姹紫走了過來,拉住六兒的手說,“妹妹,走罷!”便跟在母親的軟轎後麵進了梅府。
走進梅府,首先映入六兒眼簾的是一跳彎曲的小道,兩邊都是假山,六兒心內暗想,這種布置卻是有些奇特,大戶人家很少有人會在剛進門的地方安置假山的,這樣會顯得有些小氣,不過假山上的植物卻也葳蕤,大有人工勝天然的意思。
放眼看去,小道的盡頭仿佛沒有路了,正驚疑間,隻見前麵的轎子忽然不見,待到走近一看,原來是轉了個彎而已。
這時六兒方留意到,假山的側邊題著“曲徑通幽處,硯池水冰清”的詩句,六兒心下尋思:"果然是曲徑通幽”。
再轉了一個彎,卻是別有洞天.隻見亭台水榭,波光瀲灩。水池裏的荷葉婷婷,水流脈脈。池中央也有一座假山,上麵題的是“人似池蓮冰清潔,文如秋水不惹塵”。
六兒心中不竟心中讚歎一聲,暗想:周敦頤曾有《愛蓮說》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看來寫這詩的主人倒是個高雅之人,“惹”字甚妙。這想來就是硯池了”。
穿過亭台水榭,來到一個所在,隻見門口種滿梅樹,有一座月形拱門,上麵寫著“梅館”。穿過月形拱門,隻見兩個年約四五歲的丫頭正在玩耍,看到姹紫等進來,便朝姹紫走過來問她要糖吃.
姹紫說:“今天卻沒有,改天我給你們買糖葫蘆吃。”
看到六兒站在旁邊,其中一個穿著紅衣的丫頭問道:“姹紫姐姐,這個仙女姐姐是誰啊?”
一行人聽到這話,都笑了起來,倒把個六兒弄得不好意思。“這個姐姐啊,是剛剛從天上掉下來的。”,姹紫故作神秘地說。
那個小丫頭一臉稚氣,偏著頭問六兒:“仙女姐姐,天上好玩麼?”
六兒正待回答,卻聽姹紫說道:“好了,小紅,小玉,你們快玩去吧,仙女姐姐還有事呢,改天讓她跟你們講天上的故事。”
那個穿著紅衣的小丫頭便伸出小指來,要跟六兒拉鉤,六兒伸出小指,那小女孩又說:“仙女姐姐,你可不要忘了呀”。
“我不會忘。”六兒微笑著看著她稚氣的臉,竟忘了苦楚。聽了這話,穿紅衣的小丫頭高興地拉著她的夥伴跑開了。
看著她們的背影,六兒喃喃地說,“這小丫頭真可愛!”
“她叫小玉,自小沒了爹娘。”兩人都不禁唏噓,憐惜起苦命的小玉來。
姹紫帶著嫣紅來到一間潔淨的耳房,將六兒的母親安置了下來。過了一會,賴二也將郎中請來了,郎中給六兒母親診過脈,說:“無妨,隻是傷心過度,又加上多日未進糧米,隻需悉心照料便可。”隨即開出一張處方,交給姹紫:“你叫人按照處方去抓藥,並按處方服藥,三日必可恢複,記住,可讓病人吃些稀粥,切記勿要暴食,以免傷了腸胃”。
姹紫謝過郎中,便將處方交與來福去抓藥。六兒聞此,心中鬆了口氣,姹紫走過來對她說:“妹妹,你母親我讓春香、夏香來照顧著。你不如先去洗個澡,吃點東西,梳洗完了,我好帶你去見夫人。”說罷便將六兒帶到旁邊一間房內。
房內的布置甚為古樸雅致,六兒細細地打量著,床上鋪著錦被,室內還籠著一股隱隱的香氣,倒像是哪家小姐的香閨。
“妹妹,這是我的房間,你若不嫌棄,以後就跟我合住罷,一來你照顧母親方便,二來呢,我們也可以作個伴”。
“六兒真不知道該如何感激姐姐是好。”
“又來了不是,快別說那些生分的話了。”說完便給六兒找來一套換洗衣服,並叫人打來熱水說,“妹妹,這些都是我用過的東西,你不要嫌棄。”
“謝姐姐尚且來不及,哪有嫌棄的話。”
姹紫便說,“既是如此,你先洗罷,我先去跟夫人通報一聲。”
“有勞姐姐。”姹紫又跟她寒暄了一會兒後掩門離去。