相對,進行全麵戰爭動員。伊拉克政府向國內人民廣泛宣傳科威特在曆史上是伊拉克的領土,宣稱“收複科威特”是“統一祖國”的“正義之舉”,西方國家的出兵和國際社會的製裁是對伊拉克“內政的幹涉”,號召人民為保衛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血戰到底。1990年10月30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召開武裝部隊指揮部會議,準備在科威特展開“城市戰”,並命令伊軍處於高度戒備狀態。1991年1月14日,在聯合國規定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的最後期限到來之前,薩達姆號召全國人民為保衛科威特而戰,為科威特而死。

另一方麵,伊拉克政府加強對軍隊和人民群眾的控製。在入侵科威特之前,伊拉克就逮捕了200多名持反對意見的軍官,入侵科威特之後,又多次清洗統治集團內部的“異己分子”。在首都和各大城市增派軍警人員和裝甲車輛,加強對主要軍政機構的安全保衛工作。對於國內的反對派勢力,如庫爾德少數民族和什葉派穆斯林反政府派別。進行嚴密的控製和堅決的鎮壓。到11月25日,伊拉克政府共逮捕了4500名批評政府的什葉派原教旨主義者。

伊拉克政府的政治動員和宣傳激起了民眾的民族情緒和宗教狂熱。1991年1月15日,伊拉克國內爆發了大規模的反美示威大遊行,全國各地有百萬人參加,他們高呼“科威特是我們的”、“打倒侵略者”、“支持薩達姆總統”等口號。

在政治動員的同時,伊拉克政府還宣布實行戰時體製,擴充軍事力量。將全國18個省劃分為5個戰區,由各戰區最高軍事指揮官統管戰區一切事務:命令預備役部隊轉為現役,複員、轉業人員返回部隊服現役。伊拉克正規軍平時約65萬,預備役部隊約48萬。10月5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決定在原有100萬軍隊的基礎上,再新組建11個師。11月25日,伊拉克政府又頒布法令,要求已解甲歸田的農民重返軍隊。本來伊拉克政府為了緩解“禁運”

帶來的食品供應緊張狀況,曾允許部分農民不服兵役,並遣返6萬名軍人去幫助耕種,現在這些人又被召回部隊。增派科威特的25萬伊軍中有6萬是這次征召的農民。12月17日,伊拉克發布公告,第三次征召後備役軍人。公告下令1957年出生的後備役軍人必須在3天內到軍營報到。通過幾次動員和征兵使伊拉克的陸軍在侵科前的53個師基礎上又增加了13個師,新組建11個師,共達77個師。伊拉克政府仍覺兵力不足,還在科威特強行征兵。

此外,伊拉克政府還擴建民兵武裝,實行全民皆兵。1990年8月,伊革命指揮委員會決定組建各行政區人民軍(民兵)指揮部。

10月6日伊拉克從首都撤出400萬人,並發給輕型武器。

人民軍誌願人員最終人數達到800萬以上。伊拉克民兵總司令表示,他的民兵“決心保衛伊拉克和科威特革命”。

為了對付土耳其軍隊可能從北麵發動的進攻,伊拉克政府還同意讓30萬忠於政府並在兩伊戰爭中表現勇敢的庫爾德少數民族地方武裝恢複活動。

通過多次動員和多方麵的動員,伊拉克軍隊現役總兵力達120萬人,占1700萬總人口的7%。再加上號稱800萬的人民軍誌願人員,其動員量竟超過全國人口總數的半數以上。據美聯社報道,到1991年1月15日戰爭爆發前伊拉克青年已被征召殆盡,許多婦女和兒童不得不承擔軍事和生產任務,政府雖然宣布征召17~38歲的人入伍,但實際被征者不少人不到或超過此年齡,大批16歲青少年被召進部隊,他們對軍事知識一無所知,又未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戰鬥力很弱,影響了後來的作戰行動。

做持久戰準備

伊拉克的食品、原料和工業零部件,大部分都依賴進口。為了應付可能產生的經濟困難,伊拉克在入侵科威特之前就做了較為充分的準備。1990年伊拉克進口糧食317萬噸,自產糧食195萬噸。扣除海灣危機之前8個月的平均消耗,其庫存的糧食、食油、糖等食品可維持7至10個月時間。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後,麵對日益嚴厲的國際禁運和經濟封鎖,為了最大限度減少經濟製裁的影響,配合延緩戰爭、支撐持久作戰的需要,伊拉克在經濟上采取了一係列的措施。

(一)掠奪科威特

科威特有著豐厚的黃金和貨幣儲備,伊拉克將科威特的黃金和貨幣儲備用卡車運往巴格達,還洗劫了科威特國家博物館和科威特的黃金、珠寶市場,搶走了當地所有汽車。據估算,伊拉克從科威特掠奪的外彙和黃金達30億美元,另有數十億美元的財產。

據科威特財政部官員稱,伊拉克掠奪的科威特資產總額約為120億美元。按照伊拉克正常年度外彙開支約100億美元推算,它從科威特掠奪的資產足夠半年之需。

(二)緊縮經濟

針對國際社會空前的封鎖和製裁,伊拉克官員宣稱:“沒有百事可樂、沒有雨衣、沒有威士忌,我們照樣能夠生活。”8月12日,薩達姆號召伊拉克人民勒緊腰帶,節衣縮食,做長期打算,共渡難關。伊拉克政府號召全國人民“多吃棗,多喝水”,改變日常的生活。伊拉克是世界上最大的椰棗生產國,大量的椰棗可以替代食物,也可以用來壓製糖漿。伊拉克政府宣布從9月1日起對全國實行食品定量配給製,向居民發放配給證,屬於定量的商品有大米、麵粉、食油、菜葉、糖、肥皂、清潔劑、嬰兒牛奶、土豆等。每人每月6公斤麵粉、1公斤大米、半公斤食油。還宣布對在伊拉克的外國人也實行定量配給,麵包也實行定量供給。為了控製石油的消耗,伊拉克又從1990年10月23日起,宣布實行汽油和機動車油定量供應製度,汽車司機憑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