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1 / 3)

七、關於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摘要)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受國務院委托,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3月5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查《關於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摘要如下:

一、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13年,麵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有機統一,依據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批準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紮實做好各方麵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良好開局,計劃執行情況總體是好的。

——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一是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初步核算,國內生產總值56.88萬億元,增長7.7%,完成預期目標。全國公共財政收入12.91萬億元,增長10.1%,財政赤字1.2萬億元。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8.89萬億元,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長13.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2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2.2%。重點領域、重要時段煤電油氣運需求得到較好保障。二是內需繼續成為增長主動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78萬億元,增長13.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4.71萬億元,增長19.3%。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04.4%。三是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6%,控製在預期目標範圍內。

——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一是產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技術創新和培育新興產業成效顯著。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到2.09%,完成預期目標。繼續推進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3%,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6.1%,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基礎產業加快發展。能源生產保持穩定。二是城鄉發展一體化有序推進,中央預算內投資用於“三農”建設的比重超過一半。中央對積極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作出全麵部署,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編製基本完成。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3.73%,比上年提高1.16個百分點。三是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四是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步伐加快,資源節約利用和環境保護各項指標基本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3.7%和4.36%。

——改革開放力度加大。一是行政體製改革成效明顯,國務院機構改革順利進行,行政審批製度改革深入開展,取消和下放416項行政審批等事項。二是財稅金融改革深入推進,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在全國推開,全年減輕企業稅負超過l400億元。三是投資體製改革取得積極進展。四是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製不斷完善。五是農村改革積極推進。六是社會領域改革穩步開展。與此同時,國有企業和重點行業改革繼續深化。對外開放繼續深化,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7.6%,比上年加快1。4個百分點。

——人民生活繼續改善。一是就業保持總體穩定,城鎮新增就業1310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05%,超額完成預期目標。二是居民收入繼續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際增長7%和9.3%。三是社會保障製度覆蓋麵不斷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製度的城鄉統籌加快推進,城鄉低保製度進一步規範。四是教育事業穩步發展。五是醫療衛生服務體係繼續完善。六是公共文化服務體係不斷健全。七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快,全年基本建成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544萬套,新開工666萬套,均超過計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